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李春林学号:1007054107学院:理学院专业:土木工程题目:某学院新校区1#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职称:高级工程师2013年1月4日课程设计说明书一.编制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施工目标 (1)1.3施工条件 (2)1.4编制依据 (2)二.施工方案 (2)2.1过程 (3)2.2各施工段的施 (3)2.3施工 (4)2.5主体分部分项工程 (4)三.施工进度计划 (24)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4)五.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5)5.1质量 (25)5.2安全质量措施 (26) (28)一.编制说明1.1工程概况某学院新校区1号宿舍楼位于新校区中北部,护理大楼北侧,2号宿舍楼西侧,洗浴中心东侧。

1号宿舍楼由6层的宿舍部分和1层的生活辅助用房部分组成。

1号宿舍楼共计647间男学生宿舍,其中包括646间3人间宿舍和1间残疾人宿舍,可供1939位学男学生居住。

3人间宿舍面积为17.49m2,设三个床位,人均居住面积5.8m。

1层至6层层高均为3.6m,庭院内可供消防车驶入,作为消防车回车场。

根据本项目周围的道路现状,及本校区的竖向设计图(由xx提供)。

本项目±0.000绝对高程为827.45m。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五十年。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总建筑面积:23520.43m2工程名称一层二~五层六层面积(m2)4460.563831.163735.23层高(m) 3.6 3.6 3.6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总高度为23.85m。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板基础,主体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内外墙均由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厚度为200mm),(GSZ板轻质隔墙厚度为100mm,用于外墙立面造型)。

楼板均为现浇板。

水暖为一般给排水设施和热水采暖系统;水源和电源可就近引入现场。

1.2施工目标工期目标:2012年8月15日施工开始后300天内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质量目标:明确各施工工序质量指标和责任人,通过对各施工工序的控制,保证达到各分项质量指标,从而保证实现总体目标合格。

安全目标:负伤事故频率控制在 1.2‰以下,因工死亡事故为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施工现场贯标达标,确保达到区安全文明工地,确保达到区安全文明工地。

1.3施工条件基本风压:Wo=0.4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基本雪压:So=0.35KN/m2场地标准冻深:0.8m1.4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11、《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4、其他国家及地区现行有关规范和规定二.施工部署2.1总体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抓住工程施工重点控制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及工期按时实现的关键。

在施工部署上,本着“主体连续施工,安装、装修穿插进行”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部署施工。

装修、同时协调众多专业、分包队伍的交叉作业,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施工管理中进行施工网络计划控制和分包管理,及时跟踪检查各施工工序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按时实现总工期。

工程施工分阶段进行,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配备充足的机械设备和管理人员、劳动力,保证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在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各个单体各设立1台满足施工需要的塔吊、1-2台井式或者门式提升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所有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

2.2工期安排日历工期300天,预计2012年8月15日具备开工条件,要求2013年6月11日竣工验收。

建议施工进度计划的时间分配如下:施工前准备过程地基基础工程2012年8月15日——2012年10月9日主体结构工程2012年10月10日——2013年2月6日裙房工程2012年2月17日——2012年3月8日砌筑工程2012年3月9日——2012年4月3日屋面工程2012年3月9日——2012年3月28日安装工程2012年4月3日——2012年4月17日装饰装修工程2012年4月17日——2012年5月16日室外工程2012年5月17日——2012年6月5日竣工验收2012年6月6日——2012年6月10日2.3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砌筑工程——屋面工程——装修工程(见施工横道图)2.4流水段划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砌筑工程、屋面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三.施工方案3.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基础工程是指室内地坪(±0.000)以下的所有工程。

其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做垫层——筏板基础——回填土。

注意挖土与垫层之间搭接应紧凑,以防积水侵泡货曝晒地基,影响其承载力;垫层施工后,留有技术间歇时间,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1.1土方开挖1.主要机械设备:机械挖土工程机具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及配套自卸汽车等。

2.开挖过程:(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

(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及土方堆放地点。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4)在施工区域内作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

(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状态。

3.1.2做垫层及筏板基础本工程基础埋深约2.4米,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第二层粉质粘土,根据地基勘察报告:地基采用先换填3:7灰土,后采用梁板式筏基。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又比较弱,常将墙下基础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由一块整板基础来承受,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为筏板基础。

3.1.3回填土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用二八灰土进行回填工作。

回填基坑时,应先清除基坑的杂物,并应在相对的两侧同时回填,夯填应采用薄层轻夯技术。

以免地下室外墙受到损害。

每层厚度不大于250,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3.2主体部分工程施工方案3.2.1钢筋工程一、钢筋的连接1.接头形式:(1)钢筋连接优先选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挡土墙的水平和竖向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焊缝为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倍直径。

二、钢筋的绑扎1.施工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运输工具、粉笔、尺子、木斗、钢筋弯曲机、卷扬机、钢筋切断机等。

2.柱钢筋绑扎(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角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角。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1-3采用。

(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剪力墙钢筋绑扎(1)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

(3)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塑料卡地下室不能用塑料卡。

(4)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如先浇柱混凝土后绑扎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

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5)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6)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4.梁钢筋绑扎(1).在梁侧模板上画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受力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间隔一定距离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架立筋再绑扎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大于45d。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度平直部分长度10d。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边缘50mm处。

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肋穿在柱肋内侧导致梁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肋紧密绑扎到位。

(6).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采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7).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5.楼板钢筋绑扎(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出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4).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