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文化导论复习--名词解释题课件PPT
最新中国文化导论复习--名词解释题课件PPT
品析
此树“奇(珍贵)”在 何处?在诗中何处体现?
拓展: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 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 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 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 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 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 次。
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 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 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 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 格明快,情感深挚。
主旨: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 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 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 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 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 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 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 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 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 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 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勰的《文心雕龙》称 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 “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 就已经出现,但却是到了《古诗十 九首》,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 抒情诗的新发展。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 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 《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珍贵
huā 繁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花
weì赠送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香气 满
没法 送到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 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 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 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 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 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 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 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中国文化导论复习--名 词解释题
• “四大皆空”: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 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还 指四种元素所具有的坚、湿、暖、动的四 种性能。四大合则生,四大散则灭,一切 都是虚幻不实的。
• “赋、比、兴:《诗经》运用的主要艺 术手法。赋是铺叙;比是比喻;兴是一种 带有联想或象征的发端,兴句或与正意只 有韵律上的联系而在意义上并无关联,或 与全诗主旨有意义上的联系。
• 五声:无声亦称五音,是中国古代宫、商、 角、徽、羽五个音节的总称,是在阴阳五 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形态,也是中国 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 六书: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 纳出来的六种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的前四书是指 汉字的形体结构,后二书只是文字使用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