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使不合格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被识别和控制,避免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特订此程序。

2 范围
从进货、生产加工、交付后所产生的不合格均适用。

3 术语与定义
不合格:末满足要求。

4 职责
4.1质量部:负责对生产外包方不合格品处理进行检查和确认;
4.2生产外包方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项)的识别与标识,并通知和跟踪相关
部门对不合格品(项)进行处理;负责对经处理过的不合
格品(项)进行再检验。

4.3生产外包方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加工不合格品,在库不合格品及顾客退货验证为
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
5 作业内容
5.1来料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
5.1.1检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时,立即进行标识和隔离;生产外包方通知供应链部和质量部人员,由本公司驻厂人员对不合格进行确认;必要时,由本公司质量部派人进行确认,或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确认,如拍照片,传真测试记录等;经确认为不合格品时,原则上由供应链部安排退货处理;
5.1.2为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或因其他需要,若需特采或采取其他措施对不合格原料进行处理时,则由供应链部申请,由质量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交相关部门评审,由质量部经理判定;如评审决议方案为特采时,须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特采使用;
5.1.3质量部人员应复印和保留外包方质量部门的不合格检验记录,并填写《进料检验月报表》,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5.2 生产过程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
5.2.1生产外包方在生产过程和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时,由生产外包方对产品进行标识和隔离,由生产外包方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如生产外包方提出需要,本公司可派人参加对不合格品的处理;
5.2.2 因生产、商务或其他原因,需要特采、放行不合格品时,由生产外包方申请,质量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交相关部门评审,由质量部经理判定;如评审决议方案为特采时,须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适用时得到顾客批准,方可放行不合格品;
5.2.3外包方质量部应保留相关的处理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本公司质量部对生产外包方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进行检查,并填写《过程检验月报表》以跟踪和确认外包方不合格品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5.2.4本公司质量部对生产外包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由质量部开立《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生产外包方进行整改;本公司质量部应每月对发出和收回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进行汇总和确认。

5.3成品在交付或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理
5.3.1产品在交付后,发现不合格时,由本公司质量部可与外包方联合调查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公司和生产外包方,若确属生产外包方原因,应满足顾客要求退货、换货或其它处理;若不属于生产外包方责任,应合理给顾客一个圆满的答复或采取其它的协商办法;
5.3.2由本公司质量部对不合格品处理形成的记录进行保留。

5.4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预防依照《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5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5.5.1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外包方质量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5.5.2 分选:由公司组织或供方负责分选,检验员对分选后的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作为合格材料使用,不合格品退货处理。

5.5.3 特采:当轻微不合格或影响使用性能时,可以不经返修作特采使用,但由相关部门作成《不合格品评审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制造单位在使用特别采用的制品时作出明确标识,并保存记录。

标明品种、型号、数量、作业日、发货单位等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够立即退货和更换。

5.5.4 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外包方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5.5.5 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外包方生产单位或责任单位申请,经质量部和技术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供应链部安排做报废处理。

6 相关文件
6.1《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 记录
7.1《不合格品评审单》
7.2《进料检验月报表》
7.3《过程检验月报表》
8 修订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