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
本次练习有26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5.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事物的相对性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的变化
D、人的自觉能动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6.矛盾是反映()。

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
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
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D、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7.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A、特殊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条件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8.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9.事物的度是指()。

A、事物的临界点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C、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
D、把事物内容统一起来的结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0.质变是指()。

A、事物的运动、变化
B、事物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C、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根本转变
D、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场所或结构的变化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
本次练习有26题,你已做20题,已提交20题,其中答对19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1.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

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
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
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形式或状态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各种趋势或趋向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3.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A、砍伐树木
B、碾碎谷种
C、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
D、洪水冲毁庄稼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4.我国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15.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6.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

A、度
B、属性
C、量
D、特殊矛盾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7.
整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是孤立地存在的,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8.61-17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学会:()。

A、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B、在现实中把握问题,在问题中把握现实
C、在现存中把握未来,在未来中把握现存
D、在理论中把握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理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9.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等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存在共同规律,这说明这两种现象之间具有()。

A、间接的联系
B、内在的联系
C、偶然的联系
D、本质的联系
E、外部的联系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BD
问题解析:
20.辩证的否定是()。

A、外力作用的结果
B、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
C、事物内部肯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绝对的否定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BD
问题解析:
21.唯物辩证法是()。

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B、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
E、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E
问题解析:
22.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它是新出现的事物
B、它出现在旧事物内部,是旧事物的否定因素
C、它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添了新内容
D、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E、它暂时具有强大的力量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BCD
问题解析:
2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哲学寓意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D、量变就是质变
E、量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质变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24.“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5.在工作当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其哲学依据就是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关系的原理。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6.现代科学表明,思维运动也是一种物质运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