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三农政策
编者按:三农情报对指导乡村振兴实践与探索有重要的意义。
本栏目优选近期与三农相关的资讯,分“三农政策”“科技资讯”“产业情报”和“地方资讯”等版块为读者呈现,为温州三农工作者提供情报参考。
我们对每条资讯都进行了编辑提炼,并在后面附加了原文二维码,以方便读者扫码阅读,了解更多资讯。
可能存在原链接地址变动导致的二维码失效,如不能访问,敬请谅解。
展以下工作: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主要包括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构建农技推广联盟,聘请团队专家,产业技术团队实施产业技术项目、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向第三方购买农技推广相关服务、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
(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一是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可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对列入计划、验收合格的示范基地给予适当补助,重点推进基地的条件建设、技术提升、服务拓展。
二是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
对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进行适当补助。
三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推广服务。
主要对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中国农技推广APP 等开展技术服务进行适当补助。
(三)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
主要支持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包括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农
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异地研修、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等。
支持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和能力。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2019-07-2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事项的通知
8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今年丰收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如:结合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
浙江省要求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7月5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意见明确,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回收处理范围主要包括废旧棚膜、地膜、菌棒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营养钵、育苗盘、遮阳网、防虫网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纳入回收处理范围。
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使用者是废旧农膜归集回收的责任主体。
供销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废旧农膜的专业化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无利用
价值的废旧农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农业农村部负责开展废旧农膜回收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相关统计调度。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2019-07-05)
浙江省确定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支持重点
7月
23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通知,2019年中央下达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并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各县(市、区)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安排相应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开
·39·
2019-3
温州农业科技
城工程、产销对接和消费扶贫等,打造“庆丰收·消费季”;开展“6个千万”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即“千村万寨展新颜、千家万户传美德、千乡万镇品美食、千山万水赏美景、千企万品助增收、千县万特促消费”;围绕“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主题,举办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倡导组织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公益力量为农民做实事,发布“丰收节公益清单”;组织“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举
办2019农民丰收歌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文化展;组织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活动;组织“我的丰收我的节”大型系列征集推选活动,等等。
(来源:中国农网,2019-08-23)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增至7107项
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对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击非法使用农药意义重大。
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此次发布的新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483种农药在356种(类)食品中7107项残留限量,与2016版相比新增农药品种50个、残留限量2967项,涵盖的农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均首次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数量,标志着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迈上新台阶。
2019版标准主要有五方面特点:一是全部覆盖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二是突出高风险的禁限用农药;三是特色小宗作物限量标准显著增
加;四是动物源性食品残留限量有了突破性增长;五是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农药品种数量显著增长。
(来源:中国农村网,2019-08-31)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
家代表回信
新华社9月6日消息,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肯定了全国涉农高校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指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
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
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来源:中国农网,2019-09-06)
国家近期密集出台生猪生产和保供政策举措
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明确五大举措,包括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地方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坚决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要千方百计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积极发展禽肉等替代品生产,加大冻猪肉储备规模。
8月31日,交通运输部提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
30
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仔
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40·
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9月4日,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
9月5日,自然资源部紧急出台文件,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生猪养殖可用一般耕地等多项保障用地需求的措施。
9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中央预算内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2020年择优选择100个非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中央补助最高总投资50%,最多不超过3000万元。
对2020年底
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最低不少于5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来源:凤凰网,2019-09-06;中国农网,2019-09-09)
我国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
药物饲料添加剂
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 ,为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
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既有促生长又有防治用途品种,删除促生长用途,仅保留防治用途。
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
料添加剂,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改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可在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使用。
(来源:农村农业部官网,2019-09-10)
科技资讯
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完成覆盖我国全域的1:5万土壤空间数据库构建,并即将完成《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的编制,这将为科学利用土壤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等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共26卷28分册,全面反映了“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2015—2019)”项目的科研成果,数据集编入的土壤质量数据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完成的土壤理化性状科学记载,对了解我国土壤与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具有起始点数据意义,这使得本数据集将成为我国农业与环境领域最具影响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之一。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能以
1
公顷为单元提供全国各
地多项土壤科学数据,这一工作使我国价值千亿元的宝贵土壤调查成果得到永久性保存,标志着
我国在海量土壤要素智能化提取、人机交互式土壤图制图表达等多项技术领域中跃居国际领先。
(来源:中国农网,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