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1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1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教学目标设定一、目标要点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教学要求1.认知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理解科学消费的原则。

2•情感态度观念形成作为商品生产价廉物美商品的观念和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运用能识别商品,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正确对待货币。

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图,分析价格变化原因。

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行动,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重点)2•影响价格的因素(重点)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重点)4•科学消费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师导入:琳琅满目的的商品,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不同的消费选择,这些现象的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经济的相关知识吧!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含义阅读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2页内容并思考:A.图中哪些是商品?B.你能发现这些商品的买卖方式有什么不同吗?C.你还能列举出其他商品的买卖方式吗?分析问题:商品都是劳动生产出来,人们生产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交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人们吃、穿、住、用的各种物品,享受的各种服务,都会成为商品。

商品越丰富,买卖的方式也日趋多样。

结合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课堂提问: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社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师:我们通常说买东西要“物美价实”价“廉物美”,实际上就是从商品的两个属性来体现的,那么商品有哪些属性呢?(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我们购买各种商品,是因为商品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如书可以阅读,粮食可以充饥,房屋可以居住等。

商品能够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必是商品。

阅读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3页内容并思考A.材料中的衣服、鸡、米、年夜饭是商品吗?为什么?B.材料中的斧头和大米为什么能相交换?分析问题:结合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材料中的衣服、鸡、米、年夜饭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此不能称为商品。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材料中的斧头和大米之所以能相交换,是因为它们耗费等量的人类劳动,具有等量的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内容小结: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的买卖通常是通过货币来进行的,那货币是怎样产生的?(1)货币的产生教师分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物物交换,但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越来越多,交换难度越来越大。

为解决问题,人们先把自己手上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交换就比较容易。

这时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以下步骤:板书设计:自己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需要的商品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出现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思考回答:什么是价值尺度?什么是价格?什么是流通手段?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格。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4)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以上两种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xx 互动:古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当今社会,有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为了钱,违背道德,触犯法律;有人自己生活节俭,却捐钱捐物给慈善事业。

请说说你对金钱的看法。

你认为金钱应该如何获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可归纳以下几方面:A.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

B.金钱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等于幸福。

C.人类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D.获取金钱方式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多变的商品价格情境导入:请学生课前调查一下同一蔬菜、同一水果在不同的时间段,价格是否都一样?并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归纳小结》在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不同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价格。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影响价格因素的相关内容:2.影响价格的因素阅读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6页内容并思考:商品价格为什么要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教师分析:结合文中的插图教师分析: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会造成商品紧俏难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就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反之商品价格的涨跌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供求关系。

(3)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结合以上分析得出: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阅读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7-8 页内容并思考:价值规律有什么作用?A.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供过于求分析问题:结合上面图示分析价格、供求相互制约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

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

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析问题: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的劳动生产率就高,它生产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就多,因此,商品生产者力图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连线职场:结合P8 页图示,思考并回答: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生产一双皮鞋所用的不同时间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1)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生产经营条件不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作业:《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P22-23三、消费和消费观阅读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8页内容并思考A.你会消费吗?怎样消费才是科学合理呢?B.你认同图中哪种消费行为,为什么?1•不同的消费行为教师归纳:现实生活中消费行为具有多样性,消费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即: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信贷消费。

钱货两清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的消费方式,信贷消费是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米用。

课堂提问: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收入;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

1•常见的消费心理消费心理对居民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影响人们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求同心理走进生活:小王来到职校后,发现自己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有手机,于是不顾自己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状况,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部手机。

A.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B.结合自己的消费经历,说说自己在消费过程中是否也受过此类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师归纳:求同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受相关群体行为影响,不由自主地与之保持同步的从众心理。

健康合理的求同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反之,忽视个人经济能力,盲目从众,会影响到个人正常的生活,这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注重所购商品的与众不同,追求新奇、特别、时髦,以此展示个性。

这种消费应看具体对象、场合、时间等,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和提倡的。

(3)求名心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追求名牌,信任名牌,甚至于痴迷名牌。

消费者在经济实力许可的条件下,追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是可以的,但是为了炫耀阔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节衣缩食习名牌商品则是消费的误区。

(请学生谈谈身边是否存在这种追求名牌的现象)(4)求实心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考虑商品是否价谦物美,服务是不热情周到,操作是否简单方便、功能是否齐全实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商品,应给予提倡。

2.科学的消费观xx 互动:“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则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这一段顺口溜在有的中职学校里流传。

中职生一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并没有固定标准,不同人有不同的消费观,什么消费观才是科学消费观呢?(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就是适度消费,反之就是过度消费或者消费不足。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消费者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合理消费呢?具体说要做到处理好几层关系:A、B、C、D、消费和积累的关系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关系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关系(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由于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倡绿色消费,因此消费者应选择绿色立品,注意垃圾的处置,注重环保,节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应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消费者要树立节约意识,从国情和家庭条件出发,适度消费,这建设节约型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互动空间:请学生阅读课本P10页内容并思考A.国家为什么要限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B.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观,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本课小结:(略)布置作业:《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P22-23附板书设计: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商品和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4)货币的其他职能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多变的商品价格2.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2)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3)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的作用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2.常见的消费心理(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3•科学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教学目标一、目标要点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