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护理工作

6.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护理工作

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护理工作
学习目标:
了解:ICU的概念;ICU感染控制;ICU监护内容及监
护分级
了解:ICU的收治对象与治疗
掌握:ICU的设置;ICU的管理 掌握:ICU常用监测技术及其临床意义
ICU概述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CU的管理及守则
• 监测参数定时观察、记录、储存、提取、分析、综合和判断
• 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必须立即检查 • 用机械通气时,护士绝不能离开现场 • 应用血管扩张剂或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时,要密观滴速并及时调整,滴 速可因静脉痉挛或中心静脉压下降有所减增 • 工作人员用语必须清晰、确切,负责人应每日查房2~3次
• 预激综合征、病窦综合征
• 严重电解质紊乱、COPD • 呼吸衰竭
ECG临床意义
• 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 监测电解质改变 • 观察起搏器的功能
DP-2.0型手持式心 电图分析仪(三导 联)
ECG监测的方法
• 心电监护系统
• 动态心电监测(Holter)
• 遥测心电监护系统 • 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

• • • •
ICU主治医师1-2名
ICU住院医师2-4名 ICU医生与病人之比为1-2:1。 ICU护士长1-2名 ICU护士与床位为3-4:1,ICU护士与病人为2-3:l。

ICU护士要求:具有多学科医疗护理及急救基础知识、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
过程、掌握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及图像分析。
CS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ICU: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二)ICU规模
1.床位设置: • •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 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5-10%
ICU护士的能力:
• • • • • 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运用仪器设备、视、触、听、嗅) 突出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ICU护士应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技巧,使病人感
到亲切宽慰、安全舒适。
中心ICU病房
ICU设备
• 监测设备:
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仪、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脉搏
凡是各专科危重病人,发生呼吸、 循环等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或功能衰 竭,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或存在潜在生 命危险,需要给予生命支持,经抢救有 望好转或治愈者,均应收治。
不适宜收治对象
急性传染病病人 明确为脑死亡的病人
无急性恶化的慢性病病人
恶性肿瘤晚期病人 精神病病人及自然死亡过程中的老龄人 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的病人
呼吸功能监测
床旁观察既简单又实用: • 意识状态,有无兴奋、嗜睡、昏迷等。 • 皮肤粘膜和甲床,有无苍白、紫绀、皮肤多汗等。 •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规整,有无呼气或吸气性呼吸困难 • 呼吸音。胸部X线。
体温监测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36.3-37.2℃;腋窝温度36-37℃;直肠温度36-37.5℃;

• • • • •
一个ICU8-12张床
每张床占地不小于20平米,以25平米为宜 床位间隔大于1.5cm。 床头留60cm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 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吊液装置及围帐。 温度24±1.5℃,相对湿度50%-60%。
ICU人员结构及护士要求
• ICU主任
第二节 危重病人监护
一、ICU的收容与治疗:
(一)收治收治程序: 病人所在科申请-ICU医师会诊-转入-常规下病危通知。 (二)治疗原则 :
解决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问题,全身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二、监护内容及分级:
(一)一级监测: 指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内容:常规( ECG/NIBPN/T/P/R,尿量,出入量);受损脏器功能监;其他脏器功 能监测。 (二)二级监测: 指一个脏器功能障碍者。内容:常规监测;受损脏器功能监。 (三)三级监测:
加强医疗单位(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危重病医学临
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
我国ICU建立于80年代初,1991年11月由中华外科杂志等单位
牵头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加强医疗研讨会。
第一节 ICU的设置与管理
一、ICU的设置: (一)ICU的模式: 1.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 2 .专科ICU : CCU:冠心病ICU
指氧饱和度监测
CVP:
• 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 正常值:5-12cmH2O • 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和血容量 • 持续监测较单次监测更具有指导意义
• 结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
漂浮导管
心电图监测
应用范围:
• 心脏病人 • 心脏或非心脏手术 • 各类休克、心律失常 • 心力衰竭、心绞痛 • 心肌梗塞、心肌病
指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者。内容:常规监测。
第三节 重症监测技术
• • • • • • •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电图监测 呼吸监测 体温监测 脑功能监测 肾功能监测 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 方法:有创、无创法 • 包括: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肺动脉导管监测
ICU感染控制
(一)控制内源性感染 1.避免扰乱和破坏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菌药。 3.治疗潜伏病灶。 4.对感染危险大者,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 (二)控制外源性感染 1.布局设计合理。 2.加强病人管理。 3.强化消毒隔离措施。 4.严格人员管理:禁止和限制进入。
5.加强感染监测。空气<200cfu/m3, 物体表面<5cfu/m2
• 有心肺复苏能力 • 有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 • 有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能力 • 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能力
• 有对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 有对各脏器功能长时间的支持能力 • 有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 • 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操作技术 • 转送病人有生命支持的能力
ICU收治对象:
血氧饱和度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 • 治疗设备:
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
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
监护仪
心电图机
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检验仪
呼吸机
除颤器
血氧饱和仪
二、ICU管理
(一)ICU基本功能:
测温部位: • 直肠、食管、鼻咽、耳膜、口腔、腋下 • 皮肤与中心温度差:正常温差小于2℃ • 平均皮肤温度常测大腿内侧。
发热分类(口腔温度):
• 低热37.4-38℃,中等高热38-39℃ • 高热39-40℃, 超高热41℃以上
课后作业:
1.ICU收治范围。 2.ICU质量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