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融市场
本章重点掌握及思考的问题:
1、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及其比较
2、金融市场的功能
3、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4、货币市场及其重要性、承兑、贴现及其计算、同业拆借、国库券市场、回购的概念
5、资本市场及其重要性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含义
是融通资金的场所,包括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及个人所实现的资金借贷活动,其中有对各种货币进行的交易,也有对各种有价证券进行的交易。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e):指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赤字单位结合来融通资金,其间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涉入的融资方式。
(二)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e):市场参与者通过金融中介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
金融市场就是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来实现盈余部门的储蓄向赤字部门的投资转化的。
(三)直接融资与接融资的比较
1、理论上: 易区分
• 直接融资:通过证券商、经纪人、证券交易所,不改变信用工具(直接信用工具)• 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出现间接信用工具
2、实践中:各有利弊,互相补充,有模糊趋势
•间接融资的优点:
(1)减少融资风险
(2)降低融资成本
(3)间接证券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直接融资的优点:
(1)扩大资金的活动范围,通过利益机制诱导资金流动,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
(2)直接融资筹集的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
(3)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
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交易的对象:货币资金;
交易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
交易的工具:是人作为债权债务关系载体的各类金融工具,如票据、债券、股票等;
交易价格:是利率。
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一、金融市场的结构
1、依金融工具的性质可划分为债券市场与股权市场。
2、依融资期限可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3、依金融工具交易顺序可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依交割的时间和性质可划分为即期、远期、期货与期权市场。
5、依交易场所的性质,可划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6、依地理位置可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
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
1、价格确定功能
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3、分散与转移风险功能
4、信息聚集功能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概述
(一)货币市场(Money Market)概念
又称为短期金融市场,是指对1年或1年以内的证券或贷款进行交易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货币市场的特点
相对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
1、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期限短、安全性高、流动性强;
2、货币市场是资金批发市场;
3、货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无形市场;
4、货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极强,它能吸引大量的交易。
(三)货币市场重要性
从微观上看,货币市场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了解决短期资金供求矛盾的场所;从宏观上看,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货币市场体系
(一)票据市场:是专门办理票据交易的场所。
1、商业汇票市场
其具体业务主要是承兑和贴现。
•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办理贴现时预扣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
主要决定因素有:短期资金的供求状况、再贴现率的变化和票据的信誉程度。
•贴现付款额的计算公式:
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贴水
贴水=票据面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
2、商业本票市场:商业本票是指具有高信用等级的公司所发行的一种无担保的融资性短期债券。
亦称为融通票据
(二)同业拆借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资金需求者;资金供给者;市场中介人。
3、同业拆借市场的类型:按拆借目的分成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
关于拆借利率
是一种市场利率;一般低于再贴现率;是货币市场中非常由代表性的利率,对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由非常重要的意义。
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Large—denomination Negotiable Certificates of Deposit)市场
1、CD的推出和发展:CD是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美国的银行逃避Q条例管制的产物。
2、CD的特点:面额大;可转让;期限短且灵活;利率较一般存款利率略高,也高于同期国库券利率,并且还有固定利率存单和浮动利率存单。
4、CD的发行与流通
发行方式分为两类,一是批发,二是零售。
优等CD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
(四)国库券(Treasury Bill)市场
1、国库券市场概述:国库券是指中央政府发行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短期证券。
国库券的发行与流通:
•一般由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办理,实行招标制,发行价格由投标者经过竞争而定。
投标方式
竞争性投标:提出购买数量和价格(大银行、证券商)
非竞争性投标:只提出购买数量(小投资者、个人)
国库券发行价格=面值×(1-贴现率×发行期限/360)
流通转让
• 参与者:证券商、其他投资者、中央银行等
• 国库券的流通转让价格是以贴现率为基础计算的,贴现率越高,转让价格越低;反之,则反是。
转让价格还决定于到期日,距到期日越近,则其价格越高;反之则反是。
计算公式为:
转让价格=面值×(1-贴现率×到期日数÷360)
(五)回购市场
1、回购协议概述
2、回购协议的收益与风险
回购收益=投资金额×利率×天数/360天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概述
(一)资本市场概念
是指期限大于1年的证券或贷款交易的场所,包括证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二)资本市场的特点
长期性;金融工具性能差异很大;工具的交易市场往往采用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方式,即有大量证券交易所中进行,也有规模巨大的场外无形市场。
(三)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1、从微观上看
(1)通过发行长期证券加速资本集中,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2)从外部对企业施以压力,通过兼并收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提供了分散风险的途径。
2、从宏观上看
(1)通过国债市场,政府可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政府可监控股指的变化,从而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资本市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条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有效途径:它通过价格机制合理地引导和分配资金,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和投资结构,影响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乃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资本市场体系
(一)证券发行市场
1、定义:是政府或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以筹集资金的场所,是以证券形式吸收闲散资金,使之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场所。
2、证券的发行方式
(1)公募和私募:公募又称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
私募又称内部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
(2)代销和包销:代销是指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之间建立代理委托关系,如承销未售出部分退还发行人,承销商不承担任何发行风险,因此佣金很低。
包销是指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签订合同,由中介机构买下全部或销售剩余部分的证券,承担全部销售风险。
3、证券信用评级
(二)证券流通市场
1、证券流通市场及其重要性
证券流通市场是指已发行证券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
它的重要性表现在:该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公司选择发行时机和制定新证券发行价格的基础;它赋予了证券的流动性。
2、证券流通的组织方式
(1)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证券集中交易的有形市场,也是集中交易制度下,证券市场的组织者和一线监督者。
(2)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 Market):
①定义:也称柜台交易市场或店头交易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证券经纪人或证券商不通过证券交易所,将未上市或已上市的证券直接同顾客进行买卖的市场。
②特征:分散性;买卖的证券大多是未上市证券;场外交易风险大。
③类型: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
3、证券的转让价格和股票价格指数
(1)证券转让价格公式:证券转让价格=预期证券收益/市场利率
(2)股票价格指数(Stock Price Indexes):是指金融服务机构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的通过对股票二级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得出的数值,是对股市动态的综合反映。
(3)世界主要价格指数
①道·琼斯股价指数
②标准·普尔股价指数
③伦敦《金融时报》股价指数
④日经股价指数
⑤香港恒生股价指数
(4)我国的股价指数主要有:上证股价指数和深证股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