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分析
作家作品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分析
林爱
鲁迅先生收入 《呐喊》、 《彷徨》 的25篇小说中,有看客“粉墨登场”的 几乎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人面目混沌、思想模糊,有时仅作为背景或人物生 存环境出现,却能给主人公施加巨大的影响。先生用如椽巨笔写尽了看客群 体的人生百态,深刻揭示了我们整个民族的病根和国民的劣根性,以期“揭 出 病 苦 ,引 起 疗 救 的 注 意 ”, 下 面 , 笔 者 就 对 先 生 小 说 中 的 看 客 现 象 做 下 浅 显 的分析。
096 综合天地
2011.05
作家作品
救对象的“特效药”;对杀害革命先烈的刽子手却是恭敬、 感 激 ; 救 国 者 的 言 论 成 为 “ 疯 话 ”; 连 自 己 的 母 亲 都 不 能 理解他的革命行为,甚至为他感到羞愧。
这就是那些暂时坐稳了奴隶的眼界,他们虽处于社会 的最底层,但安于现状,长年受到统治阶级的阶级压迫和 思想毒害,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社会腐朽的伦理道德观 念。
一.看客群体的典型心理特征 看客,首先将自己置于安全的境地,越是痛苦、残酷的事情就越是少见, 越是少见的东西他们就觉得越是有趣。只要不触及自身的利益,别人的生老 病死、苦难不幸全部都是他们乐于鉴赏的素材。他们是隔岸观火的闲汉,斗 兽场中的观众,是残酷美的鉴赏家。 (一) 冷酷无情 当阿Q站在囚车上即将被枪毙时,他是万分恐惧的:街道两旁的看客眼睛 让他想起饿狼来,“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 的 皮 肉 ”。 这 些 “ 又 钝 又 锋 利 ” 的 眼 睛 “ 似 乎 连 成 一 气 ”, 不 但 已 经 咀 嚼 了 他 的皮肉,而且已经在撕咬他的灵魂了。 而看客却是悠闲自得的,他们实际上在完成一次残酷的审美过程:如果 阿Q 们被枪毙前唱几句戏文,他们就欣赏到一出悲壮剧;如果阿Q们被吓得魂 不附体,他们又欣赏到一出滑稽剧,何况后面还有 “枪毙”的高潮情节— —— 这样的白戏谁肯浪费? 作者通过对看客们围观杀人时的惬意心理 (当然也包括先前虚写的阿Q围 观杀头场面) 和阿Q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 度,写出了看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 当祥林嫂沦为乞丐快要冻饿而死时,有谁向她伸出过援助之手?她的碗 是破的,空的,可见鲁镇的看客们已经没有同情心可以施舍给她了,她拄的 竹竿下端是开裂的,说明她快走不动了。而“我”这样的“饱食者”却只关 心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 (相当于祥林嫂两个月的工资),却不肯浪 费一丝一毫来挽救她的生命;夏三爷为保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自己的 亲外甥,换得“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居然得到看客们的交口称赞,这是一 个怎样的吃人社会啊。 (二) 欺软怕硬 阿Q被“假洋鬼子”打了后,不以为耻,反而欺负起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
(二) 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主流封建价值观的“吃人” 本质
看客们的作用不仅仅只局限于自己看,而且还要将自 己看到的东西传播给更多想看而没有看到的看客,他们的 思想无时无刻不受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严密控制,所以, 他们复述、评论的故事,都带上了强烈的封建社会的主流 价值取向。
序号 出处
评论者 被评论者 评论事件
3、奴化式的教育造成国民的盲从和思考能力退化 儒家经典学说中大多只有结论,而没有论证过程,比 如 “ 人 之 初 , 性 本 善 ”。 但 为 什 么 会 是 “ 性 本 善 ” 而 不 是 “性 本 恶 ”呢 ?因 为 是 “从 来 如 此 ”, “你 说 便 是 你 错 ” (《狂人日记》)。封建统治者为了便于对“草民”实施精神 层面的奴役控制,对国民实行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奴化、麻 醉、驯服式教育,把整个国民教育成为不分是非、不分善 恶、只会盲从的奴隶和机器。同时专制制度、落后思想为 了避免被抛弃的命运,必然利用文化专制主义疯狂的扼杀 一切新兴思想,于是,像“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之 类 的 思 想 成 为 “ 疯 话 ”, 长 此 以 往 , 整 个 国 民 就 失 去 了 独 立判断思考能力,变得日益僵化。 (二) “看客现象”批判的现实意义 “看客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我们民族的病根,姑且称 它 为 “ 消 极 利 己 主 义 ”, 主 要 体 现 在 两 点 : 一 是 对 公 平 正 义的漠不关心,看客们没有对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的 渴望;二是极端自私,看客们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取“审 美”价值,却从没有想过要伸出援助之手。 有位德国牧师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当别人一次次 蒙难时,我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当我蒙难时,已没有人为 我说话了。鲁迅先生在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地指出“看客现 象”的危害,深刻地揭示了“看与被看”的二元转化定 律 : “ 今 日 做 看 客 的 , 明 日 未 必 逃 得 过 被 看 的 境 地 。” 阿 Q围观革命党砍头,连称好看,后来不想自己也成为了示 众对象;阿Q围观赵太爷儿子中秀才后多嘴多舌,结果被 赵太爷打了嘴巴;众人围观狂人时,全忘了自己曾被知县 打过枷,被绅士掌过嘴,被衙役霸占过妻子,老子娘被债 主逼死;七斤围观别人剪辫子,结果自己的辫子被剪;看 客们在围观别人的同时,自己何尝不被先生作为民族劣根 性来分析解剖呢。 直到现在,看客现象还远未消亡,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了,立刻会围上一群人,等到要看客们提供证词时,他们 均三缄其口;围观跳楼者、自焚者,怂恿当事人跳楼、自 焚,给自己以新奇的刺激;更有甚者,一些看客已经不满 足 于 “看 ”,而 是 挟 尸 要 价 ,屠 戮 儿 童 ,这 些 凶 残 的 懦 夫 。 当整个社会人人都在做看客,人类的道德将会沦丧; 当整个民族都在冷眼旁观时,这个民族注定没有出息;当 整个国民都在冷漠地围观时,国家有难该靠谁? “看客现象”可以休矣。综
