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作者:崔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4期
摘要: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
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关键词:抽象;意派;理解;思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070-01
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是抽象艺术。
西方社会70%的公共空间悬挂着抽象画。
西方社会发达国家至少有60%以上的画廊是专卖抽象画的。
抽象艺术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艺术,是每个人都熟悉的艺术形式。
西方几乎从小孩时开始,就接受抽象艺术审美教育,普及度很高。
抽象艺术属于非功利的艺术,追求非功利的审美价值。
抽象艺术是生命的本体艺术,生命本体的价值是非功利的。
西方艺术史上真正出现抽象艺术,是20世纪前期作为艺术流派并具有艺术思想的抽象艺术。
那时,法国的巴黎画派和德国的青骑士及桥社画家们都在绘画中完成了从具象走向半抽象,并最终转向纯抽象的过程。
康定斯基既是抽象艺术家,有是抽象艺术理论家。
欧洲的抽象绘画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
在20世纪前半期,美国抽象绘画的主力军是移居北美的欧洲画家,而且有很多北美画家也到欧洲投身于抽象艺术活动中。
抽象绘画就艺术语言而言,大致可分两种:第一,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第二,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
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创作依据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和理解来减去被认为是次要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
后者即纯抽象则分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类。
热抽象的代表艺术家是康定斯基、米罗等;以蒙德里安则称为冷抽象的代表艺术家。
康定斯基走向抽象之路的开始是在1910年创作了《构图2号》。
康定斯基的理念在于表现“内心的和本质的”感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和偶然的东西。
冷抽象的代表蒙德里安把造型视为一种手段。
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
他希望用几何形体这些基本要素,加上提炼的色彩,创造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正对抽象的强烈要求构成一种动力,它要从对外在世界的专断和明显的偶然中移走个体事物,并以抽象形式的方式使之永恒——威廉·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
抽象艺术文化在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代艺术文化。
然而在中国现在的抽象艺术的无论是历史、创作理论、审美理论、价值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都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抽象艺术学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抽象艺术的学术争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美术》杂志第10期刊载了吴冠中《关于抽象美》一文而引起了艺术学术界历时多年的争论,而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最终被戴上“堕落的欧美抽象派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然而在1989年上海画家周长江的抽象作品《互补系列NO.120》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标志着抽象艺术进入国家官方主流艺术认可的范畴。
所以,在学术上疏理分析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与面临的社会与文化等深层次问题,对全面了解与把握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9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关抽象艺术的展览几乎都在上海举办,由此,上海成为了中国抽象艺术最具活力与影响的地区。
高名潞近年来试图用一个具有中国化的名字“意派”,来区别西方抽象主义。
他认为中国30年来的抽象艺术,“是…意派‟而不是抽象”;他强调“中国抽象艺术,如何将国粹与西方艺术结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有的艺术家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创作理念,可以归类到“意派”,摆脱了西方语言模式,大量引入本土语言、图式和画面结构;抽象绘画也在形式和趣味上开拓了更为广泛的领域——表现性抽象、观念性抽象、理性抽象等。
但是,也有很多用的是国际抽象思维,是国际视觉图式,那么用“意派”就不合适了,他们还得用“抽象”。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日益成熟。
中国现在还没有称之为绝对意义上的当代抽象艺术之父,走在最前面的吴大羽,就是比较典型的纯西方风格抽象画,他的抽象画受表现主义和野兽派影响比较大。
冷抽象是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产物,代表画家是丁乙,他的画也是来自西方思维,得到了西方艺术的认可。
周长江的抽象画,属于热中有冷。
周长江抽象画的命名“互补系列”,运用了中国“和合”“阴阳”的概念,并不断研究国学,试图将自己的抽象画吸收更多的中国元素。
周长江和丁乙这两位艺术家被公认为是中国一流的抽象艺术家。
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十八大又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伟大事业复兴的计划,当我们实力随之增强,本民族艺术也会随之得到西方的认可。
然而抽象艺术来自西方,是西方思维,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带着“写意精神”的,正向巴西人对足球的敏感一样,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特殊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而中国应当追求自身的民族文化。
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学习西方抽象艺术的同时,将本民族“意派”与之融合的“中国抽象”会得到更宽广的舞台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陶宏.当代抽象绘画的语言和探索[J].美术报,2012年11月刊.。