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_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AUG
3'
3´
IF-1
IF-3促进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IF3
3. fMet-tRNAifMet结合到小亚基 -首先占据P位
同时tRNA 的反密码 子与mRNA 的密码子 配对结合 3´
IF-2 GTP
5´ IF-3 IF-2促进 fMet-tRNAifMet 与小亚基结合
AUG
IF-1
4.核蛋白体大亚基的结合
3´
(三)翻译的终止阶段
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 后,多肽链合成停止, 释放因子 RF-1 肽链从肽酰-tRNA中 释出,mRNA、核蛋白 RF-2 体等分离。终止过程 需要释放因子参加。 RF-3 终止过程需消耗GTP。 功能
辨认UAA、UAG 激活转肽酶的酯酶活性而水解酯键 辨认UAA、UGA 激活转肽酶的酯酶活性而水解酯键 促进RF-1或RF-2进入A位, 具GTP酶活性,帮助肽链的释放
(一)翻译的起始阶段
在起始因子的作用下,fMettRNAifMet、mRNA与核糖体结 合,形成70S起始复合物的过 程。此阶段需要GTP及Mg2+参 加 起始阶段包括四个小事件的发生
IF-3 起始因子 IF-1 功能 占据氨基酰位(A位) ,防止tRNA过早地结 合到A位 促进fMet-tRNAifMet结 合到30S小亚基 结合30S小亚基,促进 大、小亚基分离,并 提高P位对fMettRNAifMet的敏感性
(一)rRNA的特点 1. 种类:原核生物有 5S 、 23S、16S rRNA;真核生物有 28S、18S、5.8S、 5S rRNA 2. 含量最多:占细胞 总RNA 80%~90% 3. rRNA与蛋白质构成 核糖体
(二)核糖体上的主要功能部位
肽酰位(P): 结合肽酰-tRNA 空载tRNA排除位 (真核无E位) 50S 5′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条件
ATP、GTP 各种因子 K+、 Mg2+ 转位 酶
氨酰tRNA 合成酶
20种aa
tRNA mRNA 核糖体
肽酰转移酶
一、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一)mRNA的一般特点:
1. 种类繁多 2. 大小不一:500~6000 个碱基 3. 半衰期短:原核生物 1~3分钟,真核生物数 小时或几天 4. 占细胞总RNA:1%~2% 5. 真核mRNA的5´端有N7甲基鸟苷的“帽状”结 构:具有稳定mRNA及有 助于翻译起始的作用 3 ´端有20~250个 多聚腺苷酸(PolyA) 的“尾状”结构:具有 维持mRNA翻译模板的活 性 *(组蛋白除外)
脯氨酸(CCU)
组氨酸(CAC)
4.通用性(universality)
遗传密码的特点
1. 通用性(universality)
5.摆动性(wobble)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摆动配对现象 I U G tRNA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
A
C
mRNA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
U,C,A
A,G
U,C
U
G
二、核糖体(rRNA)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二)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核酶)
催化肽键生成,兼有酯酶活性 -原核23SrRNA;真核28SrRNA 肽链合成方向:N→C
5′
A U G G G C
UAC
O
3′mRNA
C C G
H3C-S-CH2CH2-CH-C OHC NH
~
HNH—CH2—CO~
(三)转位酶催化核糖体移位
原核生物由延长因子G(80kD)催化 真核生物由延长因子2(100kD)起作用
5′
A U G
UAC
G G C
CCG
3′mRNA
O H3C-S-CH2CH2-CH-C HNH—CH2—CO~ OHC NH
~
五、主要的蛋白因子
1.
2. 3.
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IF)(真核起始因子,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IF):参与翻译的起始 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EF):参与肽链的延长 终止释放因子(releasing factor,RF)及核蛋白体释放 因子(ribosomal releasing factor, RRF):参与肽链 合成的终止
eIF-4E
eIF-4G eIF-5 eIF-6
结合mRNA的5´端帽结构,是eIF-4F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与eIF-4E、eIF-3和polyA结合蛋白(PAB)结合。是eIF-4F复合物的 组成成分 促进上述起始因子从40S小亚基脱落,以便40S小亚基与60S大亚基结 合形成80S起始复合物 促进无活性的80S核糖体解聚生成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
翻译时是从mRNA编码区的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终止密 码子结束。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指mRNA分子中从5´→3´端记数, 三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某中氨基酸或其它信息, 这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称为一个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供有多少个呢?
