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1994-1995年, 1997-1998,为避免 2001年经济放慢,一 1999年,七 2004年6月起,低利率政策开始逆 2008年,由美国次债引发的 美联储连续七次提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 次上调利 年内11次下调基金利 转,到2005年,13次调高利率,基 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 高联邦基金利率, 响,联储三次下调利 率,从6.5-1.25%. 率,缓解通 金利率从1-4.25%.到2006年8月, 融危机,美联储为救市先后 成功实现软着陆。 率,从5.5%至4.75%. 胀压力。 已上升至5.25%。次贷危机发生。 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
1.00
0.00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指令性贷款限额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4 12
10
8
6
4
2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直接规模管理
• 传统计划型货币政策工具 (1984-1998)
间接总量调控
•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1998至 今)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传统计划型货币政策工具
指令性贷款限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贷款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指令性贷款限额
2.00
5.00
6.00
7.00
8.00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1994-07-01
1995-01-01 1995-07-01 1996-01-01 1996-07-01 1997-01-01 1997-07-01 1998-01-01 1998-07-01 1999-01-01 1999-07-01 2000-01-01 2000-07-01 2001-01-01 2001-07-01 2002-01-01 2002-07-01 2003-01-01 贴现率 联邦基金利率
最终目标:

操作目标:
• • • •
稳定币值,遏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工具:
非借入储备(自有准备金) 借入储备金 依次设定M1和M2增长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美联储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使利率大幅波动,经 济出现萧条,此外,金融创新速度加快,也造成 货币增长丌稳定,使联储货币增长目标难以实现。
再贷款
力度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


指导性贷款计划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指导性贷款计划
2.00
1.00
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指导性贷款计划
14.00
16.00
18.00
20.00
0.00
2.00
4.00
6.00
8.00
1960-01-01
1960-08-01
1961-03-01
1961-10-01 1962-05-01 1962-12-01 1963-07-01 1964-02-01 1964-09-01 1965-04-01 1965-11-01 1966-06-01 1967-01-01 1967-08-01 1968-03-01 1968-10-01 1969-05-01 1969-12-01 1970-07-01 贴现率 联邦基金利率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提高定期存款最高限 制利率,几次提高贴 现率,从4%到6%, 市场利率持续攀升。
1971-02-01
1971-09-01 1972-04-01 1972-11-01 1973-06-01 1974-01-01 1974-08-01 1975-03-01 1975-10-01 1976-05-01 1976-12-01 1977-07-01 1978-02-01 1978-09-01 1979-04-01 1979-11-01 1980-06-01 3月期国库券利率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再贷款
改革开放以来,以国有银行资产的过度扩张 为基础,主要国有银行的信贷活动在较大程度上 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政策(包括再贷款利率和 规模),再贷款一度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有 效性最高的工具乊一。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再贷款
• 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作为 注入基础货币的主渠道 1985
M3 实际 8.1 9.5 12.3 9.8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背景:
• • 80年代后半期,美国通货膨胀得到缓解。 低通货膨胀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储备金总量指标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最终目标:
操作目标:
• • •
货币政策工具:
10.00
12.00
0.00 1985-01-01 1985-05-01 1985-09-01 1986-01-01 1986-05-01 1986-09-01 1987-01-01 1987-05-01 1987-09-01 1988-01-01 1988-05-01 1988-09-01
美国1979-1982年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单位:%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M1 目标 3.0-6.0 4.0-6.5 3.5-6.0 4.0-8.0 实际 5.5 7.4 2.5 10.4 目标 5.8-8.0 6.0-9.0 6.0-9.0 9.0-10
M2 实际 8.3 8.9 9.3 12.2 目标 6.0-9.0 6.5-9.5 6.5-9.5 6.5-9.5
6.0
4.0
2.0
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
-4.0 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LOGO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 异及原因
问题回顾
中美两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
用上有何差异和变化?为什么?
内容
1 2 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中美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及原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1984-2010
30 25
20
15
10
5
0 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5 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2003-2007年中央银行票据年末余额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末余额(亿元)
3376.8 9742.0 20662.0 30300.0 34900.0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额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16.0 14.0
12.0
10.0
8.0
最终目标: 操作目标:
• • 利率
• 经济以自身潜能在低通货膨胀下持续稳定地增 长。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0.00 1991-01-01 1991-07-01 1992-01-01 1992-07-01 1993-01-01 1993-07-01 1994-01-01
1.00
2.00
3.00
4.00
公开市场操作
2003-07-01 2004-01-01
2004-07-01 2005-01-01 2005-07-01 2006-01-01 2006-07-01 2007-01-01 2007-07-01 2008-01-01 2008-07-01 2009-01-01 2009-07-01 2010-01-01 2010-07-01
2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公开市场操作
正式 暂停 恢复 启动 交易 操作
1996 1997 1998
最为重要的 货币政策工 具乊一
2007
单位:亿元
1998-2007年我国国债年发行额 年份 发行额 年份
发行额
1998 3808.70 2003
公开市场操作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贴现率 3月期国库券利率
1990年到1992年连续逐 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18 次,从8.25%至3.0%, 贴现率从6.5%至3.0%.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1994年至今
背景:
• 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货币政策始以泰勒规则为理论基础,实 行以真实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中性化货币政策。
2.00
4.00
6.00
8.00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联邦基金利率
1989-01-01 1989-05-01
1989-09-01 1990-01-01 1990-05-01 1990-09-01 1991-01-01 1991-05-01 1991-09-01 1992-01-01 1992-05-01 1992-09-01 1993-01-01 1993-05-01 1993-09-01 1994-01-01 1994-05-01 1994-09-01 1995-01-01 1995-05-01 1995-09-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