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类鉴赏

酒类鉴赏

法国帕图斯葡萄酒的历史渊源
-----一生只喝一次的葡萄酒
在法国这一葡萄酒王国,有六大葡萄酒生产地,其中以波尔多地区最具代表性,而在波尔多的美度、格拉夫、圣达美隆和宝物隆四大著名葡萄酒产区中,宝物隆是最小的一个,区内酒庄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也许是物以稀为贵,也许是小酒庄可以精工细作,这里出产的葡萄酒比波尔多其他地区都要贵,帕图斯正是其中的领军者。

波尔多是法国生活艺术的象征。

波尔多有法国著名的红酒产地,是进入举世闻名的酿酒地区必经的门廊,是许多世界调酒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于1992年游览此地时盛赞这里是“典雅的化身”。

与欧洲各地相比,这里拥有最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波尔多仍保持着建筑风格的和谐与统一。

波尔多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地区,是嫌弃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的发祥地,是哲学家孟德斯鸠、蒙田等杰出人物的故乡。

波尔多更以盛产波尔多红酒而举世知名。

来到这里,最不可错的是参观葡萄园、酿酒窖,并品尝波尔多红酒。

法国波尔多有八大酒庄赫赫有名,它们分别是拉斐堡、拉图堡、奥比昂酒庄、玛歌堡、木桐堡、白马酒庄、奥松酒庄和帕图斯酒庄(也译柏翠庄),法国顶级的红酒都产自其中。

在波尔多八大酒庄之中,帕图斯酒庄没有漂亮的大房子或古堡,只有小屋,帕图斯红酒的产量也少得可怜,因此其售价也是八大酒庄之中最贵的,它被人誉为“红酒之王”。

“Petrus”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1837年,那是它在波尔多地区排在四五名的位置。

1893年,帕图斯酒庄的位置提升到波尔多地区各大酒庄的第二位,酒的价格也并不昂贵。

直到1925年,一位饭店的老板娘卢贝妇人购买了帕图斯酒庄,从那以后,帕图斯酒庄从根本上改变了命运,这全要归功于卢贝夫人精心的经营。

卢贝夫人拥有本地区两家酒厂和一家饭店,是一个知名企业家。

卢贝妇人收购帕图斯酒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致力于打响它的知名度。

首先是将其价格提高,其次她又将帕图斯红酒介绍给自己的富豪朋友,从此帕图斯红酒在法国高级社交圈内流行起来,帕图斯红酒再也不是乡下绅士的代名词,卢贝夫人决定进军英国皇室,
因为在当时,如果红酒得到了英国市场的认可,酒会获得国际声誉。

帕图斯的酒标没有富丽堂皇的城堡,也没有以盾牌、宝剑、雄狮为题材的家族徽章,而是采用耶稣第一门徒圣彼德(Saint Peter)的画像,他手持一把天堂之门的钥匙——相传耶稣赋予他决定人死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权利。

这个酒标含义是不是想告诉人们:喝一杯帕图斯红酒,就像上了天堂一样?
“Chateau”的原意为“城堡”,表示酒庄拥有自己的城堡建筑物、葡萄园以及酒窖,从种植到装瓶,全部在这座城堡内完成。

但帕图斯没有玛歌、拉菲、奥比昂那样巍峨的城堡,酒庄庄主克里斯蒂安·穆埃克斯说:“帕图斯是不值得冠以‘Chateau’一词的,因为它只是一间古老的农舍。

很多游人到帕图斯游览,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帕图斯酒庄竟然连一间漂亮的建筑物也没有。


帕图斯酒庄也没有任何等级,酒庄所在产区玻美侯,是波尔多唯一没有实行分级的一个小产区。

由于酒庄规模较小、土质复杂、乡村气息浓厚,所以玻美侯产区也被称为“波尔多的勃艮第”。

帕图斯的特点是酒色深浓,气味芳香充实,酒体平衡,细致又丰厚,有成熟黑加仑子,洋梨,巧克力,牛奶,松露,多种橡木等香味。

其味觉十分宽广,尽显酒中王者个性。

帕图斯目前无论从品质还是价格都凌驾于其他波尔多酒王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酒王之王。

有些葡萄酒可以一天喝一次,有些葡萄酒可以一年喝一次,帕图斯则是一生才能喝一次的葡萄酒。

柏图斯葡萄园的种植密度相当低,一般只是每公顷五千至六千棵。

每棵葡萄树的挂果也只限几串葡萄,以确保每粒葡萄汁液的浓度。

使用的树龄都在四十至九十年之间,择摘时全部统一在干爽和阳光充足的下午,以确保阳光已将前夜留在葡萄上的露水晒干。

如果阳光不够或风不够,他们会用直升机在庄园上把葡萄吹干才摘。

摘择时他们会用上二百人同时进行,一次性把葡萄摘完。

在酿造的过程中,柏图斯也是与众不同。

首先他们全部采用全新的橡木桶。

在一至二年的木桶陈酿中,他们每三个月就换一次木桶,让酒充分吸收不同橡木的香气。

这种不惜成本的做法至今为止还是无人能比。

帕图斯红酒被称为是“波尔多酒王之王”。

帕图斯酒庄不像罗曼尼康帝酒园的历史那么悠久,甚至到了1945年,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庄。

