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步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doc

同步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doc

同步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讲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口标】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知识网络】[思考]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的?[归纳]分散系及其分类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思考]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请画出分类图并举例。

2.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思考](1)按照分散质粒了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实验与探究]见课本P24科学探究的相关内容: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思考](1)能举出门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育哪些认识?[归纳]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胶体的的概念及本质特征: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

2.胶体的性质:(1)光学——丁达尔效应(2)运动力学——布朗运动(3)电学——电泳(主要介绍胶体介稳性)(4)热力学——聚沉3.胶体的的制备4.胶体的提纯5.胶体的应用[思考]随者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哪些呢?[阅读与拓展]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

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1.Fe(OH)3胶体的制备: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l~2mL F C C1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C13+3H2O=Fe(OH)3(胶体)+3HC12.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了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与溶液。

3.胶体的净化方法一渗析法:把混有离了或分子杂质的溶胶放入半透膜的袋里,并把这个袋了放在溶剂中(一般放入水中),离子或小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进入溶液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溶胶中分离出来。

4.胶体的凝聚:胶体粒了由于吸附了阴离了(或阳离了)而带有电荷,相同胶粒带有相同电荷,胶粒间存在排斥,从而使得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若通过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就能减弱胶粒的电荷,削弱了胶粒间的排斥力,胶体就会发生凝聚形成沉淀。

【典型例题】【例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酒B. Fe(OH)3溶胶C. CuSO4溶液D.淀粉溶液【解析】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所以,选项中属胶体的分散系则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其中A、C 都是溶液,B、D是胶体。

【答案】BD【点拨】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够对可见光的光波产生散射,所以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虽然也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粒了的直径太小,散射极其微弱,所以,光束通过溶液时则没有这种现象。

【例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儿纳米到儿I•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不能透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解析】因为纲米粒子的尺寸正和胶体粒子的大致相当。

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对纳米材料的研究,本题中所得分散系所具有的性质,即胶体的性质。

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有的分子的直径巳达到胶体粒子的范围,这样得到的胶体一般不能导电。

【答案】B【点拨】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决定了分散系的类别,纳米材料粒了的直径符合胶体粒子的大小,所以一旦形成纳米粒子分散系就能具备胶体的性质。

【例3】已知土壤胶体的粒子带负电,它可以吸附下列化肥中的NH「,在水稻III里使用含貌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解析】土壤胶体的粒子带负电,化肥中的铉根离子带正电,被土壤粒子所吸引,从而便于作物的吸收。

含貌量相等的几种化肥中,NH4NO3 +硝酸根离了带负电,不能被土壤有效吸收,所以肥效大为降低。

【答案】C【点拨】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利胶体粒子带相同的电荷,这是胶体介稳性的原因,带有电荷的胶体粒了可以吸附与之相反电荷的微粒,如明矶净水、土壤吸收营养素等。

【例4】卜列现象或新技木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解析】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氢争I化铁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氢氧化铁粒子的聚集体已大于lOOnm,形成的是悬浊液;血液是胶体,通过微波可以使胶体凝聚;树林中的水雾是气溶胶,也具有丁达尔效应;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半透膜而除去。

【答案】A【点拨】胶体粒了的大小决定了胶体的特性和胶体的制备方法,只要将颗粒直径细分到1到lOOnm之间,再分散到某一分散系中即W形成胶体,胶体的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气态或固态;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凝聚。

【同步练习】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4.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是A.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B.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C.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胶体置暗盒内D.胶体置明亮背景处,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I:到纳米级(1〜lOOnm, lnm=l()"m)的超细粉末粒了,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InmB.胶粒作布朗运动C.胶粒带有电荷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7.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Fe(OH)3胶体内,开始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H2SO4溶液B.2mol/LNaOH 溶液C.2mol/LMgSO4溶液D.硅酸溶胶(胶体粒子带负电荷)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某些盐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9.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L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饵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10.氯化铁溶液与纣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浓氢纹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D.颜色都呈红褐色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带负电荷,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带正电荷,如氧化铁、纨氧化铁等。

请解答11、12两题。

11.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在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oA碳酸氢铉B硝酸馁C硫酸铉D氯化铉1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IO'〜10,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宜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负极聚集,理由是o13.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儿个问题。

⑴实验中必须要用蒸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

原因是o⑵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氮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

原因是。

⑶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O14.(1)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这时可从急救箱中取FeCb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⑵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提示: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

%1O%1o%1o15.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馅、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

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而上常悬浮有CaC03微粒。

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实验室中制取的Fe(0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离子。

可用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离子。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的方法。

(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敏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

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和的方法除去。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1、D2、D3、B4、C 其中D项不应该是明亮背景中5、C6、C7、A8、CD 其中A项应该是胶粒。

9、B10、 C11、 B12、陶土;氧化铁;带负电的陶土胶体向阳极移动,带正电的氧化铁胶体向阴极移动。

13、自来水中含有NaCl等电解质,会引起聚沉现象;饱和京(化铁更容易形成胶体;长时间加热,会加快胶粒的运动碰撞,破坏原来的稳定性。

14、血液属于蛋白质胶体,FeCI3电解质溶液,相遇后胶体在伤口处凝聚。

丁达尔现象;盐析;沉淀;加12变色法;加热法;但电泳和半透膜都不可以。

15^过滤(误渗析);渗析;蒸发(误萃取);溶解,加试剂,过滤,蒸发;加热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