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基练习题

马基练习题

马基练习题(新)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C 5.B二、多项选择题1.BCD 2.BCD 3.ABC 4.AB 5.CD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⑵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答案要点】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成果;⑶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成果。

四、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己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五、论述题1、试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要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首先,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他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得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又有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之所在,以及离开阶级斗争不切实际的去谈论和设计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相加?〖回答〗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他认为绝对观念是第一性的,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绝对精神自身。

他论述了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辩证法是对立面的统一,认为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处于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

但是,他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他把作为“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看作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认为物质第一性,思想第二性,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

但是,他的社会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

并且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也没有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即唯物主义立场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进行了彻底地改造。

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也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世界观的伟大变革。

3、纵观人类历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也有一些没有学过或不信奉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或信奉唯心主义、宗教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些事例是否可以支持“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回答〗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类的认识而存在,而是先于认识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创造这些规律。

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之始,也不是真理大全。

人类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早就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了,只是不象马克思主义者那样高度自觉而已。

而那些不了解、不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也在于他们相信规律的客观性和认识的能动性,而被列宁称为是自发的唯物主义者,从而成为了自发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或信奉唯心主义、宗教的科学家也有人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虽然他们宣称把“感觉”、“感觉的联系”当作研究对象,认为科学规律是人的“自由创造”,但是,他们在具体研究时,实际上还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及其规律进行探索的,也还是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办事的,而不是按照“感觉”和“心”去研究的,因而是在理论上反对唯物主义而在实践上是服从唯物主义的。

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学习和坚持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才以它为指导,使我们从“自发的唯物主义者”成为“自觉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4、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吗?〖回答〗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一定能够在实践中保证成功和不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在具体实践中,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在遵循一般规律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才有会获得成功。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事物的特殊性没有明确显现,甚至会存在着诸多假象,实践主体如果没有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或受到其他种种没有预见的原因,会影响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会影响把一般规律和个别属性相结合,造成行动的失败,但是,这不能把错误归结于世界观、方法论的错误,不能归结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