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一、报告的基本信息
首次报告口跟踪报告口
如果报告的是跟踪报告,搜索到原始报告后在原始报告上进行修改,补充资料后保存。

二、编码
是报告单位内部编码,电子上报后自动形成的编码,报告单位要记录在纸制报告上
三、报告类型
新的口严重口一般口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 危及生命;
3.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 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 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 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一般: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
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四、原患疾病:患者所患的所有疾病。

疾病诊断应填写标准全称,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能写ALL。

填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原患疾病:即病历中的诊断,首先审核原患疾病的名称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缩写、英文符号;若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尽量完整填写所有疾病。

常见的不规范疾病名称
五、病历号/门诊号(企业填写医院名称):
①认真填写患者的病历号(门诊号),以便于对病历详细资料的查找。

②企业填写须填写病例发生的医院名称。

六、怀疑药品:报告人认为可能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有关的药品。

批准文号:这是一个新增栏目,增加的目的是减少电子报表录入的工作量。

因为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

《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

药品生产企业的每种药品的每一规格有一个批准文号。

也就是说每个批准文号是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名称、规格对应的。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 + 1位字母+ 8位数字。

化学药品使用字母“ H”,中药使用字母“ Z”,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 J”。

在产品的说明书和外标签上都可以找到批准文
七、批号:填写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批号,请勿填写产品批准文号。

八、用法用量:填写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

例如: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 ,口服,每日2 次。

如静脉给药,需注明静脉滴注、静脉推注或者“小壶”给药等。

对于规定要缓慢静脉注射的药品应在报告表注明是否缓慢注射。

九、用药起止时间:
①是指同一剂量药品开始和停止使用的时间。

如果用药过程中改变剂量应另行填写该剂量的用药起止时间,并予以注明。

②用药起止时间大于一年时,应按X年X月X日一X年X年X日格式填写;用药起止时间小于一年时,按X月X日一X月X日格式填写;如果使用某种药品不足一天,可填写用药持续时间,例如:一次或者静脉滴注一小时。

十、用药原因:填写使用该药品的具体原因,例如: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此次因肺部感染而注射氨苄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用药原因栏应填“肺部感染” 。

十一、并用药品:
①不良反应/ 事件发生时,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品(不包括治疗不良事件的药品)而且报告人认为这些药品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并用药品可能会提供未知的药品相互作用信息,或者可提供ADR 的另外解释,故请列出与怀疑药品相同的其他信息)。

十二、不良反应/事件名称:
对明确为药源性疾病的填写疾病名称,不明确的填写ADR 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
不良反应/ 事件名称的选取参考《WH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
十三、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填写应体现出“ 3 个时间3 个项目和2 个尽可能”
1)3个时间:①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②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③不良
反应终结的时间
2)3个项目:①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②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3)2 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 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如为过敏型皮疹,要填写皮疹的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等;如为心律失常,要填写何种心律失常;如为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者需估计呕血量的多少等;严重病例应注意生命体征指标(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记录。

与可疑不良反应/ 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如怀疑某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应填写病人用药前的血小板计数情况及用药后的变化情况;如怀疑某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应填写用药前后的肝功变化情况,同时要填写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所有检查要注明检查日期。

1 )举例一:
患者因败血症静滴万古霉素1g Bid ,6 月5 日(发生ADR 时间)患者尿量明显减少,300ml/d。

急查肾功Cr440 y mol./L,BUN21.6mmol/L 。

(第一次ADR 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患者用药前肾功能及尿量均正常。

即(干预时间)停用万古霉素。

(采取的干预措施)。

停药后患者尿量逐渐增多,至6 月10 日(终结时间)尿量恢复复正常。

6月11日复查肾功能:Cr138 ^mol/L , BUN7.2mmol/L 。

(采取干预措施之后的结果)
2)举例二:
患者因真菌性败血症(热带念珠菌)用5%GS+二性霉素B脂质体25mg缓慢静滴, 于13:15 结束。

13:20(发生ADR 时间)出现寒战,心率增至160 次/ 分,Bp160/106mmHg,R 加深至40 次/分。

(第一次ADR 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立即(干预时间)予非那根25mg im, 安定、吗啡静推。

(采取的干预措施)。

于14 :00 (终结时间)上述症状缓解。

(采取干预措施之后的结果)
3 )举例三:
患者因“衣原体尿路感染”于1月27 日予注射用阿奇霉素0.5g qd, 当天10:00 静滴完该药后,出现轻微药疹,未作处理。

28 日患者早上静滴完该药后颈部、胸、大腿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瘙痒,予扑尔敏4mg 口服,下午症状缓解。

29 日患者早上静滴完该药后使用后再次出现红色丘疹,遍及全身,瘙痒。

(不良反应动态变化)。

立即给予给予非那根25mg im ,扑尔敏4mg Tid, 并停止使用阿奇霉素。

于2 月1 日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参考:①不良反应/事件开始及变化过程,均需注明具体时间,如X年X月X日,
不要用“入院后第X天”,“用药后第X天等”。

②填写不良反应/事件表现时,要明确、具体,如为过敏型皮疹,要填写皮疹的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等;如为心律失常,要填写何种心律失常;如为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者需估计呕血量的多少等;严重病例应注意生命体征指标(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记录。

③与可疑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如怀疑某药引起
血小板减少症,应填写病人用药前的血小板计数情况及用药后的变化情况;如怀疑某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应填写用药前后的肝功变化情况,同时要填写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所有检查要注明检查日期。

④填写本次临床上发现的不良反应/ 事件的处理情况,主要是针对不良反应/事件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包括为关联性评价而进行的辅助检验结果,如补做皮肤试验的情况。

⑤对与不良反应/ 事件发生有关的既往史进行简要描述:1)高血压、糖尿病、肝/ 肾功能障碍
等;2)过敏史、怀孕史、吸烟史、饮酒史、药物滥用史等。

十四、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痊愈口好转口未好转□不详口
有后遗症口表现:死亡□直接死因:
①本次不良反应/ 事件经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后的结果,不是指原患疾病的后果。

例如患者的不良反应已经痊愈,后来又死于原患疾病或与不良反应无关的并发症,此栏应选择“痊愈”。

②不良反应/ 事件经治疗后明显减轻,在填写报告表时尚未痊愈,选择“好转” 。

③不良反应/ 事件经治疗后,未能痊愈而留有后遗症时,应注明后遗症的表现。

后遗症即永久的或长期的生理机能障碍,应具体填写其临床表现,注意不应将恢复期或恢复阶段的某些症状视为后遗症。

④患者因不良反应/事件导致死亡时,应填写直接死因和死亡时间。

⑤对于不良反应/ 事件结果为有后遗症或死亡的病例,应附详细资料。

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事件相关工作联系人:
内江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张克勤2024230 (O)(H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