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型用户故事地图,让产品的头脑风暴事半功倍

应用型用户故事地图,让产品的头脑风暴事半功倍

颜色编码标签
记号笔若干
一面平整的墙
一名会议主持人
所需时间
10-15人需要45-40分钟。

每多加10个人,就增加10分钟和一名主持人。

例如:
10-15名与会者:1名主持人,50分钟
15-25名与会者:2名主持人,60分钟
第一步:讲故事
整个头脑风暴的主干就是讲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按时间顺序,列出针对假想用户所做的设计的步骤或行为。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讨论为体育爱好者设计一款新闻阅读器,哪天有比赛,我们就会在哪天讲这个故事。

或者如果我们正在为经常打飞的的人设计一个新的高级服务,我们就会把故事从订票扩展到飞行本身的问题。

如何讲故事
所有与会者人手准备一些黄色的便利贴和一支记号笔。

每个人7分钟,按时间顺序写出所有能想到的用户行业。

(每人10-25张便利贴即可)
每个人行为的粒度不同,这没关系。

时间一到,大家都要把自己的便利贴按时间顺序和步骤贴在墙上,而且要按同一水平时间线贴。


能很多人的步骤相似,可以把它们摞在一起贴。

第二步:将用户行为分组
保持墙面整洁,现在开始在时间线上对行为进行分组。

如果你的故事要跨好几天,这对你很有帮助。

分组后,就能很快明白要关注故事中的哪些行为。

这步很简单,由主持人完成即可。

如何对用户行动分组
主持人按时间线进行分组,如「早晨准备阶段」、「上班路上」、「工作」、「午餐」、「下班
回家」、「晚餐」等等。

用橙色便利贴作为分组标签,并写上「早晨准备阶段」、「上班路上」等等,把它们贴在每个时间
段的首部。

一般分四到五组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第三步:头脑风暴!
有趣的来了。

与会者要尽可能多的想出每个时间点上相关的想法。

这个想法是对应时间线上的步骤的,如「起床」,并且产品是如何契合或影响用户此时此刻的行为。

比如一个新闻阅读器app应该长这样:
每人只有15分钟发言时间,但足够了。

重要的是主持人要告知想法的数量重于质量,不管是可行的还是奇葩的。

一定要鼓励大家多说。

如何进行头脑风暴
所有与会者准备一些蓝色便利贴和一支记号笔。

拿着便利贴站在时间线旁边,准备写。

在1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写下想法。

在每步下面竖着贴。

与时间线不相关的想法贴在时间线的左边。

我建议放点音乐让大家的思维更活跃。

15分钟一到,大家坐回座位,这时主持人念出每个蓝色便利贴,以便知道其他人的想法。

这对字不好的人很有帮助。

第四步:投票并整理
现在大家都清楚了时间线上所有的想法,接下来要选出最适合的。

这么做能快速发现哪些功能和想法要优先实施。

如何投票
给每个人6个小圆贴纸。

颜色无所谓,除非你想知道是谁投的。

每人投票计时8分钟。

不要互相问投谁。

设定一个投票标准,可以是「哪些想法能使假想用户的日子比现在好10倍?」
投票结束后,主持人把所有被投的便利贴收集到一起,按竖列粘贴。

关于优先级别
做一个功能和方案优先级别列表没错,但它没有考虑到这些功能和方案在将来应用的可能性。

因为有些工作可能很难进行,而且要花好几个月才能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用一张蓝色便利贴画一个精力/影响的坐标轴,让那些有奇思妙想的人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没有被否决,只是现在暂时没法实施,先把精力放在可行方案上。

清楚明确「影响」的定义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用户和商业所用到的功能,或者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功能。

使用并调整「应用型用户故事地图」
我说过,我们在每个用户身上都使用过「应用型用户故事地图」,但有些特例。

我们帮eBay Plus搞了一些新奇好玩的小功能。

虽然eBay Plus本身针对卖家,但我们却站在买方立场,做了一条买方视角时间线,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Plus能带给他们什么好处。

我们标记出足球球迷爱看的比赛日,以及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非比赛日,从而研究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