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广告与现代广告的联系与区别

传统广告与现代广告的联系与区别

传统广告与现代广告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性质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它延绵了五千年,至今仍渗透于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又有怎样的关联? 现代商业广告应该继承、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并以此为契机为自己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沃土,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本土文化气息。

我认为:现代广告必须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相碰撞、相结合、相融合,并兼顾对西方文化的汲取才能够开辟出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广告文化要树立自身的特色"设计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艺术才能持续发展! 如果广告策划人善于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还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无论企业或产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方面进行诉求,都能够架起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比如在广告中企业淡化自己的功利性,而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肯定会大大提高。

2008年的申奥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 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 同时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事实上,广告商已经千方百计地将广告这一现代意识最强烈的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乃至细节相互融合,将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朴素的思想情绪注入现代商业广告的血脉中。

当受众在广告中看到引自中国古典文献的警句名言,接触到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思想观念,听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人想得到、说得出的话语,受众的心理与媒体表达的广告信息之间的距离自然而然地被拉近,人们可能会因为文化心理上乐意接受广告本土化的表达方式而愿意接受它所推销的商品。

其实,广告商已经注意到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情结,为自己的强势推销披上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温情面纱。

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运用:弘扬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的文化传统。

商业广告若巧妙的利用传统文化,能够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做文章,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目的。

以静心口服液广告为例: 女儿工作赚了钱,给妈妈买“静心”口服液。

广告语是:“静心送给妈,需要理由吗?”这则广告其实也是抓住了中国人重“孝”的文化心理,用一个初入社会的“女儿”形象,生动地表述了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观念,使得这个专为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提供的保健产品不仅更容易被商家所定位的消费群体接受,而且还把消费群扩大到了年轻一代。

其用意之妙,使人值得回味。

又再如威力洗衣机的广告语说“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妇科千金片“贴心还是千金”,再如雅芳专门针对更年期女性而推出的新活力霜中的对话“——妈妈,你最近的笑容比我更灿烂。

——是你的礼物让我的肌肤亮丽,找回自信。

”运用的都是同样的手法。

用“家国情感”和民族特色为现代广告注入感人力量。

在广告中融入“家国意识”,是商家吸引受众、感染和打动受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当年长虹彩电面对洋彩电的攻城掠地,将中国人勇敢拼搏,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奋斗的精神凝聚为‘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广告语,这不但对内实现了凝聚职工,振奋斗志之目的,而且对外宣传了企业,提高了民众对国货的信心,为国产彩电赢回了尊严。

这则广告,已不是单纯的商业广告,更是一面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旗帜,“广告语涵概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广告语本身”类似广告如红旗轿车的广告:“坐红旗车,走中国路。

”这些广告体现的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企业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类似的还有“海尔,中国造”、“长虹以产业报国, 以民族昌盛为己任“、“创维情, 中国心”, 其作为大企业的民族责任感, 引来国人一片赞誉。

刻意营造中国传统格调,展现民间文化情味,并借此影响受众心理。

如佳洁士广告词:“佳节,是⋯⋯”画面表达:在落雪的山村,空旷的山野和农家的红对联、窗花以及人们的红围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浓浓的年味和团圆气息,每个人都笑口常开。

特写画面:慈祥的耄耋老人露出洁白牙齿,咬了一口手中的冰糖葫芦⋯⋯广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家庭亲情、喜庆意味与和谐美好的生活情调。

这则广告的美妙之处在于把广告的商业意图隐含在浓重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氛围中。

把“佳洁士”进行分解后,其隐含的意义是:“佳节,是⋯⋯”把所有温情都融化在人们的微笑中:要保持这种微笑,请保护牙齿。

现代广告不仅在内容上追求民族化,同时也在语言形式上千方百计地运用汉语传统的表达方式,在声音锤炼、词语选择、语法组合、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都努力与汉语传统的话语体系相结合。

如:东风汽车广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广告词是取自《三国演义》的经典句子,也是今天人们喜用的汉语熟语,而熟语中的“东风”正好与品牌名称相同。

广告语一语双关,可谓妙笔生辉,点石成金。

广告语言还特别注重选择具有汉语特色的修辞方法,最常见的是选择长短一致的整句,并且在句尾押韵。

例如:“霞飞点点,秀色年年”(霞飞化妆品) ;“一往情深,西安秋林”(秋林百货)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钻石) ⋯⋯这些广告语平仄相间,音韵和谐,句式整齐,念着上口,听着悦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图吉祥这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

在我国, 有关发财、幸福、美满、子嗣这些内容的语言在广告中比较常见, 也很受欢迎。

世界知名企业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上就利用了这一文化。

2002年的贺岁广告词是“龙腾吉祥到,马跃欢乐多”,利用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和驰骋千里的骏马,既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喻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2003年的贺岁广告语是“可口又可乐,羊年喜洋洋”既宣传了品牌,又祝愿中国人民羊年生活更加美好。

