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涅的学习类型

加涅的学习类型

第一类:信号学习。

这类学习属于经典的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和情绪学习。

主要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的和弥散性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是由单一事例引起,也可能是由唤起个人情结反应的某个刺激的若干次重
闪光灯并且鸣着喇叭的救火车突然驶过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惧怕的情绪反应。

加涅指出,为了使信号学习出现,必须要有一个中性信号刺激,要有唤起学习者情绪反应的与中性信号刺激联系起来的一种未预料到的刺激。

第二类:刺激—反应学习。

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结合,并得到加强;学会以某种反应获得
刺激—反应学习也是一种信号学习,然而又与信号学习不同.信号学习是不随意的学习,而刺激—反应学习则是随
纯粹的刺激—反应学习,大部分是在年幼儿童中表现出来。

例如,幼儿看见笔就在纸上画,学会使用简单的学习工具;学会叫出别人的名字和小动物的名称等。

第三类: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

在第二类层
出的连锁学习,则主要指非词语的刺激—反应行为的联结序列。

为了形成连锁学习,首先学习者必须在先前就学会连锁序列中的每一个必需的环节。

这样才容易形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行为的正确顺序,从而促进连锁学习的形成。

例如开门这个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就包含着4个单一的刺激—反应的肌肉和关节动作环节.即会握住门的把手、会扭转把手、会将把手转动到适当的位置和把门拉(推)开。

所以,儿童学会这样开门的反应动作序列,就形成了一项连锁学习。

其次,按顺序适当地安排好一系列的个别的刺
第四类:词语联想学习。

词语联想学习是一种形成一系列的语言单位的连锁学习。

它是以学习去联结词的组合作为刺激,而用其他的词作为反应。

例如,阅读时一眼就认出整个的词或词组;把中文词或词组译成英文等。

简单的词语联想学习,就是把一个物体与其名称联系起来。

这包括把两种刺激—反应构成的一条连锁,即把观察到
的物体外形与其特征联系起来,并能说出它的名称。

若学习造句、诗句及外语等,则属于复杂的词语连锁学习。

词语练习对话是最好的应用手段。

如辩论时的辩手,在其头脑里必定要储存大量的词语联想。

又如,学生要表达数学中的概念和合理的论点,也必须要拥有大量储存的有关数学词语联结。

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正确与简明地表
行,然后再学习第五行,再学习第六行……,)以形成一系列的词语和诗句联想。

上述这四类又被称为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进行高级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第五类:辨别学习。

指学习辨别一系列相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当书写时,学会辩明同音异义词的适当形式。

辨别学习有两种,即单一辨别与多重辨别。

例如,让儿童学习数字2,可让他看一张写着50个2的字形挂图,并让他照着写出来。

这时儿童并没有理解2的概念而只是简单地识别2的具体外形,这时是单一识别。

如果此时儿童还学会认识并能辨别0,3,4至9等数字,这就是多重识别。

刺激—反应学习和适当的词语联想。

以学习概念圆为例,首先要建立起圆的形状与其名称之间的刺激—反应和词语
熟悉的情境中识别出圆形,把圆的概念推广到各种新的条件之中,即掌握了所有圆的共同本质特征。

这种推广的能
如上所述,概念学习是以词语连锁为基础的。

如果学生没有可用于概念学习的大量词和句子组成的词语连锁,那么
因此,只有进行词语联想学习,掌握一些词语连锁,与学习陈述概念,才能发展学生概念类化的能力。

当一个学生能用词语连琐说出“一个三角形是由三个直边封闭的图形”时,但他却不能用这个词语连锁将三角形进行分类,也形成不了有关三角形概念的类别,那么这种只会陈述三角形的定义的学习,就没有太大意义。

没有包含类化能力的概念学习,是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的。

第七类:规则(或原理、法则)学习。

指学习概念的联合,即形成多个概念连锁。

通过规则学习或理解原理,可使学
习者有能力去识别某种规则或原理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或者有能力应用原理去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在写文章时,会应用语法和作文规则。

第八类:问题解决。

这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或规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学习的目的。

解决问题的学习,
多种规则的选择与连结,建立起新的或更高级的规则集合。

例如,“发明”和“创造性”这类词语,经常是与问题解决相联系着,表明学习者是以独特的方式,运用已学习过的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获得更高级的规则或原理。

可见,原理学习是学会以整批的活动对整批的条件作出反应的能力,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和连贯的活动的一种更高级的学习类型。

要学会法则,必须要先学会构成法则的概念连锁。

仅仅会陈述某个法则或原理,不代表己经级学会,只有能够正确地把一个法则应用于一些不同的情境时,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该法则。

二、加涅的层次学习类型评价
1、学习的类型具有高低的层次性
学习分类是按由简到繁,从低到高的顺序划分,学习的内容呈现由低到高的层次顺序性。

低层次类型的学习是高层次的基础,每一后继的学习形式实质上都是前一学习形式更加复杂的表现。

加涅的学习类型已说明,每种高一级的类型都包含着比它低级的类型特点,但却又更加复杂。

2、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加涅提出的这个对各种学习进行分类的累积学习模式,是以一定的心理学原则作为依据,具有更合乎逻辑的结构。

加涅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习,便有相应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智慧技能,并在累积学习中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列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智慧技能迁移阶梯。

3、丰富了低、中水平的学习类型
加涅的学习类型,比布卢姆的分类使用了更专门的术语,并且在低、中水平上所排列的学习类型比布卢姆的分类构成了更细的级别但在较高水平上的级别则较少。

因此,加涅提出的学习分类中的那些简单的和相对孤立的学习类型,对低年级的教学比对高年级讲授有组织、有条理的知识更为适合。

4、实际的学习情况并非表现单一的层次顺序
在实际的学习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按加涅所排列的层次顺序进行。

大多数的教与学的过程是经过其中的几种类型或是几种类型的交互作用。

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样,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理论也是我们辽宁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考点。

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客观题,考察方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主要的考察方式是例子的反选。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1965年,出版《学习条件》,该书于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订再版,最后一版书名为《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并在该书中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语言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的结果是通过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类:1、符号记忆:包括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学符号等的记忆(毛泽东、周恩来,香港、台湾,apple、book、≠)。

2、事实的知识:已知的,既定的事实(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3、有组织的整体知识
第二类是智慧技能的学习
包括:1、辨别:区分事物的差异的能力(区分两个不同的字母、区分碗和杯子、区分豹子和猫)2、具体概念: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

本质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现并归纳出来的(从大量餐具中辨别"碗"和"盘子"、从大量动物中找出斑马)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定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使用定义给"家庭"分类、圆周率的定义)4、原理与规则:应用原理或规则办事的能力(学生运用数学公式或者物理公式、英语语法等规则进行计算)5、高级规则:将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新规则的能力(许多数学公式都是利用多种基础公式演化而来)
第三类是认知策略的学习
指学习者用以他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

比如画网络关系图。

第四类是动作技能的学习
又称运动技能,是通过联系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等动作的能力。

可以包括两个成分:1、运动的规则(如背越式跳高中如何助跑、单脚蹬地、腾空身体过杆等复杂规则) 2、肌肉协调(背越式跳高中手、脚、身躯甚至是呼吸之间有复杂的肌肉协调)。

运动技能学习的实质:通过练习,使运动规则支配学习者的肌肉协调,最后达到自动化
第五类是态度的学习
指对人,事物及事件采取的行动的内部状态。

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件事的选择倾向。

比如孩子去幼儿园之后不怕生人。

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