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技巧二: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 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为变质岩。
技巧三: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 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 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技巧四: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 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
学法指导 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针对训练 2】 地球的内部圏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 核三部分,各圈层的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中最薄的、最厚的和密度最大的分别是 ()
A.地壳、地幔、地核 B.பைடு நூலகம்幔、地壳、地核 C.地壳、地核、地壳 D.地壳、地核、地核
[答案] (1)D
(2)从地壳到地心( )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注意: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喷出性岩浆岩 侵入性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地表冷却 形成玄武岩 有气孔
侵入型岩浆岩: 地下冷却形成 花岗岩
1、岩浆岩 2、沉积岩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 沉积岩(见图)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 外部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如图所示)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圈
岩石圈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纵波(P):传播速度快,能够在固液态三台中传播 横波(S):传播速度慢,只能够在固态中传播
沉积岩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砾岩
化石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已成岩石
(沉积岩或变质岩)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常见的变质岩: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 页岩变质板岩、 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 大理岩
• 板岩
【针对训练 1】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
岩浆岩
重 熔 再 生
岩浆
变
沉积岩
质
作
用 变质岩
外力作用
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图 5-1-3
地壳物质循环的多种变式图解
提示 地壳物质循环图有多种变式,我们可以归纳出一 些技巧。
技巧一: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 因此找准岩浆是基础。
三、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沉积岩 和 变质岩 。
岩浆岩 、
岩石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 特点
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上升冷凝 外力作用
玄武岩
花岗岩
石灰岩、砾岩 层理构造 砂岩、页岩 具有化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一)岩石圈的组成
1、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①温度越来越低 ②压力越来越大 ③密度越来越大
④波速越来越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2)B
6.下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壳 • B.①岩石圈 ②上地幔顶部 ③地壳 • C.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 D.①地球内部圈层 ②地幔 ③软流层 • 答案 D
Ⅰ( 、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
A. Ⅰ—①
B. Ⅱ—③
线代表C不. Ⅲ 同— 的⑤ 地质过程。读图,据D此. Ⅰ完—成⑥下列问•题。[答案]
(1)D
•
(2)A
训练 2 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答案 C
【典例 2 】(2011 年佛山调研)2010 年 4 月以来,冰岛南部 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在 7 000~ 10 000 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弥漫到欧洲,给航空 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图 5-1-4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 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3.D 4.C
【针对训练 2】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 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
程同属(
)
A.②
B.③
C.④
D.⑤
【(2针) 古对生 训物 练 进2】入 并下成图为为岩岩石石中圈化物石 质的 循地 环示质意环图境,和图过中程 是
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 (1)C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内部圈层:从上至下
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圈:由地壳加上地幔的顶部构成
软流层: 存在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例题1: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 3~6 题。
) 3.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答案】C
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岩石 圈物 质循 环意 义
形成丰富矿产资源
改变地表形态
实现圈层间地区间物质 交换和能量传输
(2011·高考全国文综卷)读下图,完成3~4题。
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 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注意; 若陆地地震,人们先感觉上下颠 簸,后感觉左右摇晃。海上只感 觉到上下颠簸。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地壳: 平均厚度17KM。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是 由岩石构成的连续的坚硬外壳
地幔; 厚度很厚,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 密度、温度、压力最大,熔融状态。厚 度最厚
注意:33千米处为莫霍界面 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
图 5-1-4
A.7 和 a C.2 和 c
B.3 和 b D.1 和 d
【答案】B
6.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 5-1-9),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 用的是( )
图 5-1-9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点拨: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外力影响下
的风化、搬运、沉积,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答案】B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
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答案】C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B 点拨: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 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 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 力能、太阳辐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