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默写。
造化钟神秀,______ 。
(《望岳》)______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万籁此俱寂,______ 。
(《题破山寺后禅院》)浓睡不消残酒,______ 。
(《如梦令》)《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______ 。
(《陋室铭》)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材料一】剪纸,又叫刻纸,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
剪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在纸上剪刻出丰富多样的花纹。
剪纸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的民俗活动,剪纸艺术源远流长,经久不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材料二】剪纸的用途多样。
它可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彩扎之上以为装饰;也可为礼品、嫁妆、祭品、贡品等提供摆衬;还可用于衣饰、鞋帽、枕头等刺绣底样;有时也会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印染在衣料、被面、门帘、包袱等。
【材料三】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常常可以“以象寓意”。
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
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依托剪纸传达出来。
请依据【材料一】内容概括什么是“剪纸”,要求45字以内。
目前,剪纸艺术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某校拟成立学生剪纸社团,最适合这一社团成立的宣传口号是______A.剪纸,以象寓意传递祝福!B.剪纸,校园学子传承非遗!C.剪纸,美化环境人人有责!D.剪纸,美满生活锦上添花!《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中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广为流传。
请观察以下剪纸,写出另外两位梁山好汉的故事。
日前,嘉定区博物馆正筹划亲子剪纸活动。
你作为志愿者收到了主办方发来的短信:感谢你担任本次活动的志愿者。
下周六早上8点我们将在嘉定博物馆组织统一培训。
愿我们共同携手,让剪纸走进千家万户。
你的回复:______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3.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生于忧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 (朝代)的孟子,他是______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______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用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体现在论证的层层推进,如《天时不如地利》分三步推断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请加以简述。
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也体现在善用排比,论证充分有力。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第二段,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潍县令①之清操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
令潍县时,清操绝人。
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
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
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
”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
”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注释]①令:古代官名。
②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④移书:致书。
⑤复:回复。
⑥旷职:指未经请假而缺勤。
⑦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⑧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滥竽作.吏______②方.抒愫出宰______画线句“荐绅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B.有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C.因为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D.因为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愫以清节特闻”的原因不仅有“______ ”,更在于他自身具有的______ 、______ 的品质。
这可以从文中第一段______ 、______ 的事情中表现出来。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马家窑彩陶上的乐和舞①当瑞典学者安特生1921年在渑池县发现了仰韶文化后,推断这一文化并不是孤立的。
囿于他当时所具有的彩陶知识,以及他以欧洲人的习惯性思维,认为这些陶器是从西往东传播到中原地区的。
