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2、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大量使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作物茎杆的液流和蒸腾, 用于监测作物水分状态;将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监测土 壤墒情。开展灌区多种水源联合利用的研究,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地 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最大限度地满足 作物对水分需求的同时,改善灌区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
• 6、抗旱灌溉区节水模式
农作物播种季节或某个生育阶段发生干旱、其他阶段靠降雨可满足需水要求。 采用坐水种节水抗旱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主要用于玉米、大豆、甜菜的抗旱 点灌。
4 发展节水农业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一、科学制定农业节水综合发展规划 二、实施常规灌溉水替代策略 三、建立有限灌溉制度 四、重视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 旱新品种
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1、农艺节水技术 2、生物节水技术 3、工程节水技术 4、水管理节水技术
2.1 农艺节水技术
目前,使用的农艺节水技术: 1.坐水种灌溉技成出苗晚,甚至不出苗的现象。为了保证出全苗,出壮苗, 所采用的一种农艺节水技术。
2.注射灌溉节水技术: 注水器安装在农用喷雾器上,依靠喷雾器的压力通过喷腔管道将水注入作物根区。主要用于果 树、瓜类、葡萄、玉米等稀植作物灌关键水用。
3.地表覆盖保墒技术: 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它材料。
4.耕作保墒节水技术: 主要有耙耱保墒技术、中耕松土保墒技术、深耕蓄水保墒技术、深种接墒抗旱保苗技术
5.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 水肥耦合技术就是根据不同水分条件,提倡灌溉与施肥在时间、数量和方式上合理配合,促进 作物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吸水范围,多利用土壤深层储水,并提高作物的蒸腾和光 合强度,减少土壤的无效蒸发,以提高降雨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达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 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生物节水途径包括了遗传改良、生理调控和群体适应(作物互补)3 个方面。其中,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新类型应作为生物 节水的一个核心目标。
2.3 工程节水技术
• 1.田间节水灌溉前沿技术 随着现代化规模经营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向现代地面灌
溉技术的转变是大势所趋。 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土地平整技术,国
3 建立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 1、渠灌区节水模式
保定大部分渠道灌区,存在渠道防渗衬砌率低、田间工程不配套、田间灌水 方法落后等问题,造成有限水资源的浪费。采取渠道防渗衬砌、田间平整土 地,并重新确定沟渠规格、采用小畦灌、沟灌、长畦短灌和波涌灌等节水灌 溉与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结合、实现渠灌区全方位节水。 • 2、井灌区节水模式
6.农艺节水技术发展方向:
(1)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基因聚合技术结合常规育种的 方法,选育抗旱节水与高产优质相结合型的新品种
(2)区域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技术及其量化指标;
(3)集雨蓄水保墒技术和田间集雨栽培技术、少耕免耕保水保肥技术、 地力培肥有机旱作技术,粮草轮作技术、粮、经、饲、菜作物立体种植 高效用水技术等。
• 4、城郊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城郊农业的特点是产值高、生产效率高。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调整农业种植 结构、发展高效用水、建设特色农业、实现优质高效是城郊农业节水的一大 特色。
• 5、集雨区节水模式
在贫困缺水山区,兴建骨干水利工程难度很大、农业生产 “靠天吃饭”、 农民收入低。利用雨水集流工程发展有限灌溉(灌关键水);同时调整农作 物布局、适水种植、田间采用小畦灌、点灌或滴灌,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 民脱贫致富。
目前的井灌区,由于多年的过量开采,灌溉保证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应实施以充分利用降水、开发利用土壤水,合理调控地下水,采用低压管道 输水或喷微灌、田间平地、小畦灌溉、非充灌溉及覆盖保墒等节水措施。 3、井渠结合型灌区节水模式
开展地面水与地下水在时间上及空间上的联合调度,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低 压管道输水技术、长畦改短畦、小畦灌技术及田间覆盖、化学节水、节水灌 溉制度等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措施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农业高效用 水。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 一、现代节水农业基本概念 • 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 三、建立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 四、发展节水农业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一、现代节水农业基本概念
➢现代节水农业是在确保生态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以维持植物生命健 康实施精量供水,提高农业综合用水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 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 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 ➢现代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 ➢节水灌溉农业是如何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 ➢节水旱作农业是指如何有效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水利用率。体现在提高降 水利用率的农艺技术方面。
(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 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植模式 )
2.2 生物节水技术
1、生物节水技术概念 生物节水是利用作物自身抗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优质的品种
产生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2、植物自身高效用水原理
(1)水分亏缺对不同生理过程的影响程度 (2)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 (3)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4)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 关系 3、生物节水技术途径及展望
内外的应用结果表明,高精度的土地平整可使灌溉均匀度达到80%以上,田 间灌水效率达到70%-80%,是改进地面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 2. 农业微灌技术
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 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
2.4 水管理节水技术
1、发达国家的灌溉水管理技术正趋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 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