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生物膜答案说课材料

9生物膜答案说课材料

9生物膜答案
生物膜
一、填空题
1.膜中的脂质主要有三类,它们是甘油磷脂、鞘脂和固醇。

2.动物膜的固醇主要是胆固醇,植物膜中的固醇主要是豆固醇和谷固醇。

3.生物膜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有三种类型①静电引力②疏水力③范德华力。

4.主动运输的进行需要两个体系支持,它们是载体系统和供能系统。

5.维持N a+梯度和Ca2+梯度的分子分别是钠-钾泵和钙泵。

6.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磷脂。

7.物质大分子跨膜运送的两个主要方式是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8.离子载体大体可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性离子载体和通道形成载体。

9.生物膜主要由脂和蛋白质组成。

10.膜蛋白跨膜部分的结构(构象)大多数是α-螺旋。

11.除了膜脂肪酰链的长度外,影响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二、是非题
1.细胞器膜蛋白多数分布在膜表面,糖链全部伸向膜外侧。


2.顺电化学梯度运输是物质被动运输的主要特点。


3.膜上的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构成。


4.磷脂和糖脂是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结构的基本物质。


5.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需要专一性受体与配体相结合,这种受体分布在细胞质中。

×
6.膜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分子。

×
7.膜的识别功能主要决定于膜上的糖蛋白。


8.维持膜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9.跨膜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分子有cAMP、二酰甘油及三磷酸肌醇等。


10.不同种属来源的细胞可以互相融合,说明所有细胞膜都由相同的组分组成。

×
11.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不含胆固醇,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含有胆固醇。


12.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13.细胞膜类似于球蛋白,有亲水的表面和疏水的内部。


14.细胞膜的内在蛋白通常比外周蛋白疏水性强。


15.所有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其能量来源是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
三、选择题
1.关于生物膜的特性( C )
(A)膜的功能越复杂,含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越多 (B)组成膜的脂质分子均是双亲性分子
(C)蛋白质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可以进行旋转、翻转、侧向移动等运动
(D)胆固醇在膜相变温度以下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则降低膜的流动性。

(E)膜脂和膜蛋白分布不对称
2.关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D )
(A)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代谢能,不需要载体分子 (B)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
(C)葡萄糖协同运输需要Na+、K+—ATP建立Na+梯度
(D)协助扩散和简单扩散最重要的差别是后者有饱和效应
(E)脂溶性分子,极性小的分子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运输过膜
3.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脂与蛋白质,它们主要通过什么键相连?( E )
(A)共价键(B)二硫键(C)氢键(D)离子键(E)疏水作用
四、名词解释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具有专一性。

协同运送:即一种物质的运送与另一种物质的运送相关的跨膜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过程,不需要能量。

基团转运:一种物质通过膜时,物质本身要进行磷酸化,加入一个磷酸基团,以磷酸化形式通过膜的转运方式。

外排作用:细胞内物质先被囊泡裹入形成分泌泡,再与细胞膜接触,融合并向外释放裹入的物质的过程。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指被内吞物与细胞表面的专一性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的内陷,形成囊泡将配体裹入并输入到细胞内的过程。

专一性强。

五.简答题:
1.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的分布不对称,即膜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的脂种类、含量不同,如人红细胞质膜:膜的外层卵磷脂、鞘磷脂较多,膜的内层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较多;
(2)膜蛋白的分布不对称。

如线粒体内膜中的NADH电子传递链各组分:Cyt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在线粒体内膜内侧,Cytc在线粒体内膜外侧;
(3)糖蛋白和糖脂中的多糖只分布在膜的非细胞质一侧
2.流动镶嵌模型:
实质在于:膜是定向的球蛋白和脂类的二维溶液。

要点(1)大多数膜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双层。

脂双层具有双重作用:是本体蛋白质的溶剂、是一个通透性屏障。

(2)部分膜脂与特定膜蛋白发生专一互作用,影响膜蛋白的功能。

(3)除非为特殊的互作用限制,膜蛋白在脂质中可以自由扩散,但不能从膜的一侧转到另一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