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

(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 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点面结合,既表现了五壮士的团结勇敢,又突出表现了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4) 《狼牙山五壮士》中“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一句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迅猛、有力。

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开国大典(1) 《开国大典》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大典前(群众入场)——大典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盛况)——大典后(群众游行)。

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 开国大典一文,通过对大典中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3) 课文是按照“海军——炮兵——战车——骑兵——空军”的顺序来写阅兵式的。

8、灯光(1) 《灯光》讲的是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多好啊”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我”在天安门丁广场上听到的;第二次是郝副营长看到课本插图上的灯光后发出的感叹;第三次是郝副营长说的,说出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9.我的战友邱少云(1)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

文章通过写邱少云在执行一次潜伏任务时,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折磨却一声不吭、纹丝不动直至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表现了邱少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

(2) “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句对“我”的心理进行了描写,表达了我看到邱少云被火烧时十分痛苦的心情。

(3)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从“半个多钟头、才”我们可以体会到邱少云长时间忍受烈火烧身时的痛苦,从“像千斤巨石、纹丝不动、没发出、极轻微”我可以体会到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4) 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另一方面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

(1)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本文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比较突出。

(2)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段话是环境描写,将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进行对比,充分说明了桑娜勤劳能干,也暗示出渔夫出海打鱼的危险,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们生活的贫穷。

(3) 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15、《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体裁是小说,叙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老班长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舍己为人和忠于革命的精神深受感动和鼓舞。

(4)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也正是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的原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 我觉着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夸张)(3) 可是我的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 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5)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革命英雄。

(6)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这句话中的“意思”指的是: 如果“我”不吃,老班长吃鱼骨的秘密就可能会暴露,让“我”赶紧吃,给两位小同志做榜样;让“我”不要感情用事,应顾全大局。

(7)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中指导员对老班长有三种称呼,这三种称呼的含义是什么?a. 说老班长是“上级”,指老班长要负责带领三个病号走出草地;说老班长是“保姆”,指三个小战士年轻,又是病号,对他们的照顾要像保姆一样细致而周到;说老班长是“勤务员”,指老班长照顾病号要全心全意,老班长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照顾小同志们的。

b. 上面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句:老师,您是园丁,是益友,是工程师,不管疫情多么严重,您还是坚持通过网络向我们传授知识。

15、夏天里的成长(1) 《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作者分别从动植物、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一方面表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2) 围绕中心意思写,是《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写作特点。

从动植物、事物、人物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围绕中心意思写。

每一个自然段也是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

(3) 我积累的农谚有:1. 六月六,看谷秀2.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3.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4.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 东虹日头西虹雨。

6.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7. 芒种不种 ,过后落空。

(4) 课文第3自然段引用了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第4自然段引用的谚语有”六月六,看谷秀、处署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16、盼(1) 《盼》一文的作者是铁凝。

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的经过,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依次写了“我”四个事例:(1)有了雨衣,盼变天;(2)下起了雨,盼外出;(3)没法出门,盼雨停;(4)盼来雨天,快乐出门。

表达了作者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及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2) 《盼》一文中“我”的感情变化的过程:(1)“我”得到雨衣盼变天时的心情是急切的;(2)当看到天下起雨时,“我”的心情是兴奋的;(3)“我”盼望穿上雨衣外出的心情是迫切的;(4)“我”穿上雨衣时的心情是兴奋与喜悦的。

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1)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引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的诗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表现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江南春》(1)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台烟雨中。

”的诗意是: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数,是说寺院多、地域广。

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书湖阴先生壁》(1)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勤劳淳朴的人们的赞美,对清幽脱俗生活的追求。

(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的诗意是: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眼前。

这两句是对偶句,也是拟人句,这首诗借写景赞美了湖阴先生高雅不俗的品质。

18、只有一个地球(1)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这段话节选自《只有一个地球》,体裁是说明文。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美丽而渺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文章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 设计几条保护环境的宣传语。

示例: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19、三黑和土地●《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金伞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朴实无华,写了三黑的四件事:(1)三黑把土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的事;(2)三黑对逮蝈蝈儿的回忆,以及他想招呼小朋友来逮蝈蝈儿的事;(3)三黑展望未来的事;(4)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有了土地之后那种喜悦的心情。

20、青山不老(1)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文章以“青山不老”为题,表面上是说青翠的高山永远充满生机,实际上是暗示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流传。

(2) 《青山不老》一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