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胃肠道症状
腹痛重,腹泻>10 次,多为 腹痛轻,腹泻<10 次,多为
左下腹压痛
右下腹压痛
粪便检查
脓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有腥
多数 RBC 及 WBC,
臭,镜检 WBC 少,RBC 多
乙状结肠镜检
粘膜弥漫性炎症改变
粘膜大多正常,可见破坏性
改变
治疗
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饮食、补液 2.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
高热
退热药及物理降温
腹痛剧烈 解痉药如阿托品及颠茄
毒血症重者
小剂量激素
慢性菌痢
1.病原治疗
--应积极做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 感试验,以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物。
--可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 疗程须长,须重复1~3个疗程。
--亦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
慢性菌疾
2.对症治疗
-- 肠功能紊乱可用镇静、解痉药物。
脑型(呼吸衰竭型)
最为严重 脑缺氧、吸停止、瞳 孔改变、对光反应消失
慢性菌痢
病程:2个月以上 慢性化的原因 ①病人抵抗力低下 ②与感染的细菌菌型有关,如福氏菌
或耐药性菌株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象 急性期:WBC↑,NC↑ 慢性期:贫血
预防
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及时发现 带菌者。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F2a型“依链株”活
菌苗
临床表现(分型)
急性菌痢 ⒈普通型 ⒉轻型 ⒊中毒型:休克型、
脑型、混合型
临床表现
慢性菌痢 ⒈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⒉慢性迁延型 3.慢性隐匿型
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 全身毒血症状:高热伴畏寒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大便特点:次数、量少、性状 体检: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病程:1周
--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用微生态制 剂如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
--慢性菌痢常并存其他慢性疾病,应 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
中毒性菌痢
1.病原治疗
有效的抗菌药物:
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
头孢菌素:头孢噻肟
中毒性菌痢
2.对症治疗
高热: 退热药及物理降温 高热伴躁动、惊厥:亚冬眠疗法 反复惊厥:镇静剂如地西泮、
粪便常规 外观 镜检 粪便培养
诊
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粪便镜检: WBC或脓细胞及RBC
临床诊断
粪便培养:
(+)确诊
鉴别诊断(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阿米巴痢疾 2.细菌性食物中毒 3.空肠弯曲菌肠炎 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5.轮状病毒肠炎 6.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 7.急性阑尾炎、肠套叠
细菌性痢疾
概述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
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 全身毒血症。 –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病原学
痢疾杆菌: 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G- 无鞭毛杆菌 分型:4群(痢疾、福氏、鲍氏及
宋内志贺菌)47个血清型。
病原学(2)致病力
内毒素: 全身毒血症 外毒素:
轻型(非典型)
全身毒血症症状 不发热或低热 肠道症状均较轻 ,大便次数较少 病程短,3~7日,可转为慢性。
中毒型
2~7岁
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肠道症状较轻
盐水灌肠或肛门拭子
镜检
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中毒型中较多见的一型。
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面色灰白、肢冷、指甲发白; 心率快,脉细速;血压下降或 测不出
水合氯醛等。
中毒性菌痢
3.休克型的抗休克治疗
扩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血管扩张剂如山莨菪碱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衰者用西地兰 短程激素
中毒性菌痢
4. 脑型的治疗
脑水肿:20%甘露醇脱水 血管扩张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治呼吸衰竭: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兴奋剂 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
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肠毒素 侵袭基因
病原学(3)抵抗力
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生存1~ 2周
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易感性: 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
流行特征:夏秋季多发。儿童多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侵入部位:乙状结肠与直肠 病理改变:
志贺菌属耐药↑ 多重耐药参 考当前菌株药敏情况用药
病原治疗
①喹诺酮类杀菌作用,耐药菌株少 目 前首选药物。
–诺氟沙星(norfloxacin)0.2~0.4g,Qid 疗程5~7天
– 其他: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 孕妇及儿童慎用
②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TMP)
--耐药菌株有所增加 --多数病人仍有较好的疗效
–急性期:炎症(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 性炎症)、坏死(肠上皮细胞变性坏 死)、溃疡(不规则浅表溃疡)
–慢性期: 肠粘膜增生,形成囊肿及息 肉
中毒性菌痢发病机理
与本菌产生强烈的内毒素及机体对 之敏感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有关。 内毒素→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增加 →急性微循环障碍→DIC及血栓形成 →重要内脏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 脑水肿及脑疝表现。
鉴别诊断(2)
中毒型菌痢
1.流行性乙型脑炎 2.败血症
鉴别诊断(3)
慢性菌痢
1.直肠癌、结肠癌 2.慢性血吸虫病 3.肠结核 4.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病原及流行病学 痢疾杆菌,流行性
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全身症状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
多无发热,少有毒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