因此,他溯着黄河来到兰州寻觅,最后来到了临洮,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大批彩陶,时间要晚于仰韶文化,他把它们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②在经过中外学者几十年的后继研究之后,终于认定中国的彩陶是土生土长的文明,并不是从外国传播过来的。
安特生为这次考察写了一本书,题目叫《黄土的儿女》,讲述四千多年前黄土地上的儿女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来装饰自己的器具。
③使用黑色来装饰红色的陶器,这是马家窑彩陶的一大特色,红、黑两色并列而形成的艺术之韵在马家窑彩陶上被发挥到了(jí zhì)。
马家窑陶器上的黑彩,装饰的面积之大,前所未有,从器口到器底,几乎全部遮盖殆尽,有的甚至爬到了器口的内部,从而形成了内彩,具有了一种“满、平、匀”的装饰美。
但是,绘器者又极有分寸,这种繁密的布局并不令人感到窒息和不快,反而给人一种“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美。
④在彩陶的装饰上富有感情,这是马家窑的彩陶留给人们的印象。
密布于马家窑彩陶上的,都是一些粗细相等、排列均匀的线条,它们刚健粗放,富有强烈的动感和弹性,在器物上组成了一幅幅旋转着的画面,犹如江河泻地,激浪奔腾,但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当中,又会有一些空白的中心点,从而给人以静止的感觉。
欣赏着马家窑的彩陶,犹如在聆听一首旋律感极强的乐曲,留给人的是一种音乐之美。
⑤马家窑彩陶具有抽象的纹饰,这一特色形成的图案显得逼真传神。
彩陶上绝大多...数.抽象的纹饰是螺旋形的图案,有人认为表现的是水流的涡漩,这些涡漩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呈带状的二方连续图案,有的呈四方连续图案,有的是独立纹样,有的漩涡当中留下了一些带点的圆圈,好像是溅起的泡沫。
⑥还有一些螺旋形的纹饰像是植物的叶子或花朵,它们互相组合,交织成了美丽的图案,有的花叶中还画有点状的果实。
这表明,当时的马家窑人已经进入了农耕的时代,种植业已经成为人们依存的主业,他们通过对植物的崇拜来祈求五谷丰登。
⑦ 1973年,在马家窑地层的墓葬里,出土了一件敞口的陶盆,就在这件器皿内沿,古人用黑彩画了一圈三组人形的图案,每组五人,都留着辫发,手牵着手,似乎在水滨的树丛间欢乐歌舞。
如果这只盆内装了水,水位线在四道横线处,那么就可以看到舞蹈人物的美丽倒影,犹如生活一般真实。
⑧马家窑彩陶上的乐和舞,是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富矿,也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
安特生在晚年坦承了自己当年持“文化西来说”的错误,为自己粗率的论断而道歉。
根据拼音写汉字。
jí zhì ______第①段列举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马家窑彩陶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第⑤段加点词“绝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一项是______A.马家窑彩陶使用黑色装饰红色及具有抽象纹饰的特色。
B.马家窑彩陶上线条组成的画面给人极富动态的旋律美。
C.马家窑彩陶上螺旋形纹饰所形成的图案显得逼真传神。
D.安特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承认了当年判断的错误并致歉。
下列这段文字,应放在第①③⑥段中的哪一段结尾处?请阐述理由。
马家窑文化位于洮河之滨,濒水而居的人们常见的就是奔腾咆哮的洪水,对水有一种畏惧和崇拜之情,当然会把这常见的自然景观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器皿之上。
夏日恩怨白秋①父亲高高举起的锄头在阳光下划了一个弧形,像一条完美的曲线准确无误地落在两条田垄之间。
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
②那个夏天,我决意不再复读,一连几天跟着父亲,在地里忙碌着。
③公式、定义、实验、哲理,全被我抛到脑后去了,脑袋格外轻松。
锄地、浇水、施肥、抢收、抢种,这些从未没有接触过的农活,还真令人兴奋,我觉得自己骨子里就是这块料。
④那是土地承包到户的第三个年头,每逢耕种收割时候,亲戚邻居一起合着干已成惯例。
那天我们去秧地瓜,走前母亲嘱咐:“小秋肩膀嫩,别让他挑水啊。
”父亲只顾低头收拾农具,跟没听见一样。
⑤东北坡里,我看着堂姐轻松地挑着两桶水,甩着两条大辫子晃来晃去,十分动人,忍不住要过了扁担。
满满两桶水也就是六七十斤,对于一米七多的小伙子来说,那算得上什么。
稍微调整一下步伐,我就稳稳地走到了地头。
看见大家赞许的眼光,我多少有点飘飘然。
⑥第二担、第三担、第四担……⑦渐渐地,扁担从我的左肩换到右肩,再从右肩换到左肩,脸色是越来越难看。
每个人的分工好像都不会改变似的,大家也没有跟我交换的意思。
汗水渗透衣衫,不知不觉中我偷偷流下委屈的泪,到后来,_____,已经分不清了。
我强咬牙忍着,坚持着。
⑧水,也由满满两桶变成了两个小半桶。
晚上回来,我哭了。
哭得一塌糊涂,一点也不像个男人。
怕人听见,我把头蒙在被子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⑨母亲叫吃饭,我没听见,她跟父亲吵架我却听得很清晰。
“你咋就那么狠心,不是说不让他挑水吗?他的肩没压下来,能受得了?好像不是你亲生的。
”⑩“他自己选的,不能怨我。
痛不痛累不累他不说,我怎么知道?知道苦,他就该好好学……”⑪父亲也不是地道的庄户人,他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个吃上公家饭的,走南闯北大半辈子,家里实行土地承包后,他才匆匆赶在接班制度废止前退了下来。
他的脸从来都是阴沉沉的,小时候我们都怕他。
⑫第二天,我肩膀肿得高高的,两边都渗出了血,浑身上下散了架子似的酸痛。
一大早,母亲打了几个荷包蛋端到我屋里,说:“秋,好点了吧?今天不去了,躺着吧。
”⑬“不!”我从来就这样,越不让我干的事我就越去干。
⑭东岭上那块地,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个地方。
两桶水加上我一百多斤的体重,一下子倒在半坡的地头上,身上脸上沾满泥巴。
羞愧加上劳累,半天我爬不起来,偷眼看,大家都在强忍着笑,暧昧地看着我,又望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