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
Inventor课程设计
二辊轧机机构装配设计
专业班级:
小组名单:
指导老师:
2012年10月
前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普遍应用在机械行业,为了摆脱图版,使工程设计人员减轻劳动强度,应用计算机为其服务,进行设计及修改。
二辊轧机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对轧机二
维图纸的分析,加深锻炼认识分析图纸的能力,通过Inventor软件对个零件的绘制,进一步熟悉该软件的各种绘图功能,掌握各种零件的绘制过程和技巧。
在轧机设计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轧机结构件,可以使设计者充分了解轧机结构,利用项目与实体结合,把课程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物上,提高学习兴趣,为课程设计及专业课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目录
第一章二辊轧机介绍 (1)
第二章机架结构介绍 (2)
2.1 机架结构介绍 (2)
2.2 机架绘制及组装 (3)
第三章辊系结构设计 (4)
3.1 辊系结构介绍 (5)
3.2 主要零件 (5)
3.3 辊系视图 (7)
3.4 装配图 (8)
第四章压下结构设计 (9)
4.1 压下结构介绍 (9)
4.2 压下结构视图 (9)
4.3 压下机构装配 (10)
第五章总的装配图 (13)
第六章小结 (14)
6.1组员分工 (14)
6.2 心得与体会 (15)
6.3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二辊轧机结构介绍
该设备为低碳钢、有色金属板材冷轧实验设备。
具有先进的轧制工艺参数计算机采集装置,可进行轧制过程的压力、转矩、电机功率、转速等参数的测量。
因此、在该设备上可进行材料轧制工艺的研究和冷轧件的开发。
结构组成
1 机架结构
2 辊系结构
3 压下结构
第二章机架结构介绍
2.1 机架装置简介:
组成:机架由操作侧机架和传动侧机架组成。
功能:机架是轧钢机工作机座中最大的部件,承受着轴承座传来的全部轴承压力,用来固定下压机
构和承载轴系机构。
图2-1 机架视图
2.2 三维图的绘制及组装
图2-2 机架
第三章辊系结构设计
3.1 辊系机构简介:
组成:辊系主要由两个轧辊及四个轴承座与轴承组成。
功能:用两个轧辊所形成的辊缝来轧制出特定的厚度的钢板。
3.2 主要零件
图3-1 轧辊
图3-2 上辊操作左侧轴承座
图3-3 上辊传动右侧轴承座
图3-4 下辊操作左侧轴承座
图3-5 下辊传动右侧轴承座
图3-6 轧辊轴承
3.3辊系视图
图3-7辊系主视图
图3辊系剖视图3.4装配图
图3-7装配图
第四章压下结构设计
4.1 压下结构介绍
压下装置简介:
组成:压下装置主要有蜗轮蜗杆和蜗轮上下箱组成。
功能: 由蜗轮蜗杆的转动带动丝杠的上下移动,实现上轧辊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轧缝距离。
4、2 压下结构视图
图4-1压下装置主视图
图4-2压下装置左视图
图4-3压下装置剖视图
4
图4-4 压下装置俯视图
图4-5 压下装置全剖视图4.2 三维图绘制
图4-6 蜗杆
图4-7涡轮
4-8蜗轮蜗杆配合
图4-9涡轮上箱
图4-10涡轮下箱4.3 装配压下机构
第五章总装图
图5-1总装图
第六章小结
6.1 组员分工
邢雨——大部分装配,零件,动画
刘超——部分装配,零件,说明书
翟得水——部分零件,PPT,说明书
张朝辉——部分零件,说明书,查阅资料
6.2 心得与体会
时间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树立了面对困难的正确思想,也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图,装配.设计动画以及对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相关设计资料的查阅,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课程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从画零件图到装配以及设计动画,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作为一个从事机械行业人员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整体的布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细心,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
从开始的零件绘制到最后的总装配过程中,让我清楚的了解了自己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各个复杂零件的绘制和精确微小的装配中,不但考验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细心程度还提高了自己快速资料的一种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手工绘图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焦虑,
但是最后还是解决了。
才发现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现在把这个课程做完了才发现自己对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只有放在实践运用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所以这门实践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也是大家很有必要去认真做的。
6.3 参考文献
《inventor 2009 三维机械设计应用基础》许睦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