要成为
世界级的名酒,一定要拥有伦敦和纽约的市场。

而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极品名酒,一定要得到白金汉宫和白宫的青睐。

四十年代初,伊丽莎白二世的定婚宴上柏图斯已成为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

至1947年伊丽莎白女皇的婚宴上,柏图斯又一次成为女皇的喜爱。

一时间从巴黎到伦敦,酒桌上没有柏图斯的餐厅就一定不是一流的餐厅。

六十年代JPM(Jean-Pierre Moueix)入主柏图斯后,JPM又令柏图斯攻入了白宫成为肯尼迪总统的至爱。

那时由华府至纽约,绅士名媛们如不识柏图斯的一定会被视为从西部来的乡下牛仔。

隆芭夫人与帕图斯
1925年以为酒店的老板隆芭夫人从园主阿诺家族(Arnaud)手上购得柏翠后,柏翠的命运从此改变,隆芭夫人家族在庞马洛地区拥有两家酒厂,她的弟弟是利布市的市长,而她本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利布市拥有一家酒店。

自从收购了柏翠后,便欣然爱上了它。

隆芭夫人致力打造柏翠的知名度:首先就是将柏翠酒提价,使其不再是普通的庄园酒;其次就是将柏翠推介给她所认识的富豪官绅,因此柏翠在法国的高级社交圈内迅速流行起来。

为了打造柏翠日后的身价,就是要打进英国的皇室。

当伊莉莎伯二世订婚的时候,隆芭夫人进献的柏翠已是英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

所以1947年女皇大婚正式举行之际,隆芭夫人也是邀请之列,她倒也会利用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带着自己园中的佳酿远赴伦敦,一下子成功打进了伦敦一流餐厅的酒牌上。

隆芭夫人善用这种经营上层社会的交际手段,日后就成了柏翠的奠基石。

1961年隆芭夫人辞世,她没有子女,只有两位姐妹有孩子可继承,但都不能负以重任,所以聪明的隆芭夫人,生前已作安排,将柏翠股份分为三份,三分之一售予酿酒甚有成就的莫埃尔家族(Jean Pierre Moueix),其余三分之二由其侄儿承继。

帕图斯与“白宫”
1964年莫埃尔家族收购其中一位承继者手中的股份后,便正式成为新的柏翠的拥有者。

莫埃尔家族专门收购一些经营不善或面临倒闭的一流酒厂。

莫埃尔家族旗下拥有杜德莱(Trotanoy),拉图庞马洛(Latour A Pomerol)及白翠花(La Fleur Petrus)。

莫埃尔家族于60年代故技重施地把柏翠打进了白宫,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华府社交界名人争相论谈柏翠,绅士名媛若不知柏翠为何物,就会被认为是来自德萨斯州的乡巴佬。

柏翠经此一役,真正是一登龙门升价十倍。

由于法
国波尔多地区在1855年首次庄园评级,并决定五个级别可列入“顶级”的庄园,但只针对美度区,并未将庞马洛区包括在内,因此柏翠迟迟未能得到官方真正的肯定,但庞马洛区的佳酿如泉涌,而柏翠更是夹着锐不可当的势头,要求重新评级的呼声不绝,但在1961年这个举措终告失败,法国不愿改变自1855年以来的传统。

柏翠的成功在于经营者的高超交际手段,但当然要有好的佳酿在手,才可挥洒自如,取得成功。

当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订婚的时候,帕图斯红酒成为那些英国皇家贵族的杯中之物,从此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名品。

1947年,卢贝夫人成为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结婚大典时的贵宾。

卢贝妇人很善于运用上层社会来进行推销,1961年她去世后,帕图斯红酒分成3份有拉考托、卢贝和穆厄斯家族共同拥有。

而穆厄斯家族在集成了卢贝夫人的经营作风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将帕图斯红酒打入美国市场,并深受美国总统肯尼迪极其家族的赞赏。

帕图斯红酒是隐藏的尊贵。

它集财富、时尚和品位为一体,她酒标上的年份不仅是葡萄酒本身历史的记录,还可以是人生最值得纪念的时刻,这便是帕图斯红酒所能带给我们的一切。

帕图斯酒庄庄主克里斯蒂安·穆埃克斯曾经说过“好的红酒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一段可以回味的历史。

如果人们是出于对这门艺术的喜爱而追寻我的酒,我会很开心!如果只是因为腰包里有钱,要我的酒来摆门面,我会很伤心。

帕图斯不是专属富人的红酒,不是因为有钱,就可以喝到好的红酒”。

所以说帕图斯葡萄酒是一生只喝一次的葡萄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