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7 编课本剧

5.7 编课本剧

5.7编课本剧或其他七根火柴人物:卢进勇无名战士地点:草地(幕启:拖着伤口发炎的小腿的卢进勇在雨雾迷蒙的大草地上赶路。

路旁一个树杈上靠着一个人。

)(画外音:红军战士卢进勇,掉队已经两天了,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却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卢进勇:这鬼天气!唉,真冷!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卢进勇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里,意外地发现鸡蛋大的一团被雨水泡成稀糊的青稞面,他正要把它送到嘴边,忽然)战士(在树杈上动了动,微弱、低沉的):同志——〔卢进勇愣了一下,一瘸一拐走到那棵小树下,那战士倚着树杈,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他的脸色更是怕人。

)战士(低低的):同志——同志——卢进勇(把青稞面递到战士嘴边):快点吃吧!战士(吃力地):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望着蒙蒙的远处,拉住战士的手腕):走,我扶你走吧!战士(摇了摇头用全力指着自己的左腋窝):这……这里!(卢进勇从战士的和衣服一样冰冷的胸口旁摸出一个硬硬的纸包,那同志抖抖索索打开纸包,那是一个党证,党证里排着火柴。

)战士(断断续续的):同志,你看看……一、二、三、四、五、六、七……你看明白了?卢进勇:看明白了。

引一堆火,烤烤。

战士(艰难地):不!记住,这,这是大家的!(用尽力气举起手,直指正北方)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战士重重的落在卢进勇的臂弯上,卢进勇轻轻把无名战士放在没积水的地方,将自己的军帽盖在那战士的脸上,深情的望着战士,将党证和火柴紧紧地捏在手里,转身向前走去。

)——幕落最后一课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等地点:教室〔幕启:教室里静悄悄的,韩麦尔先生穿着一件挺漂亮的绿色的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在教室里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铁戒尺。

后面的椅子上坐着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邮递员等。

〕〔小弗郎士上。

〕小弗郎士:〔怯怯地〕报告。

韩麦尔先生:〔很温和地〕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不等你了。

〔小弗郎士纵身跨过板凳坐下,向后望了一眼。

〕韩麦尔:〔又柔和又严肃地〕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新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小弗郎士脸红了。

同学们正在依次背书。

〕韩麦尔:小弗郎士,轮到你背书了。

小弗郎士:〔难受地〕我……韩麦尔:我也不责怪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这就是了。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

〔韩麦尔先生停了一会儿。

〕韩麦尔: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

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画外音:人物在楼板上走动的声音,收拾行李的声音。

〕〔画外音:十二下钟声,祈祷的钟声。

〕韩麦尔〔站起来,脸色惨白〕:我的朋友们啊,我——我——〔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同学们做了一个“散学了,你们走吧!”的手势。

〕——幕落范进中举人物:范进、范进娘、范进妻胡氏、报录人、胡屠户、众邻居地点:范进家〔幕启:众人聚集在范进家门口,个个焦急地等待着。

邻里甲拉范进上。

〕邻居甲:〔高声〕老爷回府了!报录人: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众人一拥而上。

范进几步走进屋里,抬头正见喜报。

〕范进:〔两眼发直,盯着喜报,声音发抖〕捷报……贵……贵府老爷……范……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第七名亚元……〔两手一拍〕哈哈,噫!好了!我中了!〔一跤跌倒,不省人事。

〕〔范进娘慌忙用几口水把范进灌醒了过来。

〕范进:〔爬起,拍手〕哈哈,好!我中了!〔众人也拉他不住,拍着笑着,直往集上去了。

〕〔范进退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范进娘:〔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胡氏: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邻居乙: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来商酌。

报录人: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行得行不得?邻居丙:甚么主意?报录人: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窝。

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

”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邻居丁:〔拍手笑道〕这个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

好了!快寻胡老爹来。

〔正说着,胡屠户和一个伙计上。

〕范进娘:〔哭着〕亲家!可把你盼来了,你可要救救我儿呀!胡屠户:〔诧异〕俺怎么个救法?邻居丁:胡老爹,只消你打范老爷一巴掌,把痰逼出来,这不就完事了?胡屠户:万万使不得!……他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100铁棍,发在18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邻居丙: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100棍,也打甚么要紧?只恐怕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来。

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17层来也不可知。

报录人:不要只管讲笑话。

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胡屠户:这个……既然众位都如此说话,俺也没甚么推托的了。

