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的是孙志刚案的违宪性。
03年4月,南都揭露了一起暴力执法致人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对我国的收容管理制度产生了影响,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孙志刚案。
大家边听边思考这几个问题,我讲完之后会问
1、案情,孙志刚是湖北人,武汉科技学院毕业。
03在广州一个服装公司工作。
03年3月17号晚上,10点多,出去上网,没带身份证,碰上警察了,正好广州市公安机关正在“严打”,重点清查三无人员,
2、孙志刚身上什么证件都没有,被带进了派出所。
做了笔录,上面关于孙志刚有无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证件的,写的都是“无”。
昨晚笔录,与孙志刚合租的人,带着身份证和钱去保释,被通知不能保释。
当天晚上,还是17号,孙志刚的另外两个朋友来到派出所,提出补办暂住证,保领,但民警说是“没有进行核实必要”,给拒绝了。
3、然后凌晨2点左右,18号凌晨,孙志刚被送到收容待遣所。
然后值班民警做了笔录,写了“无暂住证”、“无正当职业”、“无正常居所”,让他签字。
4、做完笔录,18号上午,孙志刚说自己有心脏病,被送到了收容人员救治站。
19日,跟他合租那个人去救治站要见他,医生不让见,说只能是亲属才来保人。
20号凌晨,孙志刚摇铁窗求救,向来接病人的家属喊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一类的信息,引起了护工的注意,护工到206病房,让里边的病人殴打孙志刚。
然后孙志刚就挨打了,断断续续打了两三次顿,其间有值班护士过去劝过。
5、当天护士给做的记录是孙志刚睡眠六小时。
20日上午不到十点,护士发现孙志刚快不行了,抢救没救过来。
他的死亡证明上写了“脑血管破裂,心脏病猝死” 打的问号,意思是不确定是哪个原因,还说除了脚趾异样没有其他伤痕。
但是法医学鉴定书上说的是,“多处表皮擦伤和表皮脱落,背部大片皮下出血,解剖查明双肺淤黑,胃内有褐色水样物。
这里边有四个点我要说的,
一是因为没带证件被强制收容的问题,二是释放的问题,三是关于不实的笔录,
四是他的死亡证明
凭带没带身份证认定三无人员的,从法律上说这是毫无根据的。
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黄村街派出所是派出机构,不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利,它对孙志刚实施收容,违反了《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孙志刚案中由于旧法对公安机关赋予的权利过宽,使得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法律的空白地带,使用“法律”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
拒绝保释的理由含糊其辞,没说明为什么不能保释。
孙志刚没有带相关身份证件,但是他后来提供了证件,就不属于应当收容的范围,而孙志刚的朋友提出补办暂住证,警方说没有这个必要,不予审核,孙志刚仍然被关押,这种收容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径。
这两次笔录记录的全是无工作无住所无证件,孙志刚在呼救的时候,呼救的内容是自己的工作信息,对自己不利的笔录,他一个有辨识能力的人,如果没被胁迫,肯定不会签字的。
至于执法人员采取的什么方法让他签字的,已经无从考察,但一定是不合法的。
救治站写明的是“脑血管破裂,心脏病猝死”,跟法医给的完全不一样。
这个是属于医生的失职,不多说了。
看这个案件的判决。
6月5日公开审理,9号一审判决,乔燕琴就是那个护工,李海婴是206病房带头殴打孙志刚的病人,李耀辉张耀辉是民警,医生,这两个是护士,邹是记录孙志刚睡眠六小时那个护士,曾是看完监控去劝过一次,然后默认了的护士。
然后看孙志刚案对社会的影响。
8月公布施行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7月发布细则,8 月1日实施,1982《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问题与思考,四个问题,收容制度的缺陷,危险制度的思考,对法制的反思,和孙志刚案对社会的建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