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护理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抗变态反应性疾病药(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阻断H1受体而发挥抗过敏作用的药物是 EA.麻黄碱B.葡萄糖酸钙C.肾上腺素D.沙丁胺醇E.氯苯那敏2.防止晕动病呕吐可用 AA.苯海拉明B.氯苯那敏C.阿司咪唑D.特非那定E.雷尼替丁3.几乎无镇静、嗜睡不良反应的药物是AA.特非那定B.氯苯那敏C.苯海拉明D.异丙嗪E.赛庚啶.4.对支气管哮喘几乎无效的药物是DA.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异丙托溴铵D.异丙嗪E.酮替芬5.因可能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应谨慎使用的药物是BA.氯苯那敏B.阿司咪唑C.苯海拉明D.异丙嗪E.赛庚啶6.过敏性鼻炎宜选 EA.特非那定B.氯苯那敏C.苯海拉明D.异丙嗪E.左卡巴斯汀7.钙剂具有抗过敏作用是由于 DA.阻断H1受体B.阻断H2受体C.阻断β受体D.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E.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介质释放8.下列何种疾病钙剂可口服给药 CA.荨麻疹B.低血钙抽搐C.佝偻病D.硫酸镁中毒E.链霉素急性中毒9.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宜选 C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氯化钙D.氢化可的松E.苯海拉明10.手足搐搦症宜选用何药止痉 AA.氯化钙B.苯巴比妥C.地西泮D.硫酸镁E.苯妥英钠多项选择题11.苯海拉明具有的药理作用ABCDA.阻断H1受体B.中枢抑制C.防晕止吐D.抗胆碱E.抑制胃酸分泌12.无中枢抑制作用的H1受体阻断药是CDA.苯海拉明B.异丙嗪C.特非那定D.阿司咪唑E.氯苯那敏13.H1受体阻断药具有ABDA.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胃肠平滑肌收缩B.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C.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D.不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E.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中枢抑制14.H1受体阻断药的不良反应有ABCDA.嗜睡、乏力B.消化道反应C.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D.过敏反应E.晕动病15.钙剂具有下列药理作用ABCDEA.抗过敏B.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C.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D.钙镁竞争性拮抗E.对抗链霉素急性中毒16.钙剂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有ACEA.静注时有全身发热B.静注过快可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C.钙盐刺激性大,宜稀释后缓慢静注D.应用强心苷宜合用钙剂E.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络合,不宜同服(二)填空题1.苯海拉明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____等平滑肌收缩,部分对抗____扩张,不能对抗____分泌。

2.H1受体阻断药____、____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几无____作用。

3.常用的钙剂有____、____、____。

4.钙剂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及对抗链霉素急性中毒等。

1.胃肠、支气管血管胃酸2.特非那定阿司咪唑中枢抑制3.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乳酪钙4.抗过敏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钙镁竞争性拮抗(三)问答题1.简述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和用途。

H1受体阻断作用,对组胺释放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变态性鼻炎(可用左卡巴斯汀喷鼻)等效果较好;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可用于失眠患者,亦是人工冬眠合剂成分之一;抗胆碱作用,对晕动病、妊娠呕吐及放射病呕吐均有止吐作用。

2.简述钙剂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静脉注射过快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故钙剂应稀释后缓慢注射,使用强心苷期间钙盐不可直接静脉给药。

