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下载【优秀课件PPT】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下载【优秀课件PPT】
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 制系统专家。
返回
普林斯顿大学
19l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 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
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7
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
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但因
梁启超病重而于1928年中断回国。1948年 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家庭
梁思成简介
职务
求学
著作
课文内容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 于日本东京。自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打下了良好 的中国文化基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 学人
妻子林徽音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 学家。
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 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
概说——中国建筑自成体系
空间 个别建筑物:台基、房屋、屋顶 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对称
木材结构:主要结构方法
九大特征
结构 斗拱:减少剪力(最显著特征之一) 举折、举架:多层;上短;逐高
屋顶:瓦面弯曲(最主要特征之一)
装饰
朱红为主:颜色使用大胆 构件外露:结构与装饰 有色琉璃瓦:雕刻
风格、手法——“文法”、“词汇”
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者:梁思成
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 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 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 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 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 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 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 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 特征》。
2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个别建筑物的结构组成(特征一)
屋顶 房屋本身
台基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二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三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四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五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六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七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八
返回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九
返回
建筑的“文法”
是什么——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 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同样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 腊的神殿、北京的天坛……基于对人的怀念之 情,和对神的敬畏之情。
延伸:中西建筑的比较
讨论1
说明文通过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 知识,与其他文体相比显得枯燥乏味。但同为 说明文,本文则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主要体现 在哪几提个示方:面丰?富的专业知识,扩大了文章的容 量;丰富的词汇量,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合 理的结构安排,让文章有迹可循;灵活多变的 修辞手法,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变 遥远为临近。
返回
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 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真和尚纪念堂、 北京市计划图。
返回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1.从题目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3.写中国建筑的特征从几个方面来? 4.作者为什么写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后,还 写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和各民族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 5.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各用了什么 说明方法?
自然科学小论文简介
自然科学小论文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考察、 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写作难度要比一般议论文的写作 难度大得多,它不但使用材料多,写作内容难,而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 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科学研究论文的起步 和准备。 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合乎逻辑,文字 简洁准确。 2.创造性。选题、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有 一定的实际意义。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 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 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他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康乃尔大学
哈佛大学
返回 清华大学
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 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 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 l94l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 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 1972年。于1946年ll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 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l947年1月——1947年 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 顾问。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 两岸,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 面积约24平方公里。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 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现 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族邑)、 家雄族伟墓壮地阔群的、宫甲殿骨宗窖庙穴建、筑铸基铜址遗、址等、级制森玉严、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 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家族 墓地,密布其间的手工业作坊和以甲骨文、 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了 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 都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 返回
从哪来——它们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 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 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 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返回
“可译性”问题
同样的需要——遮太阳挡风雨的居住需要( 普通民居),炫权力显气派的统治需要(宫殿 等),等等。
同样的问题——怎样选择建址、怎样使地 基更坚实、怎样使结构更稳定牢固、怎样让装 饰更加引人注目……
问题与思考
中国建筑体系的时空分 布是怎样的?
(1)空间分布: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 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 在内。 (2)时间分布:考古学家所 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 在公元前15世纪,中国建筑 体系已基本形成,它的基本 特征一直保留到近代。
返回
考古学家发掘的殷虚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