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文本
4、异地迁建保护。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异地迁建保护的工 业遗产,经市规划委员会专题论证同意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异 地迁建。
第十四条 工业遗产保护措施 1、掌握历史信息及技术特征。工业遗产保护性修复中应进行深入
调整及研究,准确掌握和完整的历史信息及技术特征,真实的历史遗存 及信息作为保护的重点对象,其余部分则可进行适应性改造。
滨江路晒 仓库建筑群 网沱
白涛镇建 核原料生产工程(含 峰化工厂 中央机房、库房、避
难所、导洞、山顶通 气囱等)、一碗水烈 士陵园、水厂、过江 桥梁等
西彭镇西 压延车间厂房、锻造
南铝加工 车间厂房、3万吨立
厂
式水压机、1.25万吨
卧式水压机、冷轧机
川仪四 川仪四厂办公楼、川 厂、川仪 仪六厂集成电路楼 六厂内
3、真实性保护原则。工业遗产原则上坚持就地原貌保护,不宜采 取资料留取的方式。如因公共利益建设需求,需进行原地位移或异地迁 建的,应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文物管理部门组织规委会专家论证,报 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
4、渐进式更新原则。工业遗产片区的保护与利用不应大拆大建, 宜采用小规模更新整治的方式,长期滚动式进行建筑更新和设施及环境 的完善。
筑物以及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洞、堆场、码头和环境。
第五条 规划范围内涉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城市建设应符合本 规划。
第六条 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及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文本和图纸 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第七条 规划指导思想 1、整体保护重庆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正确处理
第三章 工业遗产价值评述与名录
第九条 价值评述
重庆工业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价值和 经济价值等方面。
1、历史价值:重庆工业是近现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最完整的代 表,保存从洋务运动、抗战时期、建国初期、三线建设时期连续的工业 文明实体,尤其抗战工业和三线建设时期工业,不仅代表当时中国工业 的实力,更对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作出巨大贡献,是中国抗战遗产的主要 组成部分,具有其极重大的历史价值。
根据工业生产主要流程,划出保护片区范围,保护生产格局中典型的建 筑物及设施,保留原工业生产格局。例如,重钢厂应在炼焦、炼铁、炼 钢、轧钢主要生产环节中都保留典型的生产要素,使钢铁生产格局得以 保护。
3、指定制度保护。对于登录的工业遗产名录,市规划主管部门应 按程序上报市政府,公布为历史建筑或工业历史街区,按国家《名城名 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关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规定予以保护。对于工 业历史街区范围内构成整体风貌的风貌性建筑需采用改造更新的方式, 不应拆除。对其中历史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市文物主管部门应按程序 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
第十二条 工业遗产整体格局及风貌保护 1、 保护市域“一城、两廊、三区”工业遗产格局。
“一城”指主城工业遗产核心区。 “两廊”指嘉陵江工业遗产廊道和长江工业遗产廊道。 “三区”指三片工业遗产集中区,包括涪陵、长寿工业遗产集中区; 綦江、南川工业遗产集中区;江津、双桥工业遗产集中区。 2、保护主城区“两江、四片、多点”的工业遗产格局。 “两江”指嘉陵江、长江沿线工业遗产集中带; “四片”指大渡口重钢、沙坪坝双碑、江北郭家沱、九龙坡半岛工业 遗产集中片区; “多点”指众多工业遗产分布点。
3、保护重工业风貌区特征。重工业所具有的建构筑物高大、工业 设施设备尺度巨大的风貌特征应予以保护。
4、保护相关的自然环境。工业生产的地下工程(生产洞)依托的 山体岩壁应予以保护,如挂榜山、鹅公岩、铜锣峡等。
第十三条 工业遗产的保护方式 1、整体保护。对于重要且具备整体保护条件的工业遗产,应整体
性保护,划出整体性保护范围,如核工业816工程。 2、片区保护。对于重要的工业遗产,如不具备整体保护条件,应
2、制度保护与利用规划导则。明确工业遗产位置、范围及保护要 求,并落实在相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中作为规划管理依据。
3、保护外观特色,内部适应性改造。在保持主体结构及外观特征 前提下,可进行与遗产保护相适性的改造,内部空间保持原工业生产空
间特征,可按新功能进行布局和组合、划分,增加现代服务设施,达到 现代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安全和标准。
区 1970年 长寿
区 1956年 巴南
区 1966年 南川
区
1960年代 江津 区
1970年代 双桥 区
黄桷坪重 240米高烟囱2座、发 庆发电厂 电主厂房、大门 窍角沱重 大门 棉三厂
长寿湖狮 发电厂房、水坝 子滩 李渡镇川 船坞及主厂房 东造船厂 晏家川维 生产设备 厂区 铜罐驿重 专家招待所 庆罐头厂 綦江齿轮 天星仪表厂工人宿舍 厂、綦江 冶炼厂、 松藻矿务 局、南桐 矿务局、 天星仪表 厂、红山 机器厂等 重庆增压 器厂等
