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与选择题(60 percent ,其中9、23小题为5point, 11小题为6 point ,其余小题为2分)1. 按照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法给下列化合物命名:① [Co(NO 2)3(NH 3)3]___________三硝基三氨合钴(I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CrCl(NH 3)(en)2]SO 4________硫酸一氯一氨二(乙二胺)合铬(III )_________2. 下列关于晶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③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晶体不一定有清晰的X-射线衍射图。
② 完美晶体的熵与温度无关。
③ 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依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
④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依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
⑤ 在等径球的最密堆积中存在两种空隙即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
3. [Cr(NH 3)4]Cl 3与K 2Cr 2O 7均有特征颜色但是它们颜色产生的微观机理不同[Cr(NH 3)4]Cl 3的颜色来源于_d-d 跃迁_,K 2Cr 2O 7的颜色来源于__从配体(O 2-)到中心离子Cr 6+的电荷(电子)转移跃迁__。
4. OF 2、NF 5、XeF 4中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NF 5__________,可存在的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别为____角形(V 形)、___平面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LiF 、LiCl 中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是_LiCl _。
Br -、F -中可与Al 3+生成较稳定配合物的是_F -_。
6. TlCl 和TlCl 3中比较稳定的是__TlCl __。
Ga 和In 中熔点较高的是___In ___。
Li 和Be 中与Mg 性质相近的元素是____Li ____。
Au 和Hg 中金属键较弱的是___Hg ___。
7. 请具体写出对二甲苯和乙醇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________氢键________、 ________取向力_______、_______诱导力________、_______色散力_______。
8. 请按照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晶体_____④__③__②__①__⑤_____。
① NaCl ② MgCl 2 ③ AlCl 3 ④ SiCl 4 ⑤ SiO 29. ① 液态NH 3和PH 3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NH 3_________。
② HBr 和HCl 中分子偶极矩较大的是_______HCl _________。
③ 苯与乙炔中C-H 键较长的是_______苯_________。
④ COCl 2和HCHO 中R-C-R(R = Cl 、H)键角较大的是________HCHO ________。
⑤ 钠和铝导电性较强的是_______铝_________。
10. Be 2+的离子半径为43pm ,S 2-的离子半径为180pm ,因此可以判定该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4________,晶格类型为_____立方面心(立方ZnS 型)_____。
11. [FeF 6]3-、[Fe(CN)6]4-配离子中金属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分别为____3d 5____、____3d 6____。
按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d 轨道分裂为两组轨道____e g ____、____t 2g _____,其中能级高的是_____e g ____轨道。
在分裂后的轨道中金属离子的d 电子排布分别为___(t 2g )3(e g )2___、___(t 2g )6__。
配离子的磁距分别为_____5.92μB _____、_____0____。
属于反磁性的配离子是_[Fe(CN)6]4-_。
属于高自旋的配离子是_[FeF 6]3-_。
易与吡啶反应的配离子是__[FeF 6]3-_。
12. 金属Ni为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晶胞参数a = 352 pm。
金属Ni原子配位数为_____12______,晶胞中原子数为______4______,金属Ni的原子半径为____124 pm ____。
13. 已知W属立方晶系,其晶胞参数a = 315.7 pm,密度ρ= 1.90×104kg/m3,分子量M = 183.92则该晶体的结构属于_____体心立方_______密堆积。
14. Li+、Cl-、Ca2+、S2-、Al3+、Mg2+、Br-、Na+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Br- > S2- > Cl- > Ca2+≈ Na+ > Mg2+≈ Li+ > Al3+_。
15.原子与分子体系中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的作用力为____②___⑤___⑥______________。
