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 理论提出:
✓ 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物的吸着主要是 溶
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 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 时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 •{ •迁移
•吸附作用
•生物富集 •转 化
•水解作用 •光解作用
•挥发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1. 分配理论 • 实验现象 a. 几种疏水 性有机化合
物在土壤水体系中 的吸附— 线性等温 线
二 . 分配作用
b.几种疏水 性有机化合 物在活性炭 -水体系中 的吸附—非 线性等温线
ωo•cf—细沉积物组分的有机碳含量。
➢ 由于颗粒物对憎水有机物的吸着是分配机制,当Kp不易得到时,可通过
下式预测:
Koc=0.63Kow
式中: 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
Kow与溶解度sw符合以下关系:
lgKow=5.00 -0.670lg(sw ×103/Mr)
3、氧化反应:天然物质被辐射而产生自由基或纯态氧等中 间体,这些中间体又与化合物作用而生成转化的产物。
五 . 光解作用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六 . 生物降解作用
水环境中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 • 分解有机物。
•一些有机物,不能作 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 和能源,必须由另外 的化合物提供。
b) 吸附作用一般有较大的吸附热放出,而分配作用放热很少。
c) 分配作用的等温线为直线,而吸附作用的等温线为非直线。
d) 当有多种有机物并存时,吸附作用受吸附位竞争的影响,而 分配作用只与有机物的溶解度有关,与表面吸附位无关。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2. 标化分配系数
是生物残体、排放废水和废弃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等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 在环境中持久性小,相对来说对环境的危害较小。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 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 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 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讨论的主要内容)
❖ 半衰期与有机物属性、温度、 pH有关,与有机物初始浓 度无关.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五 . 光解作用
光解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真正的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地 改变了反应分子,强烈地影响水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归趋。 • 1、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了光能而进行分解反应。
2、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后,又将其 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分配系数: Kp= ρa / ρw
式中:ρa、ρw—分别为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质量浓度。
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之间找到表征吸 着的常数,引入标化分配系数(Koc):
Koc = Kp/ωoc
式中: Koc—标化的分配系数,即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ωoc—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 KH’=KH/(RT)=KH/8.314T=4.1×10-4KH (在20℃)
•对于微溶化合物(摩尔分数≤ 0.02)
•
KH=ps·Mw/ρw
•ps—纯化合物的饱和蒸气压,Pa; •Mw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 •ρw —化合物在水中的质量浓度,mg/L
•
KH’=0.12 ps Mw / ρw T
亨利定律的一般表示式为: p=KHcw
式中: p—污染物在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Pa; cw —污染物在水中平衡浓度,mol/m3 KH —亨利定律常数,Pa ·m3/mol
• •
PPT文档演模板
三 . 挥发作用
•
KH’=ca/cw
•一般方法 •ca—有机毒物在空气中的摩尔浓度,mol/m3;
•KH’ —Henry定律常数的替换形式,量纲为1;
•
•二 •者 •区 •别
PPT文档演模板
六 . 生物降解作用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式中: Sw—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mg/L; Mr—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配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3. 生物浓缩因子(BCF) 有机毒物在生物群-水之间的分配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
BCF: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用符号BCF或KB表示。
对于每一种有机物可得到与沉积物特征无关的一个Koc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 若进一步考虑到颗粒物大小产生的影响,其分配系数Kp可表示为:
Kp = Koc [0.2 (1—ωf ) ω•soc+ωf ω•foc]
式中: ωf—细颗粒的质量分数(d<50μm);
ωo•cs—粗沉积物组分的有机碳含量;
四 . 水解作用
几类有机物可能的水解反应产物: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四 . 水解作用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四 . 水解作用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四 . 水解作用
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通常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水解是一级反应,RX的消失速率正 比于[RX],即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 转化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主要内容
➢ 一 . 概述
•
➢ 二 . 分配作用 ➢ 三 . 挥发作用 ➢ 四 . 水解作用 ➢ 五 . 光解作用 ➢ 六 . 生物降解作用
一 . 概述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两大类: • 耗氧有机污染物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 . 概述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 . 概述
有机污染物在人体和食物链中的迁移、分配和归宿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 . 概述
•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 . 概述
•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 •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
✓ 有机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两种机理:
1)分配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土壤(沉积物)有机质对有 机物的溶解作用。
2)吸附作用:即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
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的表面吸附作
用。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二 . 分配作用
“分配作用”与“吸附作用”的比较 a) 分配作用是有机污染物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将溶质分配到土壤 (沉积物)的有机质中。其作用力主要靠范德华力,取决于土壤中 有机质的量。吸附作用则是表面物理化学现象,其作用力主要是各 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及π键等。
• 化学物质从水中 挥发时必须克服来 自近水表层和空气 层的阻力 气膜和液膜控制
• 了化学物质由水向 空气中迁移的速率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四 . 水解作用
• 水解作用是有机化合物与水之间最重要的反应。 有机毒物与水的反应是X-基团与OH-基团交换的过 程:
X—烷基卤、酰胺、胺、氨基甲酸脂、羧酸脂、环氧 化物、腈、磷酸脂、 磺酸脂、硫酸脂等。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三 . 挥发作用
注意: •
表3-13 Henry定律适用范围
摩尔质量/(g·mol-1) 摩尔分数为0.02时的质量浓度/(mg·L-1)
30 •
75
100
200
34000 85000 113000 227000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三 . 挥发作用
2.挥发作用的双膜理论(自学)
一般采用平衡法和动力学方法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三 . 挥发作用
•
许多有机物,特别是卤代脂肪烃和芳香烃,都具有挥发
性。
挥发作用是有机物质从溶解态转入气相的一种重要迁移 过程。
•
对于有机毒物挥发速率的预测,了解即可。
三 . 挥发作用
1.亨利定律
• 定义:
表示当一个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到平衡时,溶解于水相的浓度 与气相中化学物质浓度(或分压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