可口可乐公司利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塑造了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又符合民心民意,自然受到消费者青睐。

“金六福”先后推出的广告有:“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喝金六福,运气就是那么好”、“金六福,好日子离不开它”等等,都是把美好的祝福与预期的幸福作为广告的核心诉求点。

中国人相信“运气”、“福气”,凡是能给他们带来“运气”、“福气”之类的事物,中国的受众都愿意接受,哪怕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如“恭喜发财迎新岁, 长年好运金利来”( 金利来领带) 、“祝君平步青云”( 上海步云鞋店) 、“人头马一开, 好事自然来”( 法国人头马) 等都是深谙中国人这种民族心理的广告设计的典型范例。

人际关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这里来看,中国在古代就很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一传统也保留至今。

在当今社会,广告中也强调这一主题:“真诚面对沟通无限”、“好东西当然要和好朋友分享”。

这些广告都在诉诸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论是亲友之间,还是陌生人之间,对受众来说,都是以最基本的情感诉求打动了他们的心。

而中国联通的一句“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以中国结的形象为广告语,使受众对其产生好感,因为中国结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是对人际关系的简洁诉说,再加上“联通四海心”更加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馨、和谐、与对彼此的挂念,激起了中国广大受众内心关于人际关系的最好回忆。

正因为这样,中国联通的这句广告语已经成为经典,被人们所熟知,中国联通的企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现代文化在广告中的运用一是以人为本。

如今的世界经济已由过去的产业经济转变到消费经济上。

广告推销的商品不再是他们所生产的商品,而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任何商品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使用(消费)而设计、生产。

所以当“科技以人为本”的广告语一出,诺基亚手机在中国的销路就一直走好。

第二个特点就是绿色的、健康的广告。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当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有利人类自己生存和安全的物质财富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的三P危机也迫使人们感到压力。

当人们都能体味到现代文明的时候,更多的则想到一种朴素的、自然的、简单的、原始的环境;一种绿色的、健康的、无害的世界。

这也就是中国道家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和“逍遥游”的观点。

诸如酒广告要做“健康的酒”;房地产广告要做成“绿色的家园”;饮料广告要做成“原汁原味的”。

三就是个性广告时代。

由于大批量的统一的、同类的商品出现,使人类感到在社会中无足轻重的地位,自己的微小和脆弱促使人类自己想喧告自己的存在和重要,从而刻意寻找与众不同的道路,以吸引别人的关注。

这种趋向影响着广告,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广告的个性主义更为明显。

房地产广告标榜着“后现代城市”;服装广告则鸣示这是“我的选择”。

以次来吸引那些想“标新立异”的人们。

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诸如动感地带的广告语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美特斯邦威的广告语是“不走寻常路”这些,无不体现这一新特点。

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首先在欧美流行开来。

不久以后,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广告创意。

后现代广告设计大多强调了广告设计的意识形态作用,善于把商品、特质精神、文化观念等加以解构,改变了现代广告设计的风格,往往以晦涩的表达、冷傲的形象、模糊的意旨:以荒诞、戏谑、嘲讽、自虐的形式表现;以漂亮的面目呈现,手法怪异、内容模糊、主题反叛;它有着强烈的否定与破坏色彩,重视解构而轻视建构。

(二)视觉的冲击力后现代广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引起消费者选择性注意的最直接的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被庞大的信息量所淹没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人们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广告的内容。

也许只是擦身而过,一幅惊艳的画面足以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拥有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们不需要人们记得广告的内容,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想要传达给目标人群的信息是否已经传达到。

我们只需要让人记住一个商标和关键的广告词,就好像一枚炸弹,爆发,然后迅速留下痕迹。

对于受众,他们可以对广告内容进行思考,也可以不进行思考;可以当时进行思考,也可以事后进行思考。

我们所做的,只是将一个品牌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每个看过的人心里。

而从另一方面考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于欣赏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在个性张扬的作品中,华丽的视觉效果可以为欣赏者带来情感上的宣泄,而这种宣泄也许就是我们与消费者沟通的筹码。

“LG shining moment”的广告也体现了这一点,这则广告的字体变化很漂亮,为配合“LG Shine”这款手机的主题“闪亮”,所有的字体在浮现、变换、隐去的时候,都会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闪亮的元素,就像钻石闪耀一般。

这则“LG Shine”的手机广告,主题是“Shine”,“Shine”这个词,不仅是产品名称,而且是广告内容和画面的主题元素,闪耀的时刻、闪耀的镜头、闪耀的手机,贯穿整则广告,整体感很强,实在是很吸引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