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235节PPT课件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235节PPT课件
卫星轨道倾角很大,绕过极地地区,也称极轨卫星。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于同一纬度的地点,每天在同一
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
18
赤道
太阳同步卫星,轨道近似穿越极地, 通过地球上同一点上空的时间一致。
19
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相同的 轨道称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简称同步轨道)。
升高时由赤道平面反时针旋转到轨道平面的夹角。
当0<i<90时,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因此叫“正方向 卫星”;
当90<i<180时,叫“反方向卫星”,即卫星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 反;
当i=90时,卫星绕过两极运行,叫“极轨”或“两极”卫星; 当i=0或180时,卫星绕赤道上空运行,叫“赤道卫星”。
16
3.1.3 卫星轨道及特点
• 近圆形轨道 • 近极地轨道 • 太阳同步轨道 • 可重复轨道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 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 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 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 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 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14
(4)椭圆半长轴(A) 近地点和远地点连线的一半,它标志卫星轨道的大小。 它确定了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按照卫星高度的不同又将卫星
分为低轨卫星(150—300公里)、中轨卫星(约1000公里左率(e)
椭圆轨道两个焦点间距离之半与半长轴的比值,用以表示轨 道的形状。 (6)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
区域同时收入视野,应用于气象和通讯领域。
20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静止在赤道某一点上空。
21
3.1.4 遥感卫星系列
一、 气象卫星
•赤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是取赤道面为基准 面,以地球自转轴、以及从地 心指向春分点的直线为坐标轴 所构成的坐标系。虽然由于地 轴的运动,该坐标系相对于恒 星其位置是变动的,但是,对 于轨道寿命有限的卫星运动来 说,影响很小。
开普勒的轨道参数
12
五、开普勒的6个参数
(1)轨道倾角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具体计算是在卫星轨道
以近地点为基准表示轨道面内卫星位置的量。
15
六、其它常用遥感卫星参数
卫星高度:卫星距离地面的高程。
T2 H3 R
C
运行周期:卫星绕地球一圈所需的时间。 重复周期: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 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的天数。 降交点时刻:卫星经过降交点时的地方太阳时的平均值。 扫描宽度:传感器所观测的地面带的横向宽度。
➢ 在无数条同步轨道中,有一条圆形轨道,它的轨道平面与 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在这个轨道上的所有卫星,从地面上 看都像是悬在赤道上空静止不动,这样的卫星称为地球静 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卫星, 这条轨道就称为地球静止卫 星轨道, 简称静止卫星轨道, 高度大约是35800公里。
➢ 人们通常简称的同步轨道卫星一般指的是静止卫星。 ➢ 能够长时间观测特定地区,卫星高度高,能将大范围的
航天平台 150km以上, 卫星、宇宙飞船。
航空平台 百米至十余千米,低、中、高空飞机以及飞船、气球等。
地面平台 0—50m, 车、船、塔等。
5
6
3.1.2 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在空间运行,遵循天体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一、开普勒第一定律
星体绕地球(或者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太 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2011年2月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本章主要内容:
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包括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波 成像等机理及图像特征。
13
(2)升交点赤经(h)
卫星由南向北运行时经过赤道平面的那一点,叫“升交点” ; 该点离春分点的经度值就是升交点赤经。
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共同决定卫星轨道平面的空间位置。
(3)近地点幅角(g)
地心与升交点连线和地心与近地点连线之间的夹角。由于入轨 后其升交点和近地点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近地点幅角通常是不变 的,它可以决定轨道在轨道平面内的方位。
vp
ra a
v远a 地点
Major axis
Minor axis
10
三、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的轨道平均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的平方与它的轨道平均半径的立方成 正比。
T2/(R+H)3=C T:运行周期;R:地球半径;H:离地高度;C:开普勒常 数
11
四、卫星的轨道参数
轨道离地最近的点称近地点,反之为远地点。
7
开普勒定律(1)
近日点
b
太阳
远日点
c
a
地球轨道
8
二、开普勒第二定律
从地心或者太阳中心到星体的连线(星体向径),在单位 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面积速度守恒)。
卫星在离地近的地方经过时的速度要快些,在离地远的地 方运行的速度要慢些。
9
开普勒定律(2)
近地点
Rp
17
一、太阳同步轨道
(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时旋转的 近圆形轨道。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是不会变的, 但会 绕地球自转轴旋转。
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 ,旋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 即0.9856度 /日或360度/年, 这样的轨道称为太阳同步轨道。
3.1 遥感平台 3.2 摄影成像 3.3 扫描成像 3.4 微波遥感与成像* 3.5 遥感图像的特征
3
3.1 遥感平台
3.1.1 遥感平台的种类 3.1.2 卫星的轨道参数 3.1.3 陆地卫星轨道特点 3.1.4 遥感卫星系列
4
3.1.1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