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黛玉进贾府1

林黛玉进贾府1

林黛玉进贾府1 赏析、讲读多媒体课件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重点:了解曹雪芹及我国古典小说巨著《红楼梦》。

难点:培养学生赏析古典小说的兴趣。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

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电影、电视剧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曹雪芹与《红楼梦》: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后因案件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

这种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痛苦的回顾。

他对社会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使他写出了揭示封建统治阶段、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

2、主要内容:《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来高鹗续写了40回。

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段的腐朽的丑恶,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文学地位:《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最高成就)《红楼梦》的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

”(得硕亭《草珠一串》)——“红学家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表明作者书写《红楼梦》的用心。

三、着重介绍《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全书的情节做了必要的交代。

要了解全书,必先了解下面几方面内容:(一)(开篇,第一回)“女娲补天”与“木石前盟”这两个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女娲补天”:作者描写女娲炼就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宝玉一起降生(口衔美玉),又为宝玉随身佩带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的作用:一是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二是暗示他具有“顽劣”性,难为世俗改变。

“木石前盟”:《红楼梦》里有传说,说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

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

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

“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二)(第二回)交代贾府人物。

1、贾府人物关系:荣国府:贾母(史太君)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 |贾琏—贾迎春贾珠—贾元春—宝玉—探春(王熙风)(李纨)巧姐贾兰宁国府:贾敬|贾珍——惜春|贾蓉(秦可卿)2、主要人物介绍:(“冷子兴演说荣国府”)(1)、林黛玉《枉凝眉》唱词: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贾敏(林如海)|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

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王熙凤等人极度残忍地扼杀了,因而孤凄泪尽而逝。

(2)、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版本存在不同]。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三)(第三回)介绍小说的环境。

(四)(第四回)展现社会背景。

四大家族:(联姻)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皇亲,敕造宁国府)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史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王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从商)(五)(第五回)全书的总纲。

通过画册、判词及歌曲形式介绍人物的命运。

1、“株连绝宦”和“原应叹息”“原应叹息”指《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中的后一字。

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荣府最后的结局是“树倒瑚狲散”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四位姑娘的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了解人物的命运。

命运自然是应该叹息了。

这是正看。

如果反看红楼,曹雪芹在“原应叹息”前面还有不写之写的四个字,就是“”,这才是“原应叹息”的原因。

根据曹公给出的条件,我们推算宝玉排行之一是第三,又推出他的正名是贾珏。

这样,荣府四兄弟的大名连起来是珠、琏、珏、环,是“株连绝宦”的谐音,和“原应叹息” 凑成一副完整的对子。

2、“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的大观院里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共计三等36人。

金陵十二钗正册”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二钗”命运: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薛宝钗家资巨富,但已挥霍殆尽;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贾探春避祸远嫁;史湘云是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但家业已经衰败;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却送了性命;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李纨因子得贵也实侥幸;秦可卿饮辱自缢。

凡此种种,形形色色,哪一条路也不通,哪一条命运也不佳。

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金陵十二钗副册: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金陵十二钗又副榜: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丫头)3、人物判词:黛玉:“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宝钗:“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

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四、明确《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

本意是林黛玉抛父入京都。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女儿名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

五、教学小结:本文篇幅较长,人物众多,应该细读,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了解府中的重要人物,以便后面对人物进行赏析。

六、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七、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