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循环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的区别
循环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的区别
传统农业的特点及特征
特点: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 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比较落后,抗御自 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 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特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向农民世代使用的那 种类型农业要素投资的低收益率,此外,为了改 造这种类型的农业,就要发展并供给一套比较有 利可图的要素。发展和供给这种要素,并学会有 效地使用这些要素,是投资向人力和物质资本的 投资的事。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五、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
传统农业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吸取长久 传下来的耕作经验,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 平衡来实现产品的增产。如:农业技术措施是利 用无机肥增产,用污染环境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开荒毁林(毁坏植被等)来增加土地面积,从而 实现产量的增加。
生态农业是一种结构功能更为优化、能更为 充分的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从而使较少的 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配置模式和农业再生产 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经济效率相对 较低的农业生产过程。如:农业生态系统装备的 是保护环境的技术,采用设施技术设备,利用优 质高产品种,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建 立沼气生产肥料、生产生物肥等)和运用物理方 法和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不适用或少使用 无机物如农药、化肥。
循环农业主张在尽可能低地投入不可再生资源 的前提下,挖掘自然能量和自然辅助能的利用率, 用可再生资源来替代现代常规农业中那些外部能量 高投入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系统 内部的种植结构、引入高新技术等途径使进入农业 生态系统的能量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提高农业生 产系统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率,实现资源节 约化和有害物质(废弃物质、有害气体等)的产生,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传统农业
循环农业
六、传统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区别
1、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式不同 在传统农业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农 业系统从外界获得能量和物质,一部分用于物质的生 产(获得农副产品),一方面农业系统向外排放废弃 物质。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利用率都非常的低。而 循环农业则通过对物质和能量的合理规划,实现“废 物”资源化,利用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基本原则与循环经济的思想通过“废弃物→资源”的 方式,实现废物的再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减少到做小的程度。
2、两者的相互地位不同 生态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 物质尤其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 。生态农业为低层次 的物质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 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循环农业包含生态 农业所表述的内容。
3、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模式上有交集 生态农业是以营利为主,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模式,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也会注重环境 的保护,生产资料一般仅限于某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不会涉及到其他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模式在循环农业 中也存在,只是循环农业拓宽了生态农业的范畴,把 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涉及到多个农业产业链,增加 了物质的有效利用,增加了能量转化率。以最小的投 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八、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自古一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据着 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 在我国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我国农业从传统农 业再到生态农业的发展正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是把 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体现
3、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保护手段不同 传统农业由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而缺乏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最终往往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束 手无策,所以在传统农业中,要保护环境就不能得到 很好生产。循环农业则是在吸取了传统农业的经验后 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模式,该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多级 利用,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 了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率。另一方面是减少了 物质的投入,从而减少了污染的来源,所以循环农业 达到了物质的输入最小化和农业生产系统污染排放的 最小化。
循环农业基本特征
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 相互交换而互相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 比较完善和闭合的产业网络,从而使其资 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利 用,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水平。
循环农业模式
1、区域循环模式 2、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立 体种植、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模式) 3、生态养殖模式(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 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 4、农业废弃物总结利用模式(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 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2、农业生产的目标不同 传统农业的生产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投入物质 和能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农产 品),而未能转化为农产品的部分物质(粪便、 食物残渣、动植物残体等)则为丢弃物,所以要 扩大规模就必然引起物质和能量的更大投入,浪 费更多的物质和能源,引起更大的污染。循环农 业的目标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要获得农产品,另 一方面则是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 环境与农产品之间的协调。就最后又保护了环境 有获得了经济效益。
三、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营利目标的生产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能 兼顾环境保护或不对环境施加负面影响的生产活动,但是生态 农业不会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更不会把 环境效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生态农业只有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才会考虑到环境 兼顾或不对环境施加负面影响的问题上来。总之生态农业是一 种以营利为主,保护环境为铺的农业经济模式。生态农业还着 眼于系统内各部分的相互协调和系统水平在最优化,着眼于系 统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 社会效益。
横向共生、纵向闭合和系统耦合
四、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领域中 的运用,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 生态平衡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秉承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 的物质流程和产业体现出“横向共生、纵向闭合 和系统耦合”,各要素按照物质流动的方向组成 一个个产业链条。物质和能量在这些链条上或产 业链间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价值增值”。
3、生态农业强调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因为生产力水平是判断一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 键因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通过在时间与空间 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系统的养分循环和强化 对系统的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 统的投入。 4、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管理者 的经济需求 它努力克服或转移单一种植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特别是因为降水异常、市场风波、病虫害、杂草 以及肥料成本较高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生态农 业比一般的农业生产类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 为它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或引进更高经济 价值的物种,为农民提供一些额外的收入。
二、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 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 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
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 美国农业土壤学家F.H.King在《四千年的农民》和 W.C.Lowdermilkd在《征服土地的七千年》中,向世人介绍了 传统农业用地养地的大量实例。并且非常明确的指出,中国传 统农业在没有外来现代投入条件下,能够持续数千年而地力不 衰竭,其秘诀在于实施了“无废弃物的农业”。
5、生态农业还可以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 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或副产品),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人们使用更多的是可更新能 源,加上节能技术的采用,可以弥补传统能源上 的不足。另外,生态农业多使用有机肥料,采用 生物控制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可以大大改善 农田生态环境。 6、生态农业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实现 目前,中国的生态农业系统既有农户、农田水 平上的,也有流域、区域水平上的。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
七、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区别
1、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侧重点不同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农业发展模式,侧重于 利益方面,是一种以营利为主,保护环境为辅的农业,总 之,传统农业侧重于营利,把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放 在次要的地位。循环农业则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和实现农业生产经济的目标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发 展模式。
生态农业的特点
1、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多种生产功能的复合系统 它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它们以 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联系起来,也可以说它是以 生物组分为核心的生物—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 而并不是某一单一组分的效益。 2、生态农业突破了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 在可能的情况下,它努力将农业、林业、园 艺、畜牧业、水产业以及其他生物生产整合为一 个相互的复合系统。
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的区别
学院:--------------
姓名:-----学号:============
XXXX年X月XX日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1、采集渔猎经济(采集和渔猎) 2、耕耘式原始农业 中国原始农业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后旧石器晚期的渔猎采 集活动。(农具一般采用石(最多)、木、骨等制作) 意义:使人类从单纯依赖自然界的恩赐,发展到自觉和 更主动地去创造物质财富。 3、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4、近代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1、农田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 2、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3、畜禽养殖生态农业模式 4、湿地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5、淡水湖泊系统生态农业 6、草地生态农业 7、一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8、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需求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6、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7、推广力度不够
4、生产的“量”不同 由于传统农业的发展受到物质来源的影响,没 有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所以最终会导致环境负 荷的超重。所以面对生产,传统农业的生产是 “有限的”。面对于循环农业,他实现了物质和 能量的友好利用,提高了利用率,更能利用有限 的资源,尽可能的生产更多的产品,所以,从以 上我们可以知道,发展循环农业势必比传统农业 更好,但是也不能忘记传统农业发展所留下的经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