钙盐刺激性大,不可作皮下或肌内注射。

钙离子与四环素类药物发生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故不宜同服。

第八章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单项选择题B1.肝素激活抗凝血酶Ⅲ,灭活凝血因子A.II a、Ⅶa、IX a、X a、XII a B.II a、IX a、X a、XI a、XII aC.Ⅲa、IX a、X a、XI a、XII a D.Ⅲa、Ⅶa、X a、XI a、XII aE.II a、Ⅶa、X a、XI a、XII aE2.肝素常用给药途径为A.口服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吸入给药E.静脉滴注C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可用A.华法林B.氨甲苯酸C.肝素D.尿激酶E.阿司匹林A4.华法林与何药合用作用减弱A.苯妥英钠B.阿司匹林C.水合氯醛D.甲苯磺丁脲E.西米替丁A 5.华法林抗凝作用特点A.起效慢、维持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B.起效快、维持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C.起效慢、维持短、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D.起效慢、维持久、仅在体外有抗凝作用E.起效慢、维持久、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D6.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使用后可能使血栓溶解的药物是A.肝素B.阿司匹林C.华法林D.链激酶E.双嘧达莫C7.对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有选择性作用的药物是A.链激酶B.尿激酶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D.阿司匹林E.噻氯匹啶D8.维生素K对下列何种出血无效A.胆道梗阻所致出血B.胆瘘所致出血C.新生儿出血D.肝素所致出血E.华法林所致出血C9.垂体后叶素对何种出血疗效较佳A.手术后渗血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肺咯血D.纤溶亢进出血E.新生儿出血D10.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创口渗血明显者宜用A.安特诺新B.维生素K C.垂体后叶D.氨甲苯酸E.酚磺乙胺A11.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治疗宜用A.硫酸亚铁B.叶酸C.亚叶酸钙D.维生素B12E.氢化可的松E12.妨碍铁吸收的物质是A.维生素C B.稀盐酸C.半胱氨酸D.果糖E.氢氧化铝B13.甲氨蝶呤所致贫血宜用A.叶酸B.亚叶酸钙C.硫酸亚铁D.维生素B12E.维生素KB14.为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孕妇应补充A.硫酸亚铁B.叶酸C.亚叶酸钙D.维生素B E.维生素B12E15.恶性贫血患者宜选A.维生素PP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A16.中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A.扩充血容量B.抑制血小板聚集C.抑制红细胞叠连D.改善微循环E.渗透性利尿D17.可干扰血型鉴定的药物是A.肝素B.华法林C.链激酶D.右旋糖酐E.硫酸亚铁D18.输血抗凝时宜选A.华法林B.阿司匹林C.尿激酶D.枸橼酸钠E.噻氯匹啶C1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宜选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C.酚磺乙胺D.氨甲苯酸E.安特诺新多项选择题ABE1.肝素可用于防治A.心肌梗死B.DIC后期C.血友病D.心血管外科手术抗凝E.脑栓塞ACDE2.低分子量肝素的特点A.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强B.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强C.抗凝血作用强D.半衰期长E.引起出血的不良反应少AC3.在体外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有A.肝素B.华法林C.枸橼酸钠D.尿激酶E.噻氯匹啶ABCD4.下列抗凝血药过量引起出血解救药正确的是A.肝素――鱼精蛋白B.华法林――维生素K C.枸橼酸钠――钙剂D.链激酶――氨甲苯酸E.噻氯匹啶――垂体后叶素ABCDE5.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是A.噻氯匹啶B.双嘧达莫C.前列环素D.阿司匹林E.低分子右旋糖酐ABCDE6.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包换A.维生素K1静注过快可因血压剧降而死B.较大剂量K3、K4可引起溶血性贫血C.G-6PD缺乏者可诱发溶血性贫血D.口服常引起恶心、呕吐E.肝硬化出血维生素K无效ABE7.氨甲苯酸临床用于A.肺、甲状腺等手术后渗血B.链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C.肝素过量所致的出血D.华法林过量所致的出血E.DIC后期使用ABC8.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有A.血压升高B.腹痛、腹泻C.过敏反应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溶血性贫血BCDE9.妨碍铁吸收的因素有A.维生素C B.抗酸药C.浓茶D.中药煎剂E.牛奶ABC10.低分子右旋糖酐可用于A.低血容量性休克B.血栓栓塞性疾病C.DICD.防治肾功能衰竭E.血型鉴定填空题1.抗凝药中体内、外均有抗凝的是___,仅在体内抗凝的是___,仅用于体外抗凝的是___,能溶解新鲜血栓的是____。

2.下列药物引起出血用何药解救:肝素___,华法林___,枸橼酸钠___,链激酶___。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用____,目的是____;晚期用___,目的是____。

4.肝素可激活___,加速灭活____等。

5.华法林抗凝作用特点___、___、___。

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由___转变为___,干扰凝血因子_____在肝内合成。

6.链激酶能使___转变为___,后者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而溶解纤维蛋白。

7.抗血小板药有___、___、___、___等。

8.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_____的活化。

9.氨甲苯酸抑制_____,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而止血,对___和___患者禁用。

10.垂体后叶素主要用于___和___出血患者。

11.不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用___,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___,恶性贫血用___,乙胺嘧啶引起的贫血用____。

12.右旋糖酐有___、___、____等作用。

1.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链激酶2.鱼精蛋白维生素K钙剂氨甲苯酸3.肝素防止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耗竭氨甲苯酸防止纤溶亢进引起出血4.抗凝血酶III II a、IX a、X a、XI a、X II a5.起效慢作用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环氧型氢醌型II、Ⅶ、IX、X a6.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前体激活因子7.噻氯匹啶双嘧达莫前列环素阿司匹林8.Ⅱ、Ⅶ、Ⅸ、Ⅹ9.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血栓形成倾向有血栓栓塞病史者10.肺咯血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1.铁剂叶酸维生素B12亚叶酸钙12.扩充血容量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渗透性利尿问答题1.简述肝素的作用和用途。

1.肝素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激活抗凝血酶III,使其加速灭活凝血因子II a、IX a、X a、XI a、XII a。

临床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早期使用;心血管外科手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时用作体内、外抗凝。

2.简述华法林的抗凝特点及机制。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起效慢、作用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

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由环氧型转变为氢醌型,干扰凝血因子II、VII、IX、X在肝内活化,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因而发挥抗凝作用,但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3.简述维生素K、氨甲苯酸的作用和用途。

维生素K的氢醌型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用于防治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也用于长期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抑制肝脏凝血酶原合成引起的出血。

尚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缓解胆绞痛等。

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的降解而达到止血目的。

临床用于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链激酶、尿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期应用防止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

4.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胃生素C、稀盐酸、果糖、半胱氨酸等可使Fe3+还原为Fe2+,故能促进铁吸收;胃酸缺乏、抗酸药、高钙、高磷酸盐食物、含鞣酸的茶及植物及四环素等可妨碍铁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