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图像处理Photoshop》
教学设计方案
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参赛分组:专业课程一组
课程名称:《图像处理PHOTOSHOP》
作品名称:去除数码照片中多余的元素
(此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模式可直接套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
目录
一、参赛作品简介 (1)
二、本次课定位 (1)
三、本课教学目标 (1)
四、学情分析 (2)
五、重点与难点分析 (2)
六、课程资源开发 (2)
七、教学策略 (3)
八、教学组织与安排 (3)
九、考核与评价 (5)
十、教学反思 (5)
一、参赛作品简介
《图像处理PHOTOSHOP》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于第2学期。
以学习图像处理项目为载体,讲课程重构为6个项目:认识软件、设计文字、图形绘制、图像合成、图像调色与修饰,每个项目有包含多个教学案例。
“去除数码照片中多余的元素”是《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中的第4个项目中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以教师本人的照片处理为载体,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课首让学生汇报初尝心得、在课中教师引导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课后思考技能的拓展应用。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实施教学,教学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教师共同评价考核来完成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项目以教师本人的照片为案例,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真实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产权意识和设计素养。
该课程环节具有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成效好、职业能力达成度高的特点。
二、本次课定位
“去除数码照片中多余的元素”《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中的第4个项目中的一个案例,本次课教学之前,该班同学已经学习了橡皮擦工具、移动工具、画笔工具、复制、粘贴等功能。
在前一环节中,又重点学习了选框工具的应用。
因此,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承前启后的方式入手。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较为有趣或较为贴切的实际教学载体。
因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利用现有条件提高教学实施的工作效率和可行性。
三、本课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为什么要去除照片中的对象
2.对照片进行修改之前需要哪些前期准备
3.去除照片多余对象的基本原理
4.选框工具与羽化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5.图层蒙版工具的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