①金属键 ②配位键 ③ 分子间作用力④ 离子键⑤ 氢键⑥共价键16.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通过__线性组合__而形成的,由原子轨道形成分子轨道所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①__对称性匹配__;②__能量相近__;③__最大重叠__。
17.σ键的特点是①__由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__;②_关于键轴呈圆柱形对称_。
π键的特点是①_由原子轨道垂直于键轴方向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_;②_存在一个通过键轴的反对称镜面_。
18.按分解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____④___②___③___⑤___①____。
① H2CO3 ② CaCO3 ③ PbCO3④ BaCO3⑤ BeCO319. 氯的氧化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① Cl2O ② ClO2 ③ Cl2O4④ Cl2O6⑤ Cl2O720.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存在三重键的是___①__⑥___,不含π键的有____⑤___⑦____。
① CO ② CO2 ③ C2H4④ C6H6⑤ BH4-⑥ CN-⑦ PH4+⑧ P2O5⑨ HCHO21. 下列分子中除__④___⑧__⑨__外都具有永久偶极矩。
① N2O ② NO2 ③ C2Cl4④ C6H6⑤ CH2I2⑥ N2H4⑦ PCl3⑧ PCl5⑨ SF622. [NiCl4]2-、[Ni(CN)4]2-、Ni(CO)4、[PdCl4]2-的几何构型分别为_正四面体_、_平面正方形_、_正四面体_、_平面正方形_,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分别为_sp3_、_dsp2_、_sp3_、_dsp2_。
23.①吡啶(C6H5N)和氨(NH3)中碱性较强的是__C6H5N__。
②苯酚(C6H5OH)和苯甲醇(C6H5CH2OH)中酸性较强的是__C6H5OH__。
③苯基氯甲烷(C6H5CH2Cl)与环己基氯甲烷(C6H11CH2Cl)易水解生成醇的是_C6H5CH2Cl_。
④ CCl4和SiCl4易水解的是__SiCl4__。
⑤ NO+、O2-、CO、O2+、N2+中键长最长的是___O2-___。
24.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下列分子____③__④__⑤__②__①____。
①丙烷 ②正丁烷 ③ 正戊烷④ 异戊烷⑤ 新戊烷25.为了说明分子的形成与结构,__③__提出了价键理论;__①_建立了杂化轨道理论;_②_④_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
① L. Pauling ② R. S. Mulliken ③ G. N. Lewis ④ F. Hund ⑤ W. Heitler二、(20 percent,其中1、2小题为2分,3、4小题为4point, 5小题为8 point)1. 请用VSEPR理论画出 I3-和 IF4-的分子构型并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解:I3-中心原子sp3d杂化[I-I-I]-IF4-中心原子sp3d2杂化IF FFF2. 请画出B2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并写出B2的分子轨道式。
分子轨道式:(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1(π2pz)13. 请画出HNO3分子的空间结构并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以及可能的π键形式。
解:HNO3空间结构NO OH中心原子N 采取sp2杂化,分子中存在π34,大π键。
4. [Co(en)2F2]+存在的空间异构体共有__3____个,画出其结构图,并指出各异构体的类型。
5. 请画出O 3-、O 3、O 3+、O 32+分子的空间结构,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以及可能的π键形式,并比较其键长与键角的大小。
解: 空间结构分别为:O OOOOOOOOOOO2O 3-: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sp 2;π35; O 3: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sp 2;π34; O 3+: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sp 2;π34; O 32+: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sp ;两个π34; 键长:O 3->O 3>O 3+>O 32+ 键角:O 3-<O 3<O 3+<O 32+三、(6 percent ) 已知钒的密度为5.79 gcm -3, 原子量为50.94,立方晶胞边长为308 pm 。
试求(1) 单位晶胞中钒原子个数;(2) 确定钒晶体的晶格类型;(3) 钒的金属半径。
四、(8 percent) 经X 射线分析鉴定某一离子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参数a = 403.1 pm ,晶胞中顶点位置为Ti 4+所占体心位置为Ba 2+所占所有棱心位置为O 2-所占请据此回答或计算(1) 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 (2) 分别指出Ti 4+和Ba 2+的配位氧原子的个数; (3) O 2-半径为140pm ,计算两种正离子半径值; (4) 如果将O 2-和Ba 2+视为等同则它们联合构成何种形式的密堆积。
五、(6 percent ) 下图分别是TiO2与ZnS的晶胞,指出(1)它们所属的晶格类型;(2)晶胞中所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3) 阴阳离子的配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