三.“看客现象”批判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看客现象”的文化根源批判 “看客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封建儒家学说的糟 粕是产生“看客现象”的罪魁祸首。 1、有尊卑等级的“仁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儒家认为万物天生尊卑不同,他们所提倡的“仁爱” 首先是种有尊卑等级的爱,儒家把人类社会割裂成尊卑不 同的十个等级,卑者要绝对臣服于尊者,并以“三纲五 常 ”、 “ 三 从 四 德 ” “ 君 君 臣 臣 父 父 子 子 ” 等 理 论 强 化 等 级控制;其次是认为爱有远近亲疏之分,对自己圈内的人 关怀多一点,对圈外的关心少点。于是,人与人之间竖起 了一道道森严的等级高墙,关系变得隔膜起来。 2、“灭人欲,存天理”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结论
1 《孔乙己》 一酒客 孔乙己 偷丁举人大叔 夏三爷 举报夏瑜造反,得赏钱
乖角儿
3 《药》
康大叔 夏瑜 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疯话、贱骨头
4 《祝福》 鲁四老爷 祥林嫂 祥林嫂祝福之夜冻饿而死 谬种
5 《祝福》 鲁四老爷 祥林嫂 祥林嫂被抢回去
可恶,然而有理
神,全不顾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序号事件
看客态度
事件
看客态度
1 阿 Q自称是赵太爷的 全都肃然起敬了
阿 Q被赵太爷打了 嘲笑阿 Q太荒唐
本家
嘴巴
2 阿 Q真能做
忙碌时会想起阿 Q 吴妈事件
如避瘟神
3 衣锦还乡、有便宜货 敬畏、巴结、热衷
探得底细
地保要孝敬钱
4 知道阿 Q在盗窃
怕结怨,不敢赶他出庄 知道阿 Q不敢再偷 不足畏
(三) 怯懦胆小 夏瑜被杀时,简直比赶集还热闹:人群“潮一般向前 赶 ”, 他 们 “ 颈 项 都 伸 得 很 长 , 仿 佛 许 多 鸭 , 被 无 形 的 手 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但真的到 杀头时 ,却都胆怯 了, “轰的一声,都向后退”,几乎将老栓挤倒。 阿Q讲述城里杀革命党人时,众人都兴趣盎然生怕错 过一个字,但阿Q仅仅在王胡的脖子上比划了下砍头动作 后,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进阿Q的身 边”。 作者以白描的方式,将有心看热闹和无胆看杀头的情 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讽刺效果:他们有精 神暴力的潜在欲望,但惧怕暴力,他们有渴血的欲望,却 害怕鲜血。 《狂人日记》 写得好:“自己想吃人,又怕被 别 人 吃 ,都 用 着 疑 心 极 深 的 眼 光 ,面 面 相 觑 …… ” (四) 喜新厌旧 在 《祝福》 中,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不止是封建礼 教,还有鲁镇上和她同处一个阶级的普通百姓。当祥林嫂 夫丧子亡后,镇上的人们怀着猎奇的心理,争先恐后地、 不断地引诱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她的复述其实就是她 大段的内心独白,这不是一般的诉说,而是在反复咀嚼自 己的痛苦和深重的苦难。当祥林嫂的“故事”如同鲜苹果 放久了变成烂苹果了一样,已经无法引起他们任何刺激, 他们就立刻厌烦和唾弃了,并摧毁了她活下来的精神支 柱。“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 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既然已经没有任何被看的价值, 在“活得有趣”的看客看来,难怪“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 在”。 (五) 趋炎附势 看客们对一个人的态度,是基于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 利益 。 《阿Q正传》 中 阿Q享受 到“六起六 落 ”的 待 遇 , 当阿Q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提高、增加时,他们是敬畏、巴 结、肃然起敬,当阿Q倒霉时,他们就落井下石、如避瘟
6 《祝福》 卫老婆子 祥林妈 卖到深山里,多赚彩礼钱 精明强干
7 《祝福》 卫老婆子 大伯 大伯来收屋
正常
8 《祝福》 鲁四老爷 祥林嫂 祥林嫂二婚
败坏风俗
9 《祝福》 柳妈 祥林嫂 阴间二夫争妻,只得被锯 不如撞死算了
1 0 《阿 Q正传》 赵太爷 阿 Q 阿 Q姓氏危机
不配姓赵
1 1 《阿 Q正传》 阿 Q 革命者 革命者被杀头
095 综合天地 2011.05
作家作品
姑来,先言语调戏、摸头皮,继而拧脸颊,使小尼姑陷入 了非常难堪的境地。阿Q卖力的表演,很大原因是为了取 悦 路 边 酒 店 里 的 热 心 “ 粉 丝 ”, 这 些 “ 热 心 ” 看 客 们 也 以 实际行动不遗余力地为阿Q加油助威,当他们看到弱者受 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彩、助 威。最后,阿Q十分得意地笑,酒店的人九分得意地笑, 少了一分到哪里去了,原来看客们只恨自己没有亲手去拧 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