但须俺吃几碗酒,壮壮胆。

〔说罢,饮了两碗酒,摆出平时凶恶的样子,卷起油晃晃的衣袖、走出门去。

〕范进娘:〔赶忙出来〕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胡屠户:这自然,何消吩咐。

〔众邻居都跟着胡屠户上街去了。

退下。

〕范进娘:唉,怎这样的没福,愿老天保佑,可再别出什么事了。

〔说完,胡氏扶她走进屋里。

〕——幕落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物:鲁提辖、郑屠地点:状元桥旁〔幕启:郑屠坐在两间阔大的卖肉门面前,看十来个伙计卖肉。

鲁提辖上。

〕鲁郑屠!郑〔慌忙起身〕哎呀!提辖恕罪。

小二,快拣条凳子来,提辖请坐。

鲁〔坐下〕郑屠,你且听着。

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

郑使得,——你们快拣好的切十斤去。

鲁慢着!不要那等腌臜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

郑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

〔郑屠弄了大半天,总算切好,用荷叶包了肉。

〕郑提辖,叫人送去?鲁送什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作臊子。

郑却才是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睁大眼睛〕相公钧旨分付洒家,谁敢问他?郑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

〔又切了十斤肥肉,弄了大半天,用荷叶包了肉。

〕郑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且慢。

还要十斤软骨,也要细细剁做臊子,不要见肉在上面。

郑〔强笑〕你莫不是来消遣我?鲁〔暴跳而起,怒视郑屠〕洒家特地要消遣你!〔鲁达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去,正中郑屠。

〕郑〔大怒〕好哇!太岁爷头上动土来了!〔手执尖刀跳出。

〕〔鲁达三拳两脚就把郑屠打在地上,一脚踩在郑屠胸上,举起拳头。

〕鲁好个郑屠!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操刀卖肉的屠户,狗一般的人,也配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鲁达一拳正中郑屠鼻子,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郑〔挣扎不起来〕打得好!打得好。

鲁直娘贼!还敢应口!〔又是一拳击中郑屠眼棱,打得眼棱绽裂,乌珠迸出。

〕郑提辖饶命!小的服了,小的服了!鲁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是一拳,太阳穴上正着,打得郑屠魂飞天外,动弹不得。

〕鲁〔看了看郑屠〕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一看,情况不对,郑屠已经气绝身亡,起身便走,边走边回头大声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鲁达一边骂,一边大踏步走下去。

〕——幕落驿路梨花人物:彭荆风老余瑶族老人梨花妹等地点:梨树林边的小茅屋。

屋里,有一干铺及若干日用家什;屋外,远处见山,近处有树。

时间:某日晚上至次日早晨〔幕启:彭荆风和老余躺在小茅屋里铺得软软的干铺上。

〕彭荆风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上来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彭荆风、老余〔同时上前抓住老人的手〕老人家太感谢您哪!老人〔笑着〕什么,谢我?〔彭、余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并端来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老人吃完饭,燃起一袋旱烟。

〕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彭荆风主人家是谁?老人不晓得。

老余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老人〔悠闲地吐着烟〕我不是开玩笑。

〔停了一会〕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上个月打猎迷了路,来到这间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停了一会〕后来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好不容易才得知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彭、余、老人上床慢慢入睡。

〕……〔灯光变强,屋外远景、近景渐渐明晰。

一群哈尼小姑娘上,领头的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女孩。

老人出屋走向女孩,深深弯下腰去。

彭、余跟出。

〕女孩〔吓得蹦开,哈哈大笑〕老爷爷,您给我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女孩不,不,这房子是十年前解放军叔叔盖的。

老人那——你就是——梨花——女孩也不,梨花是我姐姐!彭荆风你姐姐呢?女孩她已经嫁到山那边去了。

所以……老人所以你就接替了你姐姐的工作。

〔众人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欲言又止……〕——幕落清宫秘史(片断)布景:南海会馆人物:康有为、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孙德〔康、杨、谭等正在室中商议〕康今天杨索伊他们刚从天津回来,就到颐和园去,不知又在搞什么鬼?杨等皇上从颐和园回来就可以知道了。

林恐怕连皇上都不会知道吧?谭这几天我时常心惊肉跳,我看一定有事。

康……只要皇上肯照我们的计划……〔话犹未了,孙德气呼呼地自外入,杨、康等皆起立,孙自怀中取出汗透的密旨。

〕孙皇上在颐和园有密旨给诸位大人。

〔康等肃然跪下,孙将密旨交给康〕皇命在身,我得立刻回去复旨。

康〔起身〕孙总管请便。

〔孙返身便走,康等惊愕地紧视密旨。

〕康〔读〕“朕命令尔赴上海督办官报,火速离京,不得延迟。

”啊?!这是什么意思?杨我看,局势必有大变,长素兄马上就走吧!林我看等到晚上皇上进了城,问明白再走也不迟呀!谭〔指着密旨上“火速离京,不得延迟”这一行字〕要不是万急的事,皇上决不会这样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