级 厂旧址
区 水厂
7 一 重庆电力厂 1927年 渝中
级 旧址
区
8 一 国民政府兵 1931年创 江北
级 工署第50工 建,1938 区
厂厂房
年迁渝
9 一 四川天府矿 1933年 级 业股份公司 旧址
北碚 区
10 一 晒网沱盐仓 1936年 级 库建筑群
11 一 核工业816工 1966年 级程
合川 区
四川重型 汽车制造
厂
第四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第十一条 工业遗产保护原则 1、注重生态修复原则。进行工业土地及工业垃圾无害化处理,对
区域内河流、水塘的水质进行治理,整治岸线环境,达到环境保护要 求。种植多样性绿化,改造生态环境。
2、保护优先与统筹发展原则。工业遗产保护优先是区域再开发的 前提,区域用地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保护要求,土地再开发充分利用工业 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工业遗产推动片区再开发的作用。
涪陵 区
12 一 西南铝加工 级 厂压延和锻 造车间厂房
1965年
九龙 坡区
13 一 四川仪表总 1965年 北碚
级厂
区
14 二 汉阳兵工厂 1890年创 九龙
大溪沟城 专家楼 区供电局
郭家沱望 铜锣峡岩壁生产洞, 江厂内 码头区老厂房
天府镇天 北川铁路遗址、维修 府煤矿 厂(金工车间、烟
囱、办公楼)、职员 住宅、后峰湖、碉 堡、一号矿井、白庙 子街区
2、社会价值:重庆工业对城镇化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建设推动各 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3、技术价值:重庆工业技术曾创造中国工业史上众多的第一,是 我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国防战略后方。
4、美学价值:重庆重工业厂房及设施具有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 工业美学特征,具有塑造城市标志性和特色的艺术价值。
1939年迁 南川
渝
区
18 二 周恒顺机器 级 厂办公楼
1908年创 巴南 建,1938 区 年迁渝
19 二 豫丰纺织机 1941年 九龙
级 械厂旧址
坡区
20 二 中国汽车制 级 造股份公司 华西分厂旧 址
21 二 瀼渡电厂 级
1936年 1928年
巴南 区
万州 区
设厂
双碑嘉陵 抗战时期的烈士纪念
厂
目录
第1章 总则 第2章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第3章 工业遗产的价值评述与分级 第4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第5章 分期实施与规划管理 第6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概述 为协调重庆市“退二进三”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工业遗产
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丰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 内涵,体现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作用与职能,特编制《重庆市工业遗产保 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鹅公岩建 生产洞
级 及国民府兵 建,1938 坡区 工署第1兵工 年迁渝 厂
15 二 江南制造局 级 龙华分局子 弹厂及国民 政府兵工署 第25工厂旧 址
1875年创 二 国民政府兵 级 工署第26工 厂旧址
1945年
长寿 区
17 二 国民政府第 级 二飞机制造 厂旧址
25 二 川东造船厂 级
26 二 四川维尼纶 级厂
27 二 重庆罐头厂 级 旧址
28 二 南川綦江三 级 线建设工业 旧址
29 二 江津三线建 级 设军工厂旧 址
30 二 四川重型汽 级 车制造厂
1952年 九龙 坡区
1919年创 南岸 建,1939 区 年迁渝 1954年 长寿
区 1967年 涪陵
碑、电气熔铜生产洞
重庆长寿 机器设备 化工厂
丛林镇 海孔村生产洞
李家沱水 周恒顺旧居(办公 轮机厂 楼)
杨家坪铁 锻造车间、箱体车间
马厂
和压型车间厂房、坦
克艺术中心仓库
道角重庆 金工车间厂房 机床厂工 具分厂
瀼渡电厂 机房、水坝
22 二 重庆发电厂 级
23 二 汉口裕华纺 级 织公司渝厂 旧址
24 二 狮子滩水力 级 发电厂
4、加强结构安全等措施。对工业建筑、大型设施的结构安全应充 分论证,提出加固解危方案,进行梁、板、柱及屋架必要的加固和增设 消防安全设备以及节能措施。
第十五条 工业遗产保护性利用方式 1、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强老工业城市旅
日) 7.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 8.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工业遗产主要是指重庆市城内近现代以机器化生产方式,
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审美及经济方面价值的工业遗存,包括厂房、 仓库、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不可移动的生产设施、设备等工业建构
级 铁联合企业 建,1938 口区
楼)、原高线厂办公
及国民政府 年迁渝
楼(小洋楼)、1950
钢铁迁建委
年代炼钢厂房、1960
员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