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2009·宁夏中考)“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亮B.地球C.云朵D.星星答案:C2、(2009·咸宁中考)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答案:B3、(2009·广东中考)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 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C.地球 D.月亮答案:C4、(2009·德城中考)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旗帜向左飘动,说明风向是向左的,而甲的火焰也向左飘动,说明甲火炬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还有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的火焰向右飘动,说明乙火炬一定以大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故选B.5、(2008·苏州中考)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答案:B6、(2008·贵阳中考)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解析:选B.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转动,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转动,其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即相对静止,故选B.7、(2007·金华中考)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答案:B8、(2009·巴彦淖尔中考)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

解析:船上的人相对于船的位置没有变化,而船在河里顺流而下,相对于河岸上的树,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如果以树为参照物,则船和人都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而树是运动的。

答案: 运动静止运动9、(2009·河池中考)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答案:运动静止10、(2009·蚌埠中考)一列车正以18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

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____风,风速是_________m/s。

解析: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说明乘客与风相对静止,即运动方向相同,速度相等;18km/h=(18÷3.6)m/s=5m/s。

答案:北 511、(2008·襄樊中考)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是你选取了作为参照物。

答案:电梯知识点二:运动的快慢1、(2009·德城中考)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B2、(2009·上海中考)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D. 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甲的速度为12m/4s=3m/s,乙的速度为12m/6s=2m/s,A错;经过3s,甲通过的路程为9m,乙通过的路程为6m,所以甲、乙相距6m-(12m-9m)=3m,B错;乙到达P点时需要的时间为6s,则甲在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3m/s⨯6s=18m,所以甲离Q点的距离为18m-12m=6m,C对;甲到达Q点用的时间为4s,则乙在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8m,所以乙离P点的距离为12m-8m=4m,D错。

故选C.3、(2009·临沂中考)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解析:选C.在全过程中,张明与王亮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也相同,根据公式v=s/t可知,他们的平均速度也相等。

4、(2008·恩施中考)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5、(2009·荆门中考)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 _ _ 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_ 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乙6、(2008·沈阳中考)目前,沈阳市的出租车统一使用车载计价器打印发票。

如图3所示是一张乘车发票,该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

答案:307、(2007·丽水中考)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解析: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t1=s1/v1=250m/1m/s=250s;在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s2/v2=250m/5m/s=50s,所以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v=s/t=500m/(250s+50s)=1.67m/s.答案:250 1.678、(2008·烟台中考)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图14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答案: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

60km/h大于40km/h,所以被罚款。

9、(2009·天津中考)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小明对这种落体运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如下两个问题: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并在可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准备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探究“问题一”的实验方案。

(2)小明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最高点下落的高度为h l、h2、h3,并测量出每次下落的高度所对应的下落时间为t l、t2、t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

他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答案:(1)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下落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时间(或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2)计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下落时间的平方的比值,如果它们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说明以上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是错误的。

10、(2009·咸宁中考)我市被列入1+8城市圈后,为了加快我市经济发展速度,今春已开工建设武汉——咸宁的城际轻轨铁路。

轻轨列车在武汉实验场测试时3min行驶了10Km,如图所示。

开通以后,如果以此速度行驶,武汉到咸宁只需28min。

⑴轻轨列车的车头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

⑵求轻轨列车的速度和武汉到咸宁的距离。

解析:⑴减小空气阻力⑵设轻轨列车的速度为V,有V=S1∕t1=200Km∕h(或55.6m∕s) ,设武汉到咸宁的距离为S2,有S2=Vt2≈93.3Km(或93.4Km、93 Km)答案:(1)减小空气阻力 (2)93.3km知识点三:力和运动的关系1、(2009·青岛中考)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

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2、(2009·天津中考)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

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4所示。

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解析:选A。

木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时,木柄停止运动,但是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紧套在木柄上了。

故选A。

3、(2009·淄博中考)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照物的选取对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影响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上对汽车进行限速行驶的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解析:选C。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A错;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C对;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错。

4、(2009·广东中考)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答案:D5、(2008·淮安中考)根据图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此时运动状态是()A.紧急刹车 B.突然启动C.静止状态 D.匀速行驶答案:A6、(2008·南京中考)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