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为了全面实施教育公平工作,必须扎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为此,经我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控辍保学”工作的责任感
1、我校要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实施义务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依法治校意义的认识,明确政府、社会、家庭、我校各自的任务和职责,齐抓共管,形成控制初中学生辍学的良好环境。

2、我校继续加强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的教育,使教职工进一步明确“控辍保学”是教职工的本职工作。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发现辍学苗头时,及时帮助解决。

二、建章立制,将“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化
1、我校建立目标责任制。

每学年初,我校将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的年度考核。

2、建立报告制度。

开学的第1~2周,班主任每天向教务处报告学生情况;对于辍学的学生,各班主任必须及时到教务处填写“未到校学生报告单”,及时汇报未到校学生的原因和去向。

3、建立动员制度。

我校实行“三包一”制度,组织班子成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配合村、居动员辍学生返校就读。

4、建立助学制度。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和个人捐助,鼓励教师和学生“献爱心”捐款,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

5、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教师因教育思想不端正或教学行为不当而造成学生辍学的,我校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取消本学年的评优评先资格,
本学年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克服因“厌学”等原因产生的辍学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学指导思想。

我校必须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基于对新的教育形势以及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学指导思想,即“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区别对待”,并以此指导、规范教育行为。

(二)德育管理
建立健全德育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努力拓展德育空间,加强师德建设,狠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

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全力营造德育氛围,构建我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增强我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此降低“厌学”情绪的产生。

(三) 教师管理
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为此,我校始终把教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1、师德建设:
(1)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师德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

(2)严格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落实教师十项个人信用承诺制度。

(3)深化“爱心铸师魂”工程,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师的修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重点,以师德规范
来开展师德建设。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1)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新形势、新观点、新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论、观点和方法。

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习,每人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报刊,我校每年计划征订大量的新教育理论丛书和教育报刊,提供给教职工学习,尽快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观念的更新。

(2)我校鼓励和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参加各式各样的进修和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考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我校推行岗位竞争,强化岗位责任,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实行奖优罚劣。

(4)全面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教师接受运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5)建立“互帮互学”机制,树立名师品牌,大量培养青年教师,加强校本培训,使我校整体教学力提高。

通过强化教师管理,我校努力打造出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的名师队伍,从而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品牌,最终降低因学习原因而辍学的现象发生。

(四)教育教学管理
1、实行课程刚性化管理,配齐、配足教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文),深刻领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精神,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必要的渗透,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

2、我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校情制定了《教学常规》,规范了教学常规七个基本环节(备、教、批、辅、复、考、评)和五个“统一”(统一目标,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试卷、统一质量分析),我校认真教育局下达的用书征订通知,征订一套教材,杜绝教师私自组织学生订阅材料和滥发资料,并规定不准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对学生进行补课。

3、教研教改
我校大力推行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高办学层次。

一是把培养科研型教师作为主要目标,锻造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师队伍,组织他们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理论促教研,以教育科研促质量。

二是教育科研真抓实干,我校明确提出,衡量教育科研质量的标准,是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是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4、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实施全新的教学管理。

我校教学工作实行层级式管理,逐层包干,逐层负责,全体行政人员分别抓年级工作和教研组工作,由我校制定相应目标要求,使全校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管,工作有目标,业绩与奖惩相统一。

5、重视扩优辅差,改革评价办法。

培优工作以“扎实基础,拓宽视野,实践应用,创新发展”为主,辅差工作以“体验成功感觉”为主。

培优主要通过活动课、兴趣小组和学科竞赛等形式来实现。

辅差主要通过改革考试办法和“特长展示”办法来实现。

改革考试办法,试卷采用“基础和选做”型试题,可以实行重考制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要学的知识,并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行“特长展示”,增强差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
觉有用武之地,变“压力”为“动力”,从而使他们充满自信,主动地学习。

6、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我校明令禁止教师歧视差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差生,如果由于这些原因而造成这部分学生流失的,一律追究教师责任。

同时,在教学上采取分层次教学,尊重差异,区别要求。

使差生也能学有所得,体会成功感觉。

我校还通过各式各样的“补差”活动,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使得我校能够留得住差生。

7、对个别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上学的学生,我校根据情况来资助贫困生渡过生活难关。

使贫困的学生都能在我校受到正常和应有的教育。

8、重视家、校联系,我校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如家访、通讯手段、家长委员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校外表现。

这样,知彼知己,共同育人。

9、班主任应将本班学生按花名册顺序,包到每位教师头上。

对未到校学生,实行包班制度,包班教师必须动员未到校学生返校就读,并留住在校学生,对外出打工和全家外出学生,必须摸清情况,力争劝其返校就读,对转出无手续的学生,必须将其所就读学校的《就读证明》或转出外省的学生的《就读证明》传真件交教务处。

10、各教师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学校将对工作中相互推委,拖拖拉拉,不努力完成任务的教师,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处分,一次通报批评,责令其整改,且当年不得职称、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并扣发年终奖;对一次以上的,上报教育局处理。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也存在着不足。

一是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二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有待提高,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仍需进
一步加强,四是仍需探索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学有所得,进而达到“以学为乐”的学习境界的途径。

Xxx2018年12月
“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2018年12月
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