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懂得:接触社会,有目的查阅资料是获取材料的重要来源。

2.练习按所提出的问题和所的卡片资料及自己在阅读和参观访问时所获取的新鲜资料,介绍某种事物的方法。

3.借助练习,“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摘抄、制作、运用资料卡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按顺序介绍苹果的品种等情况。

教学难点: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苹果是许多人都喜爱吃的水果。

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尽管如此,苹果的种植史、生存条件、栽种地域和营养功效等人们往往知之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的资料,结合我们的参观访问以及到图书馆查到的资料,以(苹果家族)为题写一,来向人们介绍一下我们都爱吃的苹果。

(板书:苹果家族)二、自学课文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讨论:(1)这一次练习的目的是什么?(2)文章要求我们本次习作可从哪几方面去写?(3)课文对完成本次习作有何具体要求?2.讨论交流。

[讨论第(2)题时相机板书:苹果的常见品种、苹果的栽培史、苹果的生存条件、苹果的栽种区域、苹果的营养功效]过渡谈话:以上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学习我对本次习作练习的目的、内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这还不够,同学们对的内容掌握得可能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张卡片回答了习作练习中提出哪一个问题?4.讨论交流。

三.交流所得1.思考:我们在课前参观访问、查找资料中获取了哪些资料?它回答了练习中提出的哪一个问题?2.交流讨论,并逐一分类补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确写法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以(苹果家族)为题,按所提问的顺序介绍苹果。

2.交流习作内容。

(1)分小组互相练说。

(2)指名说。

(3)评议(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资料,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用过渡语句)3.独立。

4.评议修改,布置学生以习作为蓝本,准备做苹果展销会上的小推销员。

板书设计:习作3常见品种栽培史苹果家族生存条件栽种区域营养功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二、初读指导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①师生讨论。

②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①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②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一、讲读课文第三段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6、默读3-5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①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②“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②闯人家里,抓走织女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1、指名读第6、7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①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②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作业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霎时间——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三【教材解读】1、教材简析本次习作是写书中的故事,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补充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目的。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发表自己的感想,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2、教学目标(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书中包含的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写出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

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从学期初,就要为本次习作做好准备,每学习一课,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相关故事,课后做好拓展,为本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将搜集的资料结集成册,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2、习作前组织学生演好课本剧《完璧归赵》,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谈感受。

(引导说出看完后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启示,或从情节安排、人物设置等方面对课本剧本身说说看法。

)【教学过程】流程一:作前指导一、阅读要求,明确指向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7》,并通过问题启发:读了《习作7》,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引导学生发表对这次习作内容和要求的理解。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习作要求。

选择范围:可以在本册书中寻找故事,也可以是小学阶段学过的十一册书中的故事。

选择内容:选取的故事不受局限,可以是成语故事、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小说章节的前后故事、神话故事、插图故事等。

还可以写一写读完故事后从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启示,可以侧重于语文书里故事的记叙,也可以写自己读故事的收获。

(设计简析: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不但锻炼了自学能力、审题能力,而且通过大家的交流,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本次习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打开课本,寻找“故事”同学们,我们明确了习作要求,现在我们就打开册课本(也可以是十一册书)寻找故事。

1、学生寻找故事。

2、学生汇报并用一句话说出故事梗概。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学生汇报时注意概括,用一句话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简析:让学生打开课本,唤起回忆,自己去寻找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件浮现眼前,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激发他们的热情,也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句话概括梗概锻炼了对故事的整体把握,利于习作时将情节写完整。

)三、敞开心扉,诉说“故事”过渡:我们转眼间找到了这么多故事,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半截蜡烛》“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可见同学们真是爱读书、会读书,我们如何把这些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精彩呢?1、引导明确叙述要求(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完整。

(2)叙述人物时,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3)要有合理的想象。

(4)写启示时,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节,而应注重感受和启示,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引导回忆观看课本剧时的情景,教师引导说出。

)2、从众多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简单讲给同桌听。

3、推选优秀者在班内讲自己选取的故事。

教师引导点评(侧重于是否完整、有顺序、重点突出、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设计简析:这一环节提高了难度,因此让学生同桌互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优秀者则给同学们做好了示范。

这一环节完成了由易到难的巧妙过渡。

)流程二:下笔成文四、点拨思路,编写“故事”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现在就开始写一写你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

写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突出,也可以再次寻找所需要的材料阅读连接,充实内容,要有合理的想象。

可以结合刚才所说的,先用几句简单的话或几个词语写下自己的构思。

然后,快速成文,遇到选不准的词语或不会写的字,可以先跳过去,以免影响全文的构思。

有问题的同学可举手示意,小声交流,请大家动笔成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简析: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让学生尽情交流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地作了写作方法的精要指导,使学生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从“想写”到“会写”。

)流程三:作后评改五、修改习作,充实“故事”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仅开头就修改了二十多次。

这可见修改的重要性。

请大家先快速浏览作文,把刚才没写出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补上,然后出声读自己的文章,从字词句三方面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再读时,注意考虑是否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写完整了,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

在通读中发现了问题,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2.集体评议。

选取一名学生,鼓励他把习作读给大家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