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课堂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是各项教研活动的最后归宿,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而课堂提问是这个前沿阵地中的一个制高点,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缋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

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中如此重要,下面将课堂提问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见解:
一、复习法提问
具有反馈调控之功能,属于回忆与记忆性提问,主要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又可以为新的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种方法应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引入法提问
此方法具激发兴趣之功能,每一节的新课的讲授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以此方式创立课堂新意境,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有积极促进作用。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三、游戏中提问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
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来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来,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

四、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具有问题展示之功能,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边交流信息的活动,是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的传递过程,启发性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

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

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

启发式堤问,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归纳法提问
归纳法又称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对,是由特殊推到一般的推理。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每一事物都有某一属性,推出该类全体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的一些有某属性推出该类全体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它具有使知识系统化之功能,一般课堂
小结中使用此法,归纳法提问的过程就是知识提炼的过程。

引导学生全面归纳、系统了解所教章节的知识内容。

六、在教学重点处的提问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收到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出深浅适度,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七、在教学难点处的提问
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指导性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可针对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书本上两幅画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教师通过教学模型直观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八、类比法提问
类比法又称类比推理。

类比法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法可沟通各部分知识的联系。

它具有以简带繁之功能,将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命题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叙述、观察进行比较,诱发学生用简单的、形象的、难度较小的命题去说明复杂的、抽象的、难度较大的命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类比法把两种不同的
新旧知识进行类比,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概念系统。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

不过,对类比法得到的结论,要提醒学生养成想想是否正确的习惯,学会用实例进行检验,以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

九、拓广法提问
拓广法提问,具有激励参与意识之功能,在紧扣本书中的知识点的同时设计一些稍有深度的或广度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思维发散、知识面拓广。

这一类问题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智商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有很好的帮助,使他们知识具有广度和深度。

十、联想法提问
联想法提问,具有触类旁通之功能,联想是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同一个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的和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原型和依据。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联想与之相关的新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新知识。

除以上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但各种课堂提问方法不应是孤立地单项使用,而应注意有机结合,以便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