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二、外国儿童文学概貌与代表性作家
(一)几个第一 •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 第一本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图解》。 •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的 《爱弥尔》是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 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教育小说。 • 丹麦安徒生童话矗立起了一座世界童 话的丰碑。 • 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被誉为“童 话圣经”。 • 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 《哈克· 贝利费恩历险记》第一次为 世界儿童文学塑造了两个立体的儿童 人物形象。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与文本特征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
第五节
中外儿童文学鸟瞰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 (1)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 艺术。 (3)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的文学作品。 (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 多种功能和价值。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纯真——稚嫩、纯洁、真挚和 美好,是儿童生命固有的品性, 童真美的表现。
如:《青蛙和蛤蟆是朋友》 (《寄给蛤蟆的信》) 《鸟树》
稚拙——稚气和拙朴,是儿童的 一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 特质和形态。稚拙美往往通过叙述 人的语言和儿童的语言体现出来 。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 两个门类 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包括3—18岁的所有孩子,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3— 6岁,学龄前期,幼儿期 (2)7—11岁,学龄初期,童年期 (3)12—18岁,学龄中后期,少年期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两大门类
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什么是儿童文学”
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 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 年人为吸引、提升3岁至18岁少年 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 专门文体。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 与艺术母题 一、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
现代性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主要有4种: 1. 儿童视角 2. 成人视角 3. 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 4. 少年作者的视角
(二)著名作家
夏尔· 贝洛 《鹅妈妈的故事》 卡洛· 科罗狄《木偶奇遇记》 爱尔温· 布鲁克斯· 怀特《夏洛的网》 安房直子《月夜的风琴》 威廉· 豪夫《豪夫童话》 琴· 韦伯斯特《长腿叔叔》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泰戈尔《新月集》 奥斯卡· 王尔德《王尔德童话集》 肯尼斯· 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冰心《雨后》)
欢愉——“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营造欢愉的手段: 幽默与夸张 滑稽与变形。 欢愉的美学效果——喜剧色彩 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吹牛大王历险记》
2. 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文体
一、韵文体
二、幻想体 三、叙事体 四、散文体
五、多媒体 六、科学体
儿歌 儿童诗歌 童话 寓言 幻想文学 儿童故事 童年小说/少年小说 成长小说/动物小说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传记文学 儿童影视 儿童戏剧 图画书、卡通 网络儿童文学 科幻小说 科学童话 科学诗
(二)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2.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与文本特征
一、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一)“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 美学特征。 通过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 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形 成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础、最根本的 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 夯实人性的基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 儿童文学是塑造真、善、美的文 学。
第五节 中外儿童文学鸟瞰
一、中国儿童文学概貌与代 表性作家
(一)几个第一
• 叶圣陶《小白船》是我国第一篇 由作家原创的文学童话。 • 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是 我国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 •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 一部长篇童话。
(二)几个作家
郑渊洁:《皮皮鲁外传 》、《舒克 和贝塔》、《鲁西西外传》等; 杨红樱: “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 ,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女生日 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 坏小子》、《笑猫日记》、《漂亮 老师与坏小子》等; 黄蓓佳 :《我要做好孩子》、《今 天我是升旗手》 《心声》等。
二、儿童文学的艺术母题
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1.成长的母题 曹文轩《草房子》:60年代初江南水 乡一群孩子成长的故事 2.幻想的母题 拟人体形象:丑小鸭、匹诺曹、贝塔 超人体形象:金鱼、仙女、小精灵 常人体形象:豌豆公主、大林、小林
3.爱的母题 爱——超越之爱、博爱 母爱型:亲切温馨 父爱型:端庄深邃 4.顽童的母题 儿童视角、奇异狂放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5.自然的母题 亲近与探索 法布尔《昆虫记》
1.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 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儿童文学故事性的构成: (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 物” (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 与曲折性 (4)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5)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三迭式结构、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 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 的蒙养读物。 (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 的成人文学作品。 (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 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 受的作品。
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
质朴——本色的自然、淳朴之美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抬起,右脚放下; 右脚抬起,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样的走法。
(丹尼斯· 李《进城怎么走法》)
二、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一)儿童文学的文体结构 1.儿童文学文体的特殊性 (1)儿童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 变的。 (2)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各类别的儿 童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 (3)各种文体的分类都是相对的, 是有交叉的。 (4)儿童文学的新文体在不断出现。
2.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1)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突出语言的动感;
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
(2)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3)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4)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
3.儿童文学的插图
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称为插图。
• 分类:色彩(彩色/黑白)、绘 画的技法(线描/水彩)、对文字 内容的表现方式(写实/抽象) • 特征: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 • 功能:助读功能,再创造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