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板及筏板基础课件教材

楼板及筏板基础课件教材


• 例2:X:B12Ф22@200/150;

T10Ф20@200/150
• 表示基础平板X向底部配置Ф22的贯通纵 筋,跨两端间距200mm的配12根,跨中间 间距150mm;X向顶部配置Ф20的贯通纵筋, 跨两端间距200mm的配10根,跨中间间距
150mm.
• 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基础梁下的板底 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 注写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 • 注写内容:
• 非贯通筋,在注写规定位置垂直穿过基础梁绘
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 线上注写编号、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横向布 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以及自基础梁 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
• 例:某3号基础主梁JZL3(7B),表示7跨, 两端外伸。在该梁第一跨原位注写基础平 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Ф18@300(4A),在 第5跨原位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Ф20@300(3A),表示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第一跨至第四跨且包括第一跨的外伸部位 横向配置相同,第五跨至第七跨且包括第 七跨的外伸部位横向配置相同。
• 集中标注:
• 1、基础平板编号
• 2、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 3、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长度;
•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 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向长度范围;再注写Y 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 纵筋,及其纵向长度范围;贯通纵筋总长度注写 在括号内。
级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4Ф16.
• 6、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与平板底面标高高差)。
• 二、原位标注 • 1、注写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
筋;
• 2、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吊筋 • 3、当基础梁外伸部分为变截面高度时注

• 4、注写修正内容
• 三、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
• 集中标注 • 原位标注
• 5)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配
• 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 例:板块集中标注 1、 LB4 h=80 B:XΦ10@135;YΦ8@150 T:X&YΦ8@150 2、YXB4 h=150/100 T:X&YΦ8@150
• 注: • 1)同一编号的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
筋均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 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可以不同。
• 2)连续板的中间支座上部同向贯通纵筋, 不应在支座位置连接或分别锚固。
二、板支座原位标注
• 1、标注的内容 •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
力钢筋。 • 2、方法: • 垂直于板支座绘制中粗实线,代表支座上
部非贯通筋;在上方注写钢筋编号、配筋 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下方注写非贯 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2、基础梁的截面尺寸 3、基础梁的箍筋(可有多种间距) 例: 11Φ14@150/250(6),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14,
从梁端到跨内,间距150mm设置11道,其余间距为250mm, 均为六肢箍。 9Φ16@100/12Φ16@150/Φ16@200(6),表示箍筋为HPB235 级钢筋,直径16,从梁跨端向跨内,间距100mm,设置9道, 间距150mm设置12道,其余间距200mm,均为六肢箍。
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标高高差 1、板块编号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延伸悬挑板 纯悬挑板
代号 LB WB YXB XB
序号 xx xx xx xx
2、贯通纵筋注写式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 1、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 从下至上为Y向;
•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 度做相应转折;
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11G101-4)
• 洛川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工程部 • 武长信
• 2013年1月5日
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以梁为支座的楼面与屋面板)
无梁楼盖板 • 板的平面标注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

一、板块集中标注
凤栖小区2#楼
延伸悬挑板
纯悬挑板
板 中 贯 通 钢 筋 连 接 区
筏 板 基 础(满堂红基础)
• 梁板式筏板基础
高板位 中板位 低板位
梁顶与板顶一平 板在梁的中部 梁底与板底一平
• 平板式筏板基础
一、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的平面注写
• 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1、基础梁的编号
•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 向;
• 1)贯通筋前用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 与上部;
• 2)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 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Y打头;
• 3)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 图中统一注明;
• 4)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 Yc打头注写(例如:纯悬挑板的下部);
例:B4Ф32;T7Ф32表示梁的底部配置4根32的HPB235级贯通纵筋,梁的顶部配置 7根32HPB235级贯通纵筋。
(3)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 开
例:梁底部贯通纵筋注写为B8Ф28 3/5,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3Ф28,下排纵筋 为5Ф28。
• 5、基础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hw≥450mm) • 例: • G8Ф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了8Ф16的纵向HPB235
4、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
(1)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总 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 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联,架立筋注写在 加号后面的括号里。
(2)在注写顶部贯通纵筋(T打头)的配筋值。注写时用分号“;”将底部与顶 部纵筋分隔开来。
• 注:基本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
• 例1:X(向): BФ22@150;TФ20@150;(5B)
• Y(向):BФ20@200;TФ18@200;(7A)
• 表示基础平板X向底部配置Ф22间距 150mm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Ф20间距 150mm的贯通纵筋,纵向总长度为5跨两端 为外伸;Y向底部配置Ф20间距200mm的贯 通纵筋,顶部配置Ф18间距200mm的贯通 纵筋,纵向总长度为7跨一端为外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