遗传密码类别
遗传密码 起始密码:AUG 代表的信息 说明 起始信号及氨 (真核)代表 基酸信息 蛋氨酸 (原核)代表 甲酰蛋氨酸 终止密码:UAA、UAG、UGA 终止信号 UGA还代表硒代 半胱氨酸
fMet fMet
50S
aa2
UUU
5´
AU G AAA
3´
3.
转位-核糖体与mRNA相对移动 同时有肽酰-tRNA由A位移向P位
每次移动一个遗传密码的距离,转位耗能(消耗GTP的一个 高能磷酸键)。 原核生物由转位酶是EF-G(80kD),真核为延长因子2
fMet
50S
aa2
E
5´
UUU
A U G AAA
1.
进位:氨基酰-tRNA进到核糖体的A位
50S
aa2
原核延长因子EF-T主要是促 进氨基酰-tRNA进到A位 (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 包括Tu(40kD)和Ts (28kD)两个亚基。
5´
UUU
AU G AAA
3´
2.
成肽:肽酰转移酶催化肽键的生成
原核生物的肽酰转移酶为核糖体大亚基的23S rRNA
mRNA定位基础是S-D序列 S-D序列(核糖体结合位点)是指位于mRNA起始密码(AUG)的 上游约8~13核苷酸部位存在有4~9个核苷酸组成的一致序列, 如AGGAGG。 小亚基上16S rRNA 的3´端存在有与S-D序列互补的序列UCCUCC
mRNA在小亚基上定位结合
5´
IF-3 16S rRNA 5'
原核生物肽链的起始氨酰-tRNA为甲酰蛋氨酰-tRNA ;而真 核生物肽链为蛋氨酰-tRNA
CH3 CH3 S THFA-CHO FH 4 S CH2 CH2 转甲酰基酶 CH2 CH2 Met Met HN CHC tRNA H2N CHC tRNA f f O O O==CH Met-tRNAfMet fMet-tRNAfMet
IF-2
1. 2. 3. 4.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mRNA在小亚基上定位结合 fMet-tRNAifMet的结合 核蛋白体大亚基的结合
1.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50S 50S E
IF-3
IF-1
IF-1促进大小亚基分离
防止氨酰tRNA过早进位
IF-3可防止核糖体的亚基过早聚合
2.mRNA在小亚基上定位结合
IF2自复合物解离的同时发生 GTP水解(消耗一个高能 磷酸键),大亚基随之与 小亚基结合,并释放各种 起始因子,形成70S起始复 合物,为延伸作好了准备。
50S
IF-2 GTP
5´
IF-3
AUG IF-1
3´
(二)翻译的延长阶段
肽链的延长是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式进行,每 循环一次,形成一个肽键,即增加一个氨基酸残 基,故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每次核蛋白体循环包括三个步骤: 进位(entrance)(注册) 成肽(peptide bond formation) 转位(translocation)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or Translation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况
1. 概念: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又称翻译。 2. 原料:20种氨基酸(1954年 Paul Zamecnik等) 3. 中介分子:tRNA、mRNA、rRNA 分子(1958年M.B.Hoagland等)。 64个遗传密码(1961~1966Nirenberg等) 4. 合成方向:从肽链的N端到C端(1961年Howard Dintzis) 5. 合成场所:核糖体 6. 合成体系建立:(1973~1976年)
原核生物
(70S起始复合物形成) 1.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2.mRNA在小亚基上定位结合 (借助于S-D序列) 3.起始甲酰蛋氨酰tRNA的结合 (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为甲酰 蛋氨酸)
第二节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一、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原核生物翻译过程的各种蛋白质因子及其功能
种类
IF-1 起始因子
功能
占据氨基酰位(A位),防止防止氨酰-tRNA过早地结合到A 位
IF-2
IF-3
促进fMet-tRNAifMet与核糖体30S小亚基结合
结合核糖体30S小亚基,促进大、小亚基分离,提高肽酰位 (P位)对fMet-tRNAifMet的敏感性 调节亚基 转位酶,使肽酰tRNA有A位转至P位,促进tRNA卸载与释放
E
催化肽键生成, 兼有酯酶活性
氨酰位(A): 结合氨酰-tRNA
转 50S 肽 酶
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