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四章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bs 2 1 0.4 s
bs 1800 3 s 108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二) 带壁柱墙(T形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
2、壁柱间墙 (1)不设圈梁 (2)设圈梁
(三) 带构造柱墙(矩形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 2、构造柱间墙 (1)不设圈梁 (2)设圈梁
1、带壁柱的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T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 件有关,见表) hT-带壁柱墙的折算墙厚,取 3.5i
注: ①确定H0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
②确定i时,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多层:有门窗洞口:B=窗间墙宽度 无门窗洞口:B=壁柱高度×2/3 单层:有无门窗洞口: B=壁柱宽度+2/3墙高
设置部位
7、8度时,楼、电梯的四角,每隔 15m左右的横墙或单元横墙与外墙交 接处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
内纵墙交接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 角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
小墙垛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角,9度 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
八
六、七
五、六
三、四
(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前表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上表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 单面走廊式时,应按前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 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考虑。
验算高厚比的目的:防止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中 的墙、柱出现过大的挠曲,轴线偏差和丧失稳定。
(一)影响允许高厚比(见P101表4-4)的因素之一:
砂浆的强度等级:它是影响砌体弹性模量 和砌体构件刚度与稳定的主要因素;下表 给出了[β]
砂浆强度等级 ≥ M7.5 M5 M2.5 墙 26 24 22 柱 17 16 15
注:1)毛石墙柱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
2)组合砖砌体构件提高20%,但不大于28; 3)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比时 墙取14,柱取1
砂浆强度等级越 高,墙柱稳定性 越好, 允许高厚比越高。
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之二:
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如承重墙和非承重 墙,后者的高厚比显然要比前者要求低。 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非承重墙不用承重,在截面不变的情况 下可以放宽高度。 按下列规定取用: 当h=240mm时, μ1=1.2 当h=90mm时, μ1=1.5 当90mm<h<240mm时, μ1按插入法取用
=1.5
3、不设圈梁的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见表) h- 墙:墙厚
4、设圈梁的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 见表) h- 墙:墙厚
bs 2 1 0.4 s
bs 30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s 6000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小结】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纵横墙承重 4、内框架承重
●影响房屋空间受力性能的因素:
(1)横墙间距s (2)横墙的平面内刚度(垂直面)
2、带构造柱的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c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 墙柱支撑条件有关, 见表) h- 墙:墙厚 注: ①确定H0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 ②高厚比提高系数
bc <0.005 时,取0 l 普通烧结砖砌体稳定性 最好,
bc c 1 l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 墙、柱的计算高度见表 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μ1: 自承重墙允许高度比的修正系数; μ2: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β: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见上表
砖柱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2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墙、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 案, 而且相邻横墙间距s>2H, 查表5.4,得到H0=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 =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室外地平的距离+ 室外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500mm
圈梁宽b 相邻壁柱间距 s 1 时,墙高H 圈梁底标高-基础顶标 高 30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讲解书上例题5.3
例题5.3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承重纵墙各尺寸
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例题5.3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承重横墙各尺寸
例题5.3 (一)、承重纵墙的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bs 2 1 0.4 s
bs 30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s 6000
例题5.3 (二)、承重纵墙的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墙、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而且相邻横墙间距 2H>s>2H, 查表5.4,得到H0=0.4s+0.2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500mm 二 求h 墙厚h=240
一、多层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设置钢筋 混凝土构 造柱
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主要功能 约束墙体,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2、设置位置和要求 (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要求
房屋层数
6度 四、五 六、七 7度 三、四 五 8度 二、三 四 二 9度 外墙四角, 错层部位横 墙与外纵墙 交接处较大 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 墙交接处
(3)屋盖的平面内刚度(水平面)
1,越小,房屋刚度越好
●墙柱高厚比要求
(一) 矩形截面高厚比的验算 (二) 带壁柱墙(T形截面)和带构造柱墙(矩形 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2)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不设圈梁 设圈梁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例题5.3 (二)、承重纵墙的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承重墙,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1)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时,可取μ2=1 2)当μ2值小于0.7时,取0.7。
影响高厚比因素:
砌体构件的支承条件: 因为与墙体周边拉结的相邻墙体间距和楼 (屋)盖类别决定着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从而确定了墙体的计算高度H0;
矩形截面高厚比
H0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见表4.3) h-柱:轴力偏心方向的边长 (轴心受压取b;偏心受压取偏心方向的边长) 墙:墙厚
注意: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 计算高度按规范规定选取。 验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上表乘以1.3;
讲解书上例题5.1
例题
砖柱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柱、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查表5.4,得到H0=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 二、 求h(轴力偏心方向的边长) 轴心受压取b=370mm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柱,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柱,取μ1=1.0
当 h=120mm时, μ1 =1.44; 当 h=180mm时, μ1=1.32。
μ1>1.0
1
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1: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对用同一材料制 成的等高、等截面杆件,当两端支承条件 相同时,自承重杆件失稳的临界荷载比上 端受有集中荷载杆件的要大,所以非承重 墙的允许高厚比的限值可适当放宽。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bs 2 1 0 .4 s
bs: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总宽度;
bs/s越大, 墙体越不稳定, μ2越小, 应限制墙体高度! 。
s:与有洞口墙体周边拉结墙的间距或壁柱之间距离。
2
注意:
bs 1.0 2 1 0.4 0.7 s
二 求hT 折算墙厚hT=3.5i 注: 确定i时,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单层有无门窗洞口: B=壁柱宽度+2/3墙高
例题5.3 (一)、承重纵墙的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T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承重墙,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设计步骤
采取构造措施 验算墙柱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