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 大一统的汉朝

十二 大一统的汉朝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洽1、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等,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溥赋,发展生产(原因)。

2、、奖励农桑,提倡、、重视“”。

(内容)3、粮仓丰满,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洽为“”。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原因:汉祖的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天子的统治。

(客观)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

(补充:客观原因:休养生息带来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主客原因: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①政治上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无力同,又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半数的。

②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的建议,“、”。

大力推行,在长安兴办。

③经济上:将地方和收归中央。

④军事上:派、北击匈奴。

3、影响:西汉王朝在、、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东汉的统治1、西汉灭亡:公元年,夺取政权、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年,西汉皇族称帝,定都、史称、就是。

3、光武中兴: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任用清廉官吏。

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全、经济状况,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4、东汉中期以后,和专权,社会黑暗,东次政权。

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汉武帝时期,黄河决口,汉武袖下令,他亲临,命都去背柴草,。

经过经理,有多年,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2、西汉末年,东汉明帝令主持修河,修筑了余里的黄河大堤,以后的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3、汉代农具很大进步,西汉的已安装,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多年,牛耕使用的耕作方法,出现新型播种工具。

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多种。

农村出现“”的大规模经营。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中原地区生产的,不仅为国内人民喜爱,也为外国人叹服。

(长沙马王堆汉土墓出土一科衣)。

2、汉代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东汉的,发明,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年。

汉代兵器已取代兵器。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1、汉武帝时将地方的权和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和东汉的都城,规模宏大,人称,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人口众多,城市热闹繁华。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匈奴族在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业兴旺发达,铁器广泛用于、和,从汉族那里学会,势力不断壮大,进入时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和亲”:西汉初期,把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为妻,叫“”。

2、汉武帝时,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和地区。

3、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出击匈奴,大胜而归,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领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把宫女嫁给了他,此后,边境安定,和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一、1、蒙古草原、冒顿单于。

2、畜牧业、生产、生活、军事、农耕、鼎盛。

二、1、皇室女子、单于“和亲”。

2、河套、河西走廊。

3、119、卫青、霍去病。

三、呼韩邪、王昭君、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王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的地方,称为。

2、公元前年,第一次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中途被扣十年;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张骞第次出使西域,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和大量,访问西域的许多;公元前年,西汉政府设立,今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1、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和,从通过,今地区,运往,再转运到,西域的使者,商人又把西域各国的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2、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公元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班超用智慧和谋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

班超在西域时曾派部下出使。

公元年,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国家同我国的首次交往。

答案:一、1、新疆地方,更远,西域。

2、138、张骞、119、二、牛羊、丝绸、国家、60、西域都护、新疆地区。

二、1、丝、丝织品、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奇珍异宝、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三、73、西域、匈奴、西域都护、甘英、大秦、166、大秦、欧洲。

十六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甘肃天水的一座里,出土的一张纸,据考证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的纸。

2、东汉时候,宦官用、和做原料造纸,这种纸叫做“”。

3、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直接或间接传去的,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东汉时期的《》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和的大部分内容,在当时具有。

2、东汉晚期,科学家创制了一种能测验地震发生的仪器,叫做,这是世界公认的的地震仪器。

三、华佗和张仲景1、汉代的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他还模仿、、、、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

2、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写成《》一书,全面阐述了和,后世尊称他为“”。

为了纪念他,后人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

答案:一、1、汉墓、最早。

2、蔡伦、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蔡侯纸”。

3、我国、造纸术。

二、1、《九章算术》、算术、代数、几何、世界先进水平。

2、张衡、地动仪、最早。

三、1、华佗、“麻沸散”、创举、虎、鹿、熊、猿、鸟、“五禽戏”。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的理论治病原则、“医圣”、“坐堂先生”。

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和,佛教起源于、末年传入我国。

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起、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叫,“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尊为教主,称他为”。

主张、、以求得道成仙,它对我国也有深远影响。

二、王充和《论衡》王充是秦汉时期批判迷信鬼神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写的《》一书,指出天是没有意志的,也不会通过自然灾害来警告人,人死了骨肉化为、也随着消亡,世界上根本没有存在。

三、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他生活在时代,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编写成《》一书。

2、《史记》记述了以到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它肯定了、广抗暴秦的首创精神,大胆地评论的功过,成为后世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语言,刻苦人物,又是一部优秀的。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秦汉时期雕刻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

它于1974年3月在陕西西安的发现,共有兵马陶俑约件,战车多辆等,造型精美,神态逼真、生动传神,是的璀璨明珠。

答案:一、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古印度、西汉末年、佛寺、佛教。

2、张陵、老子、“太上老君“、修身养性、炼制凡药、文化。

二、《论衡》、灰土、精神、鬼神。

三、1、史学家、汉武帝、《史记》。

2、黄帝、汉武帝、记传体、陈胜、吴广、汉武帝、记传体、简洁、生动、栩栩如生、文学著作。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临潼、八千、一百三十多、世界艺术宝库。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十八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原因: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割据,盘踞河冯的势力很大,他想消灭占据河南势力较弱的。

2、经过和结果: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曹军只有万人,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绍逃回河北,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的战例之一。

二、赤壁之战1、原因:官渡之战后,消灭,基本统一北方,年,曹操率领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2、经过和结果:刘备在的辅佐下,建议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的大将主张坚决抵抗,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的办法,大败,曹操逃回北方,这也是历史上的著名战例之一,它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经过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四川大部分地区,年,曹操的儿子废掉,自称皇帝,国号,定都,结束,年,刘备在称帝,国号汉,史称,年,孙权称帝,国号,后定都,,的局面形成。

2、三国的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许多工程,蜀国的业兴旺,吴国的业发达。

答案:一、1、袁绍、曹操。

2、200、官渡、三、四、曹操、袁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二、1、曹操、袁绍、208、二十。

2、诸葛亮、孙权、周瑜、五、赤壁、火攻、曹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三、1、赤壁、220、曹丕、汉献帝、魏、洛阳、东汉、221、成都、蜀、220、吴建业、三国鼎立。

2、水利、丝织业、造船业。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年,司马炎簸夺魏国的皇位,建立,定都洛阳,史称“”,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分裂局面。

2、西晋后期,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

二、淝水之战1、年,司马督重建晋朝,都城在,历史上称为“”。

2、年,前秦王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与东晋军队8万人在对峙,结果东晋军队大败。

这同样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例之一。

3、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结束了东晋的统治,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西晋后期,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和不同的。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2、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

答案:一、1、266、晋朝、西晋,280。

2、人王之乱。

3、内迁、316、西晋。

二、1、317、建康、东晋。

2、383、淝水、前秦、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3、采、南朝。

三、1、劳动力、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小麦。

2、影响、基础。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族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流域。

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建立后,定都,北魏把都城迁到,它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的城市。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禁用;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3、将的姓氏改为姓氏,把皇族由姓改为姓;4、鼓励与联姻;5、采用汉族物、;6、学习汉族的,尊崇,以教治国,提倡、的风气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了。

答案:一、鲜卑、黄河、技术、习俗。

二、平城、孝文帝、洛阳、宏伟壮观。

三、1、汉语、鲜卑语。

2、汉族服饰。

3、鲜卑族、汉族、拓跋、元。

4、鲜卑贵族、汉族贵族。

5、官制、律令。

6、礼法、孔子、尊老、养老、民族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