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试行)浙江省交通厅前言道路运输是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行业,也是高风险的行业。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近几年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立“抓好源头,抓好预防和搞好事前监督”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思想,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但是,当前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还很薄弱,违章操作、疲劳驾驶、超载超速、失保失修、管理失控等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为了全面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的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和规范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平安运输”,努力打造“平安交通”、建设“平安浙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实际,我厅组织编写了《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试行)》。

其内容包括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营运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范等四个方面,并明确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职责、任务与要求,以及营运驾驶员的操作规范。

希望大家充分运用和使用好本规范,促进我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目录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1.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思想1.2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领导1.3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任务1.3.1 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1.3.2 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1.3.3 把好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1.3.4 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1.4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体系1.5 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方法要求1.5.1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范围1.5.2 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组织机构1.5.3 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任务1.5.4 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方法1.5.5 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处理1.6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指标和考核体系1.6.1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指标1.6.2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考核体系1.6.3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考核内容1.7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1.7.1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的目的1.7.2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的执行机构1.7.3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的形式1.7.4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上报2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2.1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2.2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2.3道路运输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2.4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管理职责2.5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2.6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职责2.7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2.7.1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2.7.2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2.7.3 进一步健全安全规章制度2.7.4 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2.7.5 切实加强车辆机务管理2.7.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7.7 积极组织安全评比2.7.8 努力提高职工素质2.7.9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2.7.10 及时交流安全信息2.8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8.1 企业全员安全管理制度2.8.2 安全会议制度2.8.3 安全事故分析会议制度2.8.4 安全生产公告制度2.8.5 安全考核制度2.8.6 安全检查制度2.8.7 奖惩激励制度2.8.8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2.8.9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2.8.10 行车日志制度2.8.11 驾驶员告诫制度2.8.12 档案管理制度2.9 营运车辆和营运驾驶员的管理2.9.1 营运车辆的管理2.9.2 营运驾驶员的管理2.10 车辆行车记录仪管理2.10.1 行驶记录仪管理2.10.2 汽车GPS卫生定位系统管理2.11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自评)2.11.1 安全生产状况自评的指导原则2.11.2 安全生产状况自评结果的划分2.11.3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自评标准2.11.4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标准2.12 道路运输企业行车安全考核方法2.12.1 行车事故的定义2.12.2 行车事故的处理2.12.3 行车安全考核指标3 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规范3.1 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职责3.2 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检查规定3.3 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自动检查系统3.3.1 检查人员的素质要求3.3.2 车辆进入自动检查线的要求3.3.3 自动检查仪器设备的要求3.3.4 检测指标评判依据3.3.5 客车检查后的调度管理4 营运驾驶员安全操作规范4.1 驾驶员安全操作职责4.2 车辆的日常维护操作4.3 车辆行驶安全操作4.3.1 车辆在道路同方面时的操作4.3.2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速度的操作4.3.3 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公里时的操作4.3.4 车辆超车时的操作4.3.5 车辆遇相对方向来车时的操作4.3.6 车辆掉头、左转弯时的操作4.3.7 车辆倒车时的操作4.3.8 车辆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的操作4.3.9 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的操作4.3.10 车辆遇有前方交通阻塞时的操作4.4 车辆装载及牵引时的操作4.4.1 车辆载物的规定4.4.2 车辆载人的规定4.4.3 机动车牵引挂车的规定4.4.4 牵引故障机动车的规定4.5 车辆行驶及停车的操作4.5.1 车辆行驶的安全规定4.5.2 车辆停车的规定4.5.3 车辆行驶的其他规定4.6 车辆灯光使用时的操作4.6.1 车辆使用转向灯的安全规定4.6.2 车辆在其他情况下使用灯光的安全规定4.7 高速公路行驶时的操作4.7.1 车辆在高速公路通行的速度规定4.7.2 车辆在高速公路遇有恶劣气候时的行驶规定4.7.3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其它规定4.8 车辆在特殊条件下的操作4.8.1 通过桥梁时的操作4.8.2 通过隧道、涵洞时的操作4.8.3 山区行驶时的操作4.8.4 冰路行驶时的操作4.8.5 雪路行驶时的操作4.8.6 炎热天气行驶时的操作4.9 车辆行驶紧急情况时的操作4.9.1 车辆抛锚时的操作4.9.2 车辆爆胎时的操作4.9.3 车辆停车制动失灵时的操作4.9.4 车辆更换轮胎时的操作4.10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10.1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4.10.2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处罚规定4.10.3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记分规定4.11 道路运输行车事故4.11.1 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分类及认定4.11.2 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类别4.11.3 道路运输行车事故责任4.12 道路运输事故处理4.12.1 现场处理4.12.2 事故处理程序与索赔4.12.2.1 事故处理程序4.12.2.2 事故处理索赔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1.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思想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平安浙江”、“平安交通”和“平安运输”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履行行业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强化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和运输站(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运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1.2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领导1.2.1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2.2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三关一监督”管理职责,研究协调重大安全问题,督促检查本地区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情况,组织开展全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参与或负责辖区内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事故的处理,参与或组织开展重大行业安全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组织搞好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等。

1.3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1.3.1 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进行开业审批和线路审批时,必须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制度、机构、驾驶员和车辆管理等作为必备条件纳入审查内容,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

具体要求是:1.3.1.1 全面审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全员安全管理、安全会议、安全事故分析会、安全生产公告、安全考核、安全检查、奖惩激励、安全责任追究、从业人员培训、行车日志、驾驶员告诫、档案管理等制度。

1.3.1.2 审查安全生产机构,包括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任职条件等。

1.3.1.3 审查对驾驶员的管理情况,包括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聘用合同、考核记录、辞退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驾驶员信息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书签订等。

1.3.1.4 审查车辆技术状况和等级,拟投入运行的车辆是否检测合格,技术状况是否达到与经营线路相适应的等级。

1.3.1.5 对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审查运行方案、道路状况等是否符合开行条件。

1.3.1.6 建立道路运输企业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类别、经营资质、安全生产状况、检查记录、服务质量投拆记录、事故处理以及违章处罚记录等。

1.3.1.7 督促已进入市场的道路运输企业严格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则》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1.3.1.8 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检查表》(见附表1)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建立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由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排序,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同意后,向社会公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