如何发展农业保险
LOGO
自然灾害
LOGO
自然灾害
LOGO
自然灾害
LOGO
自然1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保费来源结构图
农民缴纳 20.00%
地市县财政保费 补贴
15.00%
其他来源 10.00%
省级财政保费补 贴
15.00%
中央财政保费补 贴
40.00%
LOGO
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 2011年种植险险因占比图
❖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养活了世界20%的人 口,近几年常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亿多亩,约占农 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成灾率50%左右,因干旱、 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 亿斤左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
❖ 自然灾害可以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宇宙灾害。气象灾害发生在大气圈,包 括的种类有台风、干旱、寒潮、暴雨洪涝、强对流 天气、干热风、森林火灾 ...
4月11日,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 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68亿元,较2009年同 期增长1.8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不含森林保 险)保费收入107.92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 79.54%;森林保险保费收入3.31亿元,同比增 长76%,占比2.44%;养殖业保费收入24.45亿 元,同比减少27.85%,占比18.02%。
意外事故 9.93%
非传染病(疾 病)
19.87%
传染病(疫病) 39.74%
LOGO
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 2011年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占比图
油料 棉花 其他
奶牛 6.67%
3.33%
5.00%
1.67%
小麦 33.33%
能繁母猪 16.67%
水稻 16.67%
大豆 10.00%
玉米 6.67%
LOGO
LOGO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1.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2.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不足 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4.缺乏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5.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
LOGO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 主要原因有:(1)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 的经济保障功能。狭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 收益,因而也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2)保险价格即保险 费率因素,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还主要是由人保公司以商业 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益而言,保险费率 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3)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 的保险意识还较差。
LOGO
❖ 旱灾: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灾种:近五、六年,农 作物年均因旱受灾2.9亿亩,其中成灾1.6亿亩,绝收2900 多万亩,分别占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总受灾面积、成灾面 积、绝收面积的47%、49%和41%。因旱灾年均损失粮食 390多亿斤,占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50%。
❖ 洪涝: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自1970 年代以来一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近5年,农作物年均因洪 涝受灾1.3亿亩,其中成灾6900多万亩,绝收1900万亩, 分别占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总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 面积的21%、21%和27%。因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10 多亿斤,占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28%。
干旱 5.33%
雹灾 6.67%
冷冻 8.00%
病虫害 其他 5.33% 1.33%
风灾 13.33%
内涝 13.33%
暴雨 20.00%
洪水 26.67%
LOGO
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
2011年年养殖险险因占比图
扇面 5 13.25%
扑杀 难产 3.31% 6.62%
其他 0.66% 自然灾害
6.62%
LOGO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案列
海南是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灾害的影响,每到5月 份开割橡胶的季节总会遇到台风灾害,有些农户甚至是“一灾致 贫”。2011年,强台风“纳沙”和强热带风暴“尼格”接踵而 至,种植户的损失就十分大。所以农业保险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目前,这儿农户参保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主要是保险费用比较 高。经济作物种植户的种植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以香蕉为例,虽 说自个出1元的保险费,如遇灾害可拿到10元补偿,但种植户将 自家果树全部参保,往往需要花好几万元,而香蕉价格波动很大, 种植户的参保意愿往往不是很高。除了保费补贴的之外,还有一 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每当受灾之后, 农民期盼得到政府的补贴,但是救灾资金毕竟杯水车薪,只能给 灾民提供种苗或救灾物资,绝大部分的经济损失都由农户自己承 担。
LOGO
了农业风险机制的脆弱性,我国 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 种极度的不确定性状态,客观需 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 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现 代农业保险具有这一功能。农 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 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LOGO
LOGO
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不足
农业保险市场的主体缺位直接导致保险市场的 供给不足,缺位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保险市场的“三 高、三难”,即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及展业难、 承保难、理赔难。在利润动机驱使下,经营农业保险 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在所投资本不能获得正常利润的情 况 下将会转投其他险别。虽有几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 保险,然而均是通过经营其他险别的盈余来弥补农 业保险的亏损,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进程,这种弥 补肯定是有限的,从而导致保险险种将不断萎缩。
如何发展农业保险
LOGO
如何发展农业保险
❖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 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 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 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些风险的存在和发生, 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 “弱质”状况,加之超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造成
❖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范围过窄,规 模狭小,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农业保险 经营者风险集中,赔付率较高(自1982年以来,中保农险的平 均赔付率达103%),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这就很难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萎缩的供给和低迷的 需求状态下,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