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

你的任务是:
1)评价模型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2)这些评价模型分别用在什么地方最好?什么时候不适用?
3)这些模型建立的具体步骤,算法。

什么是评价?
1.应用到的问题一般有三种:
(1)对目标进行分类
(2)对目标需要进行比较、排序(适应度、优先级等等,可以包含在模型中)
(3)考察某一综合目标的整体实现度
2.构成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1)被评价对象矩阵[]{}n i S S i ,1|∈=
(2)评价指标,一个向量()T
m x x x x ,...,,21= (3)权重系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i w ,其和为1
(4)综合评价,建立权重与指标的评价函数(自己建?),计算综合评价系数并进行排序
(5)评价者(有可能是数据来源方,或者是需求方)
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模型)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人们对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过程基本一致,最突出的特点是分层比较,综合优化。

其解决问题步骤如下:
(1)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层次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方案层;
目标层(O):问题决策的目标或者理想结果;
准则层(C):包括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各因素,每一因素为一准则; 方案层(P):最底层
(2)构造比较矩阵
定义ij a 为i C 对j C 的标度判断,具体判定值见书。

如果判断矩阵A 具有传递性,即
kj ik ij a a a *=
则称,矩阵A 为一致性矩阵
(3)相对权重向量W 的确定
特征根法(莫非高中的非齐次线性序列用的特征根也是这个?),首先我们确定了比较矩阵A ,由推导得W AW λ=,求得m ax λ即最大特征值即可求出W ,具体推导见书
(4)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指标为:1max --=n n
CI λ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通常由实际经验给的,具体表见书 一致性比率指标:RI CI CR =
,当10.0<CR 时可认为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判断矩阵A 是可信的。

组合一致性指标为:1)()(2)(1)(),...,,(1
--=k k n k k k W CI CI CI CI k 组合随机一致性指标为:)1()()(2)(1)(),...,,(1--=k k n k k k W RI RI RI RI
k 组合一致性比率指标为:)3()()()1()(≥+=-k RI CI CR CR
k k k k (当10.0)(≤k CR 时可认为整个层次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二、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模型)
(1)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集合
{}m u u u U ,...,,21=
比如:评价某项科研成果,评价指标集合为={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给出评价等级集合
{}n v v v V ,...,,21=
例如:评价某项科研成果,评价等级集合为={很好,好,一般,差}。

(3)确定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n w μμμ,...,,21=
权重反映各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程度,且
∑=1i μ
(4)确定评价矩阵R 请该领域专家若干位,分别对此项成果每一元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即各因素的评价结果
⎪⎪⎭
⎪⎪⎬⎫⎪⎪⎩⎪⎪⎨⎧=n R R R R (21)
(5)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权系数矩阵W 与评价矩阵R 的模糊变换得到的模糊评判集S 。

设()m j W μ=, ()n m ji r R *=那么可以得到S :
()()n mn m m n n m S S S r r r r r r r r r R W S ,...,,,...,,...,........,....,,...,,,...,,,...,,212
1222211121121=⎪⎪⎪⎪⎪⎭⎫ ⎝⎛== μμμ 其中“ ”为模糊合成算子。

进行模糊变换时要选择适合的模糊合成算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