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新课导入建议 故事导入 为了推动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曾 m飞人挑战赛.有8名世界短跑名将参加角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举办过一次100
逐,其中包括我国的李雪梅和美国的琼斯,最终琼斯夺得 冠军.我们知道百米赛跑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阶 段,李雪梅的途中跑阶段比琼斯的起跑阶段跑得快,但我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⑤特点:速度不仅有 大小 ,还具有 方向 .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思考判断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2)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已知t2-t1=Δt„„③, 1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h= vΔt2+2dvΔt. 2 代入数值得h=2.0×103 m.
【答案】
菜 单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2.0×103 m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们都说琼斯比李雪梅跑得快,这是为什么?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评判标准.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学流程设计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思考判断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平均速度是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3)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学地位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高中学习的速度概念较之初中所学的速度有了很大的 提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速度的方向性问题是本 节的重点,速度概念是运动学的基础,也是贯穿运动学的 重要概念之一.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速度: ①定义:物体通过的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时间 的 比值 _. t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s ②公式:v= t . ③单位: 米每秒 ,符号为 m/s . ④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处所用时间,则有d=vt1„„①,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用时间,因为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有 2 d2 +h2=vt2„„②, 2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3.探究交流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着不同的路线同 时到达另一地点B,请问此过程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吗?
【提示】 相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甲 乙两人的位移和时间都相同,故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 同.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3.探究交流 有甲、乙两个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运动的位 移,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吗?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提示】
物体的速度是由物体发生的位移和所用的
时间共同决定的,如果位移大,但所用的时间长,速度不 一定大,所以甲的速度不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Δx和Δt.然后求解.
菜 单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规范解答】 度的定义知:
(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平均速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t t 前一半时间 内的位移为Δx1=v1·, 2 2 t t 后一半时间 内的位移为Δx2=v2·, 2 2 t 全程即时间t内的位移为Δx=Δx1+Δx2=(v1+v2) , 2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1.匀速直线运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在实际物 体的运动中几乎不存在. (2)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相等时间”是指任意选取的相 等时间.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答案】 A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 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Δx 【审题指导】 依据公式 v = ,确定出全程对应的 Δt
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设向右为正方 向,若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的速度为+4 km/h,则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B.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同数学中的正、负号意义完全相同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审题指导】 此题考查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应该先找到两种情况下声音传播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 式求出时间,再由时间关系列方程求解.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解析】
如图所示,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标要求 1.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1.基本知识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位移 与发生这段位 移所用 时间 的比值. s (2)定义式: v = t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前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天空中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 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 km处进行一 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 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 1 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km/s. 3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问题导思】 1.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吗? 2.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是什么关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D.因甲、乙质点运动方向不同,无法比较其速度大小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