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稿浅谈西洋参的现代应用误区

草稿浅谈西洋参的现代应用误区

浅谈西洋参的现代应用误区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因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故名西洋参。

西洋参始载于我国清代中医药学家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称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获者相宜。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西洋参“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

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由此可见西洋参本是滋阴降火的珍贵药品。

目前国内西洋参的培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但经一些广告的渲染,西洋参成了强身壮体的神药,如云服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补气强身等,甚至还说西洋参能促使贸易成功,真是匪夷所思。

西洋参不仅功效大变,其包装也五光十色。

从洋参丸、洋参糖、胶囊、膏滋、口服液、袋泡茶、颗粒冲剂、饮片......几乎囊括了所有剂型,已成为十分畅销的营养品。

然而,西洋参毕竟还是西洋参,它究竟使多少人得益呢?
在齐鲁医院老年病门诊见习时,见到好几位因听信广告的错误宣传,受到误导,误服西洋参耽误甚至加重病情的患者。

印象特别深的有这么几位,一位心肌炎患者,平时大便溏薄,常感精力不支,思想不集中。

电视广告说西洋参能提神醒脑,增加活力,他连续服了几个月,症状不见好转,还常腹痛幽幽。

明明是阳虚,服养阴药无异是“雪上加霜”。

一位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已正常。

但自觉神萎乏力,脸部潮红,心烦意乱,自以为阴虚火旺,连购西洋参服用,越吃越烦躁,越吃越疲乏,就诊时舌腻口苦,乃气郁化火。

患者不懂得“火郁者发之,木郁者达之”的治则,反以滋阴之药,到帐了“郁火内陷”。

还有一位老太太患有冠心病,胸闷胸痛,形寒体倦,明明是阳虚阴凝,她却以西洋参作为强身之本,致使病久不愈,来医院就诊时脉搏仅每分钟40余次,大夫当急以大量温阳之品,患者状况才慢慢好转。

因服西洋参带来不良反应者不知凡几。

须知,西洋参是一味药品,而不是保健品,是药品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服用前一定要先了解西洋参的真正功效,避免误服导致的不良后果。

有人说中药王道,吃不坏人,上述事实,可见其妄。

西洋参作为保健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调查显示,西洋参用于保健的量已经远远超过药品了,然而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在临床上对于某些疾病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传统中医学中,西洋参被应用于治疗虚症,如咳嗽肺萎、虚热烦倦、口渴少津、胃火牙痛等症;现代医学证明西洋参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抗疲劳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

对高血压、心肌营养性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改善由心脏病引起的胸闷、心慌、烦躁、闷热和口渴等症。

例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口服西洋参茎叶制剂后,心功能可得到改善。

西洋参可降低“化疗”或“放疗”治癌肿引起的不良反应,常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辅助剂之品、西洋参还可减轻癌症患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咽干,白细胞减少,唾液腺、胸腺以及淋巴腺组织萎缩等症,并能改变机体应激状态。

例如:为减轻鼻咽癌放疗副作用,可用西洋参3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对防治因放疗所引起的咽干、胃口不佳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同时,西洋参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自主神经紊乱,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乙脑、胸膜炎、慢性咽炎和其他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恢复期,以及有肺胃津伤症的患者,或与其他中药配伍,有较好的疗效。

西洋参还有明显升高白血球、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抗缺氧、抗高温等作用。

正因为西洋参有以上诸多治疗和保健作用,现在在临床上,常